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关系的三角化:朋友与他人发生激烈冲突时,我要不要帮他出头?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这次的主题词是「三角化」。请听案例:

 

我该不该帮朋友出头

 

(问)今天讨论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你亲近的人,当着你的面,跟别人产生冲突的时候,你要不要插手。一个用户叫喝红茶的杨,他就遇到了这个情况,他说:「我遇到了一件非常狗血的事:我有一个助理,是一个小女生,还挺能干的,我们关系还不错。有一天我下班,在公司楼下看到她跟另外一个女生争执,那个女生是来闹事的,大概你们也能猜到是什么事吧。其实是别人的私生活,跟工作无关,但我还是劝了几句。那个女生看到我是她的领导,就更来劲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那些事情我不知道真假,而且也没有兴趣知道。但场面很尴尬。尤其在我助理面前听到这些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我没有立场说什么,但是什么都不说又很怪。最后我只能说我不想参与你们的事,就走了。之后也再也没有跟助理提起这件事,但总觉得有一点尴尬。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开始看到她们吵架,悄悄走开就对了?但是她们吵得很厉害,我又有点害怕出事,是不是走开也不太好?」

这种情况真的挺讨厌的。凡是那种跑到别人公司去闹事的人,其实都是冲着把事情闹大,把对方搞臭,所以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对方的同事啊领导啊都卷进来。其实公司同事知道这些事也不会怎么样,但是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

 

(答)这其实也是一个三角化的例子,很有中国特色的三角化。

我的猜想是,这个闹事的女生,跟这个杨先生的助理有一些不愉快,私人的冲突无法处理,所以就借助其他人……不,我修正一下,还不是这两个女生之间的事情。我的猜想是这个闹事的女生,首先是跟一个男生的关系出了问题,她没有办法直接去跟这个男生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她三角化,她把愤怒转移到另一个女生的身上,类似于「我们出问题都是因为你,你抢了我的男人」,用这个女生承担自己在感情中的挫败。这已经是一个三角化了。然后,她又不能直接跟这个女生一对一地解决这个事情,所以她第二次三角化,把这个事情扩大到对方的同事身上。

我觉得杨先生处理得很好。他说这是你们的事,我不参与。他走开了,这是不接受三角化的一个处理态度。这个反应是很敏锐的,而且也很清爽。

 

(问)是的,这让我想到我有一个非常类似的经历。

是我的一个同事跟客户谈业务,因为种种原因,这个事情没有谈成。但这是公司的决定,跟这个同事没有关系。可是客户有很多情绪,是针对同事本人的。她处理的方式就是把我加入进来,变成一个群,然后在群里攻击我的同事。

我看到我的同事一直在解释,我也在解释。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解释也没有什么用,那个客户不是不知道,但她就是有很多个人的情绪。而且她的话越说越难听,已经不是在讨论工作了,就是一种单纯的泄愤。我这个同事一直还保持着克制。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很想怼回去,但是我又想,这毕竟是公司有可能的业务伙伴,而且同事忍受那些攻击,也是为了大局出发,我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妨碍她。然后我在想,那个客户为什么要把我拖进来,才说这些话呢?她有情绪可以自己跟她表达。然后我意识到,其实她是在利用我。因为我在场,这些话对我同事的伤害就会加倍。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立刻在群里说:工作上的事我们已经讨论完了,如果你对我或者对她还有私人的情绪,请你直接对个人表达。说完这句话,我就退群了。

后来我问同事,退群之后发生了什么。她说那个人很快也就没再说什么了,还跟她道了几句歉,说不是针对个人什么的。这个事情很快也就平息了。

 

(答)当你退出以后,这段关系立刻就变成了二元关系。二元关系是很好处理的。她有愤怒,所以她会表达,表达完了,她也就好了。很清爽。

而且我觉得退群这个动作很妙,它比一切语言都简洁有力,它表达的是:我不站在这里。这是你们两个人的关系,我不会站在这个关系里面。

 

(问)不过我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必须退出去呢?我当时退出之后,其实是有点难过的。好像我的伙伴在枪林弹雨里,然后我一个人跑了。

我们对亲近的人,重要的人,当他们处在跟别人的矛盾和冲突当中的时候,真的要把界限划分得那么清楚,说:「这是你自己的事」,然后袖手旁观吗?如果是老公的话,我希望有一天我跟人吵架的时候,他可以站上前,挡在我面前,说:「这是我老婆,我不管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不许你攻击她」,那样我会觉得他很MAN。而不是退到一边,说:「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处理,我不想被三角化。」那种冷静也会显得很无情。提问的这位朋友,会不会也是有类似的困扰呢?

 

(答)好,你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我要不要为朋友出头。这种有冲突的情况,把我们放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我帮她出头,我有可能是在卷入她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不帮她出头,又是在把她独自一个人放到危险或者痛苦当中。

所以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就是如果我上前一步,我是在做什么?我是在保护她,还是说,我是在针对另外那个人?这是两个不同的关系。这里的区别很微妙。如果我是在保护她,那是我跟她的关系。作为朋友也好,同事也好,伴侣也好,我会响应你的需求。如果你遇到了麻烦,我会问你:「你需要我怎么做?」有时候我甚至都不用问,事情很紧急,那我会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你,保护你。如果你处在被伤害的情境,那我必须想办法做点什么,帮助你从这里面出来。

但如果我的反应针对对面那个人,那是不太一样的。好像是说:「我是她的朋友,所以她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OK,这件事就变成了你和我之间的事。我做的事情是要打击你,指责你,伤害你,报复你,那个味道就有点不一样。

当然我承认这个区别很微妙,你的动作差不多,都是挡在前面说:嘿,这件事情我不能不管,有什么你冲着我来。只是那个关系,你会怎么去定义它。

 

(问)啊我反倒觉得说清楚了。比如提问的杨先生,如果他当时要帮助理解决这件事,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这个助理,而不是介入这件事情。他可以帮忙把这个人赶走,或者带着助理离开这个地方。其实这都是他和助理之间的关系。他在帮朋友一个忙。但如果他冲上去跟那个人吵架,这就更像是卷入到了三角化的关系中。

 

(答)没错。我保护我的朋友,那个姿态是:「她现在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所以我要为她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所以请你退开」。只要那个人退开了,我的手也会举起来,我保护我的朋友,这不是冲着你来的。我跟你之间并没有任何矛盾,我们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不是敌人,我也不觉得你是坏人。我只是单纯在帮助我的朋友。我理解你们之间有一些问题,你们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它。

只不过,当我的朋友受到攻击或者侮辱,她需要我的保护,我会回应她的需要。我们之间没有问题,我只是回应我朋友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关系洞察】

 

今天的难点在于,我怎么样帮她,同时我不是在针对你。

这很困难,要求我们有一条清晰的人际界限。我曾经在儿童游乐场见过这样的场景,小朋友之间起了冲突,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按在地上,哇哇大哭。他的妈妈冲过来把他们分开。这时候妈妈的反应不是去安慰自己的孩子,而是一把揪过那个按住他的孩子,破口大骂:你怎么这么没教养?你可以想象结果是什么,那个孩子的父母也冲过来,以牙还牙:「你有病啊,对孩子这样」冲突就开始升级。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并不罕见,这就是三角化。

在那个妈妈的心里,我的孩子受欺负了,我是在保护他。她不能很好地区分「保护一个人」和「把对方变成敌人」之间,是可以有区别的。

如果她的反应是安慰自己的孩子,同时对另外一个孩子说:「你们之间有矛盾好好解决,不可以像刚才这样动手,这很危险」。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又保留了自己的界限,没有卷入到另一段关系当中。我相信问题会好解决很多。

当然,要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尤其是我们没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因为很多事情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只能依赖自己的本能反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坐下来慢慢分析,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发力点。但是虽然如此,多做一点分析是有价值的,至少下次遇到突发事件,你对大概的处理原则心里就会有数。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有启发,请帮我们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