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怎么把对方的“不想做。”,变成“ok。”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这一周我们讲定义一段关系的时候,如果你跟一个问题死磕,有可能你就会强化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举的例子,跟父母养育孩子有关。

 

如何让不喜欢刷牙的孩子配合刷牙

 

(问)这个问题听上去很小,但是有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的烦恼,而且不只是刷牙,孩子挑食、不喜欢洗头洗澡、不吃水果蔬菜、不起床、不想上学,好像总有一个问题,让我们崩溃。看看今天这一期讨论之后,是否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角度。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妈妈的提问:我们家孩子四岁,别的地方都很听话,就是有一点,很抗拒刷牙。每天早晚都要处理这个大麻烦。别的孩子都能自己刷牙了,我们家根本就不敢奢望,只要他老人家站在那里让我们刷,就谢天谢地了。经常是我们拿着牙刷,追着他满屋乱跑。不知道为这件事情发过多少次火。道理也跟他讲过很多,都不希望为了这么小的一件事搞得全家都不愉快。但是没用。他就说不喜欢刷牙。我们也没法理解,又不疼又不痒,为什么就不能配合一下呢?

 

其实这个问题,仔细想想,生活里比比皆是啊。我小时候经常听我妈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好好吃饭。孩子不喜欢叫人,不喜欢喝水,不喜欢做作业……反正就是总有他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又必须要做。我们做父母的每次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纠结在这一个点上。这种问题要怎么看呢?

 

(答)这就是我们说的贴标签嘛。孩子别的都很好,就是不喜欢刷牙。我们已经把刷牙变成了一个很特别的东西,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上面。那么围绕刷牙,就会形成一些很特别的互动。你看家长也知道,刷牙不疼不痒,那为什么孩子就不刷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这个孩子来说,不刷牙有一些特别的乐趣。

这种乐趣,很可能是父母对刷牙的关注带来的。

现在让我们来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不要再关注怎么样让他刷牙,假设我们把刷牙这两个字忘掉,从今以后,刷不刷牙无所谓。他不想刷牙就算了。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可能会失去一些什么乐趣呢?

 

(问)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代表妈妈们问另外一个问题:怎么可能刷不刷牙无所谓啊!会蛀牙啊,牙齿会黄啊,要有卫生好习惯啊。光是听到刷不刷牙无所谓这几个字,我都有点儿要抓狂了。

 

(答)这就是妈妈共同的弱点啊……假设,我们先把它当成一个假设的前提。

 

(问)……好吧,如果是这个前提下,家长一旦不关注刷牙这个问题了,我倒没法想象这个家庭的情况。如果换到我儿子身上,我在某些瞬间模糊的有过感觉,如果我不追着他刷牙了,他可能会有点失落吧。因为我平时陪他的时间很少,就是晚上入睡之前这一段,他每天在刷牙洗脸上跟我斗智斗勇,其实有点当成了一个跟我闹着玩的感觉。有时候我真的生气了,他就反过来哄我,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游戏。我有时候会想起小学班级里,坐在后面的那个男生,喜欢揪前面小姑娘的辫子,如果小姑娘生气、哭、告老师,男生反而揪得更起劲。如果有一天我儿子不刷牙,我忽然一点都不在乎了,他会觉得好像失去了一个吸引妈妈关注的点。我猜,他也许会找到其它的办法让我关注他。

 

(答)你说到了一种可能性。孩子不刷牙,他围绕这个点跟父母形成的互动,是在吸引父母的关注。他需要这样的关注。这种状况特别容易发生在那些乖孩子的身上。他们的父母往往很忙,事情很多,所以孩子很懂事,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但他不会百分之一百的懂事。百分之百了,就意味着父母不需要再额外关注他了。把他该照顾的饮食起居照顾好,剩下的时间都去忙父母自己的事。所以懂事的孩子其实是很有可能被忽视的。他给父母留一个麻烦,其实是留一个跟父母保持连接的方式。这是一种可能。当然,这个妈妈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思路是一样的,她要给孩子撕掉抗拒刷牙这个标签,找到标签背后的,在关系里面扮演的角色。

 

(问)所以你是说,在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的地方,小孩子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跟爸爸妈妈互动,获得爸妈的关注?这么一说。 小孩子有这么聪明吗?

 

(答)我说了不一定,这只是一种可能。也许不是孩子需要这种互动,也许是大人自己需要这种互动。看上去父母可能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好像,他们也是在保留这个问题。虽然刷牙的时候麻烦一点,但这也是一种很特别的亲子时光。

 

(问)啊,很多人没有这么想过吧。我们太习惯于盯着对方的问题,单方面的看待一个问题。这个角度还挺让人释然的。好,那现在我情绪上首先没那么纠结了,那如果我还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那我还是想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我现在知道了,不是刷不刷牙的问题,是关系的问题。那具体到做法上,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不再纠结刷牙这个问题本身?多去跟他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互动?)

 

(问)还是取决于你有没有看到背后的东西。比如你看到了,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你看到了,你自己就会想到解决的办法。当然我还是想说,不解决也是一种办法。我们就可以用刷牙的方式来关注他。如果你想换一些别的方式,比如,可以给孩子增加一些讲故事的时间,你就跟孩子商量:你自己去刷牙,你刷牙和听故事的时间总共有半个小时,时针指到这里。如果你刷得快一点,妈妈讲故事的时间就长一点。刷得慢一点,听故事的时间就短一点。如果你需要大人帮你刷,那就没有故事听了。——我不知道,也许这个方式会形成一种不一样的互动。孩子可以学会给自己刷牙,同时,也能满足他在关系上的需要。要不要试试看?

 

(答)哎,这个办法也许可以试试看,那效果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在用户的微信群里继续讨论。

 

关系洞察:

 

我们知道,关注一个问题有时候就是在强化这个问题。好像是在暗示说,不要去关注这个问题。但这个说法是错的,你不关注它,问题并不会解决。你需要看到这个问题被背后,另外那些更加值得关注的东西。比如,我们不去纠结孩子刷不刷牙这一个点,而是去关注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在这段时间,有什么特别的需求,是通过我们围绕不刷牙这一系列的互动来满足的?看到它们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接纳现状呢,还是做点不一样的事去解决这个需求?

这就告诉我们,发现问题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特别是有一些看起来好像不难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它是一个风向标,一个指路牌,它以一种很顽强的姿态伫立在我们眼前,就是在提醒我们: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在关系里被我们忽略了,这些所谓的问题,只不过是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形式。

这个道理不光体现在孩子身上,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关系。比如,一个戒烟多年的人,现在又开始抽烟了,你不要在戒烟这个事情上跟他死磕,而去看一看,他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事。

你可能想知道,我怎么样才能看到那些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先教你一个办法,就是问我问崔璀的那句话:假如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他会不会有一点失落?如果你暂时没有想到答案,没关系,我们之后还会学习更多的方法。

谢谢大家。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观点对你有一点启发,请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