131. 思考:你在关系里最大的成长是什么?(上)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洞悉相处之道》这个节目讲到这里,关于人际关系方方面面的知识,已经把我的经验分享得差不多了。我们的节目现在接近尾声。今天是倒数第二期,今天的案例来自一个特殊的提问者,我们还是请崔璀为我们念出来。

 

关系中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问)今天的案例来自用户李松蔚,他说:

「我这一年在做一个节目,跟网络上的朋友分享一些人际关系有关的知识。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经验,包括看待关系问题的视角。我讲的很多观点,也得到他们的印证和挑战,我自己也有很多成长。可以说是非常有收获,非常愉快的一段关系。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段关系要面临分离了。虽然说关系的结束是很正常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但它毕竟是一种失去的,离别的感觉。越是重要的关系,离开的时候就越是舍不得。怎么应对关系中的分离?」

好吧,这个叫李松蔚的用户我认识。我记得他之前开始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很纠结,因为他觉得一门课程就是一段关系。他说:他其实并不擅长应对关系,他处理关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去卷入一段关系……

 

(答)这么个人开一门课,教人处理关系,也是挺奇妙的……

 

(问)反而是旁观者清吧,哈哈哈。但他还是开始做这门课了,而且一做就是一年。几周以前我跟他聊到了结束的话题,我发现他对于结束还是很难过的。也许有的人不愿意开始一段关系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面对关系的结束。但任何关系都会有结束的时候,不管是毕业,换工作,搬家,分手,甚至更沉重的主题,面对亲人朋友的死亡,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对于这一点,李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吗?

 

(答)特别巧,我也对结束的这个议题没有办法。

好,我认真说。对我来说,结束当中最难的一步,在于「看自己」。一段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这个人在关系里经历的故事。这种经历多多少少会改变这个人。如果没有改变,那这段关系结束起来就容易些。所以某种意义上,你在把这段关系的一些东西,变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在你告别对方的同时,要整合一些东西,实实在在地落到「你」自己身上。你经历的关系有多深,构成「你」的那部分经验就会有多复杂。所以结束关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整理自己的过程。

你不可能干干净净地把一个人从你生命中剔除出去。

有一个美剧叫《绝命毒师》,里面的老白杀了好几个人。他每杀掉一个人,就会染上这个人的某种习惯。所以他在告别一个人的同时,等于就背负起这个人的一部分。他要带着这些人的一部分向前走。——某种意义上我们全是这样。

 

(问)你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很多告别的仪式,都要把这段关系中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梳理。比如说毕业典礼,要把几年的照片都放出来,大家看到几年以前的样子,那么年轻,那么幼稚,跟现在一对比,就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又比如说更严肃的场景,像追悼会,会有多人发言说:「这个人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给了我什么样的影响,他做过什么事,改变了我的一生」。这种方式就像是一种告慰,似乎是说这段关系虽然结束了,但他的影响是永远的,他还活在我的身上。

 

(答)或者说这段关系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改变了我们。

结束是很让人难过,但是结束也很重要。我刚开始学习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结束关系跟建立关系同等重要。这段关系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

 

(问)这段关系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这句话也好让人难过。

 

(答)因为他不是来做一辈子咨询的啊。如果一个来访者说:「我就是想做一辈子的咨询。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对我特别重要,没有他,我就应付不了我的生活。所以我这辈子都要他待在我的生活里。」但是咨询师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目标。否则就意味着他根本没有干活,他的来访者没有成长,没有独立,才会永远需要这段关系。

所以我们会说:「OK,我们咨询一段时间。但是你想一想,到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一个人应对你的生活,就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忙也可以。我们的咨询就可以结束了。」这句话是在讨论结束,其实也是在讨论成长。没有结束,这段关系就没有意义。

所以啊,对离别的敷衍,其实也是对关系的不够重视。如果,把一段关系比作孕育一个生命的过程,告别就相当于最后的「分娩」。娩出的不是婴儿,而是全新的一个自我。你正视在这段关系里获得的影响和改变。你需要过它,利用过它,享受过它,影响过它……现在你终于不需要它了。当这个过程走到它最后的阶段时,你要给它一个严肃的认定:你变成了新的你,这段关系也完成其使命而终结。

 

(问)好严肃啊。不过你用分娩来打比方,还挺有趣的。它不只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且让我想到,分娩跟分离一样,也是充满痛苦的。

所以,结束是一个自我审视和成长的机会。我们可以跟提问的李松蔚同学这么说吗?如果他认识到,通过这个节目收获了哪些成长,可能会有助于他做好结束的准备。所以我们要不要现场连线一下李松蔚同学?我们可以怎么问他?

 

(答)还是用心理咨询类比吧。当我们结束一段长期正式的咨询关系之前,通常会让来访者思考以下主题,来帮助他更好地处理这段关系的结束。

1,我当初为什么需要跟这个人建立这段关系?

2,我从这段关系里收获过什么?(而不是“对方给过我什么”)

3,每一点收获,我可以如何带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4,在我的人生长河中,和他的这段经历会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5,为什么我现在不再需要这段关系了?

6,在这段关系里还有哪些未曾处理的遗憾,是可以在告别之前处理的?

7,结束这段关系之后,我的生活会有哪些不一样?

8,我还会遇到哪些未能解决的需求?我打算怎么解决?

——现场连线是吧?我们问一下李松蔚同学,他为什么要跟这些用户建立关系?

 

(问)这个过程其实我知道一些,哈哈哈,因为我认识他的搭档,崔璀,当初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就为了推动他跟用户的距离走近一点,再近一点。其实我心里也挺忐忑的,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你觉得在这件事里有收获吗?李松蔚。

 

(答)嗯,我要感谢你的推动。其实你推动是一部分,本身也是我想要改变自己,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这一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我刚刚在念那些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我最大的成长是什么?我觉得经过了这一年,做这个节目,我好像慢慢学会了一个新的动作,就是在关系中主动表达,我要让大家知道一些事情,我就主动发出声音,而且是大声地说,自信地说,反复地说,因为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太多了,不大声的话根本听不见。

这个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常识,因为你一直都是做传播的。但是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进步。可能你没有办法想象,为了适应这个东西,我用了将近一年。

 

(问)我可以想象,我知道这对你很不容易,我也记得一年前你有多纠结。

 

(答)因为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我很少是那个主动输出的角色。总是担心我的意见给出去,会不会害了别人。因为别人的情况我并不知道,我的建议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说话很少直来直去,必须要四平八稳,尽量考虑周全。

 

(问)唉,那我推荐你听一个节目,叫《洞悉相处之道》。这个节目一开始就讲了,别人从你的话里吸收了什么东西,这不是你的事,是别人的事。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你表达的时候不需要有那么多顾虑,真的,没有人会因为你说了一句话,他就失去了自己的主见。他一定是判断以后,才会授权给你。你不需要把自己想得那么伟大。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很多的声音了,你的声音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你只要考虑自己想说什么就够了,至于听到什么,是别人的事。

唉,《洞悉相处之道》是门好课,你真的可以好好听一下。

 

(答)好的……请问这门课在哪里可以听到?

其实说到这里,我也很想知道,坚持听到现在的用户,你们听这门课到现在,你们听到了什么呢?因为这一刻对你们来说,也面临着告别。也许你也可以整理一下在我们这段关系里收获到的成长和改变,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下一期节目,就是我们正课的最后一次了。我希望在最后一次之前,也听到来自你的声音。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