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如何摆脱父母的严苛要求,轻松自在地生活?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今天继续聊原生家庭的话题,也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对原生家庭的反思。请听案例:

 

从小被妈妈指责,成年后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问)这个用户留言让我特别感慨。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生,有一些非常光鲜的工作履历,包括在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做到过很高的位置,社会意义来说她算有成就的了。但她心里一直很忐忑。她是这么说的:“我记得小时候考试考了98分,回家跟妈妈报喜,她就淡淡地说:「怎么扣了2分呢?错在哪里?要反思哦。」如果考了100分,她就会说:「你下次还能保持吗?不要得意忘形哦,骄傲使人落后。」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一次,哪怕一次!让我觉得我做对了,做好了。从来都是还不够!还要提高,要虚心……

我到了这个年纪,可以说已经过了前半生,成绩已经有一点了,妈妈也对我满意了,但我心里还有一个内在的妈妈,她总在对我说:不行不行,不够不够。我真的很累了,不想再听这个声音,它从来只是挑剔,批评,警告,我好像没有办法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有没有办法能让我忘掉这个声音?

 

——李老师,这个声音是不是只能适应,很难忘得掉吧?

 

(答)我就要跟你唱一个反调,我要是说有办法呢?

 

(问)哎,你还卖关子。是什么办法啊。我能理解那种痛苦,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欣赏自己的成就,总觉得不够好,时刻都有危机感。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她一个人,有太多人都有需要了,很多人都生活在原生家庭的指责模式里。你的办法是什么?

 

(答)但是我要先确定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想听这个办法?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办法的话,你就可以说「哎呀,现在这一切都不是我选的,我是没办法的。」我们的痛苦就好像有一个出口,有人在帮我们承担责任。但是假如出现了一个办法,不管是什么办法,你就必须要考虑说:「那我到底是用,还是不用?」那不管是用还是不用,你都必须为这个选择承担责任了。

 

(问)什么意思?都已经这么痛苦了,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呢?妈妈的指责不是这个人的童年阴影吗?难道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吗?

 

(答)可是,说不定它真的是有一点好处。妈妈说「不行,你还不够」,孩子把它当成是一句指责,没错,但是指责的背后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你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孩子,你值得做到更好,比现在这样还要好」。这其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念,就是这个指责背后有一种对孩子的,非常坚定的信心。它也会融化到这个孩子心里,成为她自己的一个资源。这可以说是诅咒背后的一个祝福。

所以我明确一下:「你不够好」和「你值得比现在更好」,这两句话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能拆开的。崔璀你听到我这么说,会有什么想法?

 

(问)她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也有可能是妈妈习惯性苛责所导致的?——这是很常规的理解吧,类似严师出高徒?但她的问题是,她很痛苦,她想去掉这个声音,哪怕我们都知道,这个声音让她变成现在这么好,就是想去掉!

 

(答)好,恭喜你,你做了一个选择。那我就教你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对自己说:「好,我打算放弃了。现在就是我能达到的,最大的成就了。我再努力下去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现在是我的极限。」

 

(问)什么意思啊?这怎么可以啊!!

 

(答)我不是在开玩笑。这是最一劳永逸的办法。一个人批评自己不够好,说明她还在追求一个更高的位置。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定在哪里?有时候不完全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也是自己去选择和决定的。她已经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了,她是停下来,还是往更高的地方再冲一下?

其实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想停下来,停下来就好了啊。

 

(问)她是停下来,还是往更高的地方再冲一下……不不不,我不承认。问题是,她没有能力选择停下来吧?你是说选择权在她手里吗?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儿……我说不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停不下来,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养成了「不够好,你要更努力」的模式啊。我们养成了这种模式,就会不自觉在乎任何人的评价和看法,现在虽然她妈妈已经对她满意了,可是她会习惯性地觉得身边人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也不满意。

 

(答)很好,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困惑:到底是不能选,还是不想选。

这里非常非常关键。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检验一下这个问题。就是在头脑里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思维实验:假如有一天,有一个神仙之类的人,给你提供了一个按钮。这个按钮就在你身边,一直跟着你。你知道,只要按一下这个按钮,就可以停下来,你就再也不会进步了,可以安享晚年了。你不用管这个按钮的原理是什么,总之就是有这么个东西,它给了你选择权。那我问你,你身边随时有这么一个按钮,你会觉得生活变好了一点呢?还是变坏了一点?

 

(问)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变好了啊,因为想停就可以停下来了嘛。但是接着我就想,我工作到特别累的时候,就会问自己:现在要不要按一下呢?停下来吧。我会说:不,现在还不行,让我再坚持几天。然后过一天我又要问:今天要不要按呢?……我可能每天都要问自己!我觉得我会一直纠结下去。

 

(答)你一直纠结下去,说明你一直都停不下来!

 

(问)好吧,我可能真的是不想停下来。

 

(答)是的,所以你看到了,就算你有一个神奇的按钮,选择权就在你手里,你也不想选。但是我们经常会说:啊我不是不想选,我是没有选择权,反正也没有按钮,忘不掉妈妈的声音,所以才活得这么辛苦……这是一个很大的逻辑陷阱。

我们来换个角度。其实是她现在选择要奋斗下去,要追求更好,所以才把小时候妈妈给自己的定位记在心里。——她想放下这个声音,她不需要去找一个方法,而是问自己,如果这个按钮就在这里,我到底按不按?假如她想通了:按,「我」要让自己停在这里!那接下去,让自己真的停下来,反而没那么困难。

 

(问)好可怜啊,本来人家已经很痛苦了,我们还冷冰冰告诉她,你,听好了,是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才把妈妈对你的定位牢记在心里。主流鸡汤一般都会说,她缺少的是一句「不管你做得怎么样,妈妈都会爱你。」你要是说这种观点,我觉得我们这个节目会受欢迎很多……

 

(答)所以我才说啊,你是不是真的想接受自己有选择权。我也知道,不接受的话会轻松很多。你也可以继续坚持:我没得选,你在胡说。

 

(问)好吧,我可以不接受对吧?那我就说我没得选,你在胡说……

 

【关系洞察】

在这一期的案例当中,我们再一次说明了这个观点。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有时候我们甚至意识不到我们是怎么加固这种影响的:在心里反复地记住一些事情,回味一些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可以不相信,觉得这些都是没得选的,这样想可以会让人更轻松一些。

除此之外,我还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案例,体会这么几个观点:

第一,有时候一些负面的经验,其实是有资源的。就像父母说你不够好,你为此很痛苦,是因为你觉得「我应该很好」。这个资源是丢不掉的。

第二,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并不在于你常常意识到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而是在你意识不到的地方,你已经被安排到一个位置上。今天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按照崔璀说的,如果让她选,她会选择说「啊我没得选啊,我停不下来,因为我可以是一个更好的人!」这个自我定位,才是原生家庭最大的影响。

第三,虽然她可以选择继续奋斗下去。但是听了我们的课,适当的时候,她还是可以允许自己歇一歇。可以对那个所谓的「内在妈妈」说: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要我做得更好一点,我会的。但是现在请你闭嘴,因为我想休息一下。这是我要讲的第三个观点:我们从原生家庭那里获得的影响,和我们照顾自己的愿望,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也可以慢慢磨合,和平共处。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有启发,请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