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家庭中的三角化:总是被父母当成传话筒?试试丢掉“上帝幻想”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这次的主题词是「家庭中的三角化」。请听案例:

 

你说话他才会听

 

(问)我们说,家庭是最容易产生三角化关系的地方,孩子是父母矛盾的替罪羊,他们承担了很多原本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有的甚至还意识不到。今天的案例来自我们的用户鱼酱,她说:「我就是那个二十年如一日被三角化的小孩。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扮演父母之间的情感协调员,有时候真的觉得好累啊。昨天,我妈还跟我说,我爸听了别人的话,拿家里的钱去买一支股票。我妈觉得那个人的话不靠谱,想让我爸打消这个念头。可是她一说话我爸就急,他们就会吵得很厉害。我妈说:只有我说话,我爸才听得进去。这种时候,我是不是只能帮她呢?」

 

(答)我都能感觉到鱼酱身上的那个压力。

原则上,可以拒绝妈妈:「这是你跟他的事儿,你想说什么自己跟他说,不要让我来传话。」但是这个情境非常具有压迫感。因为涉及到一个投资的问题,好像是有很大的责任在孩子这里。你要是不当这个传话筒,万一赔钱怎么办?

 

(问)对。这事儿要分两头说,如果只是这一件事的话,是得要去找爸爸谈,投资这么大的事,责无旁贷啊。但是这种事情如果发展成一个模式。父母日常的沟通谁都不服谁,什么事情都必须让子女介入,好像这样他们才能沟通。每天都这样,孩子的负担真的就太大了。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你有另外两个朋友或者同事吵架,其中一方拜托你帮忙,调解或者说服对方,“因为你说话他比较会听啊”。听到这句,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卷进去了。

我有一个同事之前就遇到过,他妈妈强烈要求他回老家结婚工作。两人一直斗争,后来他爸爸想去外地投资做一个项目,妈妈觉得这肯定会赔钱啊。但爸爸很固执,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妈妈就说,唯一能打消爸爸念头的办法,就是儿子回到家里,一家三口团聚,爸爸就没有理由去外地了。我们当时都觉得这对父母太厉害了,明明是两件事儿,但他们居然用这个方法把儿子逼回去。这其实也是三角化的一种形式吧?

 

(答)我怎么感觉爸爸妈妈是联手做了一个局,把儿子骗回去了……

是啊,你刚才说必须子女介入,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在三角化状态下,常常会有的一个误解。他误解了自己的重要性。我把它叫做「上帝幻想」。这也是我们身边的老好人通常会有的心理,当别人来求助的时候,会觉得只有自己才能帮助他们,自己是唯一唯一重要的那个人。责无旁贷,正义感爆棚。被三角化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会觉得,他们两个人是没有办法的,只有我才能帮助他们。他当然就不可能轻易地把父母的关系交回给父母自己。

但是你看啊,按照鱼酱的说法,爸爸是讲道理的,因为她说话爸爸能听进去,说明爸爸有理性沟通的能力。那为什么爸爸和妈妈就不能理性沟通呢?

 

(问)按照妈妈的说法是,她一说话爸爸就着急,他们就吵架。

 

(答)对,这有一个很隐蔽的逻辑转换。我买不买股票,我做出的这个决策是不是可靠,我投入多少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一件事。谁来跟我谈这件事,这是人。现在人和事混到一起了。这件事你来说,不行;她来说,就可以。这不是一个理性决策的态度。因为不管谁来说,这个事本身的风险又不会变。扯开一点说啊,这里面有很多文化的东西。中国的文化的确倾向于把人和事混到一起谈,人就是事,事就是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三角化的文化。——好,现在说回来,要从这个三角化里脱身,我们就要跳出来,学会把人和事分开。我们自己首先从心里相信:这件事是我爸爸要做一个投资决策,我妈妈要补充一些意见。仅此而已。

我爸爸是一个理性人,他有自己判断风险的能力。我妈妈要补充的意见,也有她的道理。他们之间会有冲突,但这是他们两个人投资决策的一个过程,我相信他们有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最终会形成一个决定,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决定。

 

(问)有没有可能,那个决定是错误的决定呢?

 

(答)正确或者错误,谁来判断呢?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因为不知道那个股票会赚会赔,只能说是在妈妈看来错误的决定,或者在孩子看来错误的决定。

这两种情况我们要分开说。如果鱼酱确实觉得,这个决定是错误的,那就是说孩子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她也可以表达:我个人的意见是什么什么。作为他对这个家庭投资事务的参与。这是她和父亲直接产生的关系,不是三角化。

而三角化的情况是说:我个人没有意见,但我建议你应该多听一下我妈妈的意见。我们这里假定,孩子本身不了解这件事,孩子的态度只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妈妈想利用孩子跟爸爸传话,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其实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如果她替妈妈发表意见,就是卷到了三角化里。

一个更好的处理方式是,如果孩子本身没有意见,那她就相信爸爸妈妈两个知情人,运用他们的沟通,会做出一个对此刻的他们来说是正确的决定。这是他们的事。

 

(问)我明白了。关键还是一个心态上的转变。其实在鱼酱的故事里,她不需要让自己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好像爸爸能不能做出正确决定,都是孩子的责任。因为鱼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她只是处在一个被三角化的位置里,受到了妈妈的暗示:「妈妈是正确的,爸爸是错误的,妈妈只有通过你,才能给爸爸施加正确的影响」。但孩子没有办法判断谁是谁非,只能看到妈妈想要贯彻自己的意志。如果鱼酱认识到,这是夫妻之间的权力斗争,她就不会为自己的立场而纠结了。

 

(答)是的,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判断,他可以直接告诉爸爸妈妈。

如果她没有自己的判断,她可以换一种方式支持妈妈:因为妈妈遇到了困难,她跟老公之间一沟通就吵架,我不能帮你去传话,去放大你的判断,但我可以在沟通方式上给你一些建议。这是我跟你的关系,而不是我干涉你跟你老公的关系。所以,如果鱼酱觉得,拒绝妈妈有点困难的话,也许可以这么说:「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你没办法跟他沟通?你看我也不懂,但是你觉得我说话他就会听。那为什么他偏偏不听你的话呢?你可以做些什么,让他更重视你的意见呢?」

 

 

【关系洞察】

当我们被卷入一段三角化关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上帝幻想,觉得自己是唯一能帮助别人的人。这样的结果,就是另外两个人遇到任何问题,大事小事,都找我们来处理。最终我就会完全卷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样虽然能满足我们的自恋,但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失去边界。所以,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上帝。

面对另外两个人的冲突,如果你决定插手这段关系,你需要把人和事分开来考虑,具体地说,你要想清楚你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在你表达你的判断的时候,只是在针对这件事,而不是在针对任何人。你直接跟他们中的双方或某一方发生关系,不是在支持某一方或反对某一方。假如你意识到,对这件「事」本身没有判断,你只是对某个「人」有态度上的亲近或抗拒,那你最好离这件事远一点。

我们不是袖手旁观,只是把父母的事情还给父母自己。有时候是妈妈没法说服爸爸,有时候是爸爸没法获得妈妈的支持。他们有很多的担心,愤怒,挫败,是指向对方的。这些东西需要他们自己来解决。毕竟他们夫妻多年,他们一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让他们发现这些办法,你需要给他们留出空间。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有启发,请帮我们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