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从“因果论”到“控制论”,改变人生的一次思维飞跃 

本期内容

行为的目的性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首先介绍一个新的理念,叫做控制论。这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非常非常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它研究系统控制,反馈,和信息交换,这个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前的心理学包括哲学,一直使用线性的因果论。也就是说,原因发生在前边,结果发生在后边。因果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的。先要做一件事,然后才会有这件事的结果。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顺序。你打了我一下,我疼了,这是原因,我疼了,这是结果。很简单。但控制论是怎么看问题的呢?

 

控制论认为:如果你打我是你故意做出的一个行为,那你其实就是为了让我疼,才打我的。所以我疼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后边,但你打我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

所以呢,因果不是线性的,它是环性的。因为我会疼,所以你才会打我,因为你打了我,所以我就会疼。前边的动作导致了后边,后边的事又促成了前边的动作。

 

我猜讲到这里,你会觉得有一点似懂非懂。听起来呢,它是常识,但是又跟常识有一点点不一样。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们家有两个孩子,我去的时候,老二在哭,妈妈在训斥老大:“你为什么要打弟弟,你知不知道弟弟会疼的呀!”

 

我在旁边补了一刀:“他就是因为知道弟弟会疼,人家才打的呀。”

 

这就是常识和控制论的区别。控制论的思维是:目的先行。哪怕是小孩子,每一个行为也都是有目的的。当然你会想,有时候会有偶然因素,我脑子一抽做错了事,不知道有那么严重的后果。那个控制论也是有解释的,但我们先不去讨论它。我们先讨论大多数的情况,你的行为既然形成了行为模式,已经发生过很多遍了,那你肯定知道它会有什么后果。你还要这么做,说明你就是冲着后果去的。

 

哥哥把弟弟打了,妈妈训斥哥哥:“你以后不要打弟弟,他会疼的。”这句话说了,哥哥下次就不打了吗?你想得美。妈妈要思考的是:“他明明知道弟弟会疼,知道会被大人骂,他为什么要打呢?”他这么做不是不知道,他是有目的的啊。可能他就是想要弟弟疼,或者想要大人骂。——有可能啊,因为老大在那个阶段,经常会有一种失落感,他被骂的时候,会感觉自己重新得到了大人的关注。

 

同样的道理,弟弟为什么被哥哥打呢?因为他抢了哥哥的玩具。如果有人跟他说:“你以后不要抢哥哥的玩具了,不然你会被打的。”有没有用呢?没有,作为弟弟来讲,他保留这样的行为模式,也是有目的的。他其实不怕哥哥打,他知道哥哥一打自己,妈妈就会过来保护,妈妈还会凶哥哥。他也是有恃无恐。

 

所以,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一个行为模式,就不要觉得“他不应该”,“他做错了”,“他是不是情绪失控才这么做”,始终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他这么做,是为了得到什么结果?他一次一次地这么做,是因为他一次一次地得到了什么结果?

这个说法有时候会让人很难接受。因为我们明明看见,很多人做的事,那个结果是很糟糕的。难道有谁是为了这么糟糕的结果,才去做那些事的吗?这时候,控制论者也许就会反问:「不然呢?不然你以为会是什么原因?」

 

有一些励志的课程,教我们展望美好未来,三年,或者五年以后,你在哪里?过着怎样的人生?然后抛出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实现它,你要怎么做?」

这个问题背后,就是控制论的假设:人是可以为自己想要的结果做点什么的。这个设定,大家接受起来没有困难,甚至热血沸腾,但是一旦变成一个消极结果的时候,我们再问一模一样的这个问题:「为了实现它,你要怎么做?」

这种逻辑,好像我们就没有办法接受了。

 

比如说,一个学生想象,学习成绩会一直渣下去,那我们就问:「为了让你一直渣下去,你要做点什么?」神经病,这很像是神经病问的问题。这个学生想都不想,就会说:「我什么都不用做,就会一直渣下去啊!」

但其实,这就是问题的答案:「所以,为了让你一直渣下去,你就要保持什么都不做的状态。」换句话说,这个学生是在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保持什么都不做」,就是他为了失败,而选择的行为模式。

这种说法太扯了——谁会「为了」让自己失败呢?如果可以的话,谁都不想失败啊,明明是实力不济,运气不佳,走投无路,反抗无门,才不得不失败啊!

 

所以在正常思维里会有很多谜团。而控制论对行为的理解就很简单直接粗暴。就像侦探小说里写的: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可能,剩下的可能性无论看上去有多不可能,它也是唯一的可能。对于控制论者来说,那个很糟的结果,也正是行为的动力。

 

通常我们对行为模式的理解,总觉得它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个学生不好好学习,一定是因为他不知道,不学习的结果有多么严重。那我们就要去教育他:你要好好学习,听到没有!——好像他听到这个话,他的行为就可以改变了。

 

我们去试一试就知道,不可能。有些孩子,可能父母把嘴皮子都磨烂了,他还是像原来那个样子。你说那是因为他小,不懂事。不是的,对成年人也是一样。我们对大人经常也会有一些苦口婆心的态度:「你要对我好一点!听见没有!」或者是:「你不可以这么做!这样不对。」有用吗?大多数的时候,它也没用。

 

如果它有用,往往是因为这些态度背后,带有某种他很在意的结果,比如:你要是这么做,我就会怎么怎么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你要是对我不好,我就跟你分手。这种结果,叫做反馈。反馈,是制约人类行为最直接的因素。

 

这是控制论和常规理论的不同。常规理论呢,一直在强调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你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控制论的焦点不在这里。它认为你说出来的态度都没用,你会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贯彻你的态度,这才是关键。例如,「请勿踩踏草坪」,只是一个态度。而「请勿踩踏草坪,违者罚款」,这句话才是有用的。

当然,有时候「请勿踩踏草坪」已经够了。因为它暗含了一个反馈:如果你踩踏草坪,就会遭到某种后果……比如其他看到的人会鄙视你。但如果一个人不在乎这种隐藏的反馈,或者,根本没有读出这样的反馈,他就会去踩一踩试试看。假如这时没有更强力的手段跟进,那么「请勿踩踏草坪」就是一句空话。

 

你不喜欢一个人迟到,跟他说,下次不要再迟到了!他可能还是会迟到,而且他也有很多正当的理由,昨天睡得太晚了,交通太堵了,临出门的时候遇到什么事了。但是你看,他赶飞机就不会迟到。交通太堵坐地铁就好。不需要谁叮嘱他说:迟到不好,教他怎么管理路上的时间。只要一句话就够了:登机口将在几点几分关闭。

飞机不等人,所以他赶飞机不会迟到。而你会等他,这就是迟到的根本原因。

 

从控制论的角度,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问题有非常直接的答案。我们不会说:「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他不该这么做!」这只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只是表达这些态度,不一定管用。是因为从结果来看,我们并不去用足够管用的手段,反馈到对方的行为。比如,你反对伴侣出轨,他也很清楚这个态度,但是他知道,如果他出轨,你虽然很生气,但是他也不会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后果。他就不会把你的态度放在心上。很多渣男心里都知道:我老婆会原谅我的。

 

所以有时候,当你无法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为什么他会这么做?」换一个角度,问自己:「他这么做得到了什么?那就是他为什么这么做」。行为的结果,往往也就是行为的原因。这个角度,会有助于你理解并改变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模式。

谢谢大家,如果今天的观点对你有一点启发,请帮我们推荐给你爱的人。

 

听完这个课呢,我们这周讨论一个话题,叫做“其实我没必要为他担心”。

你需要回想一下,在生活当中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有些人很不靠谱,把日子过得就跟走钢丝一样,让人提心吊胆。或者有的人很可怜,总在被欺负,或者被施加不合理的要求,让别人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常常就会忍不住要出手,劝他说你不要这样,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但是最后又很挫败,因为他根本不听。

 

我的问题是,学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可以想到:其实他们这么做,不是不知道后果,他们是知道后果还会这么做。那就是说这些后果是他们可以承受的,甚至可能还是有某种好处的。当然,你需要从一些很特别的角度来看,才能发现这些“好处”。比如说,一个人总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这样的话他就可以让别人来帮忙。但他其实不会让自己糟到某个程度,超出一个底线,他就会去想办法。

 

所以很多时候他不想办法,也是因为他的底线还没有到。

 

也许我们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就会看到:好吧,也许我们不用为他担心那么多。他有自己的求生之道。这样我们会轻松一些,对别人的理解也会更深一些。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