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看清你陈年的“内疚感”是怎么来的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这周的主题词是「控制」。请听案例:

 

母亲的眼泪是我的软肋

 

(问)有一位男生在后台说:我妈妈就是那种很会让人内疚的人,怎么破?我爸爸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妈妈自己在老家,身体也不太好,又总是不开心,稍微出点状况就很影响我的心情。我在上海,每年回家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一两个星期。这一两个星期里,有一半是我跟妈妈吵架,另一半的时间是她在生闷气。我每次都发狠说以后不要回家了,回来也是吵,还回来干什么呢?

但说是这么说,我也不可能真的丢下妈妈不管。

每次吵架真的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嗯,他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就不一一念出来了,确实都是很小的事。这个妈妈好像很擅于让人内疚,会哭,会头痛,会生病,会说自己很委屈,一个人把孩子带大很不容易。这些都让提问的朋友有很大压力。所以他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处理好这样的亲子关系?

 

(答)唉,这对母子都挺不容易的。这就是米纽秦说的:「互相是对方的狱卒,也互相是对方的囚徒」。妈妈用内疚感控制了儿子,儿子离家越来越远,他随时可能离开的这种姿态,也拴住了妈妈。两个人很紧密,也很痛苦。

 

(问)嗯,我看到这段留言,头脑中浮现出来的词就是「相依为命」。儿子迟早会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对妈妈来说,这么多年,儿子可能是她非常重要的部分,几乎可以说是全部。离开儿子就什么都没了。我不知道这位留言的朋友结婚没有,如果结婚了,婆媳关系也会很复杂吧。

 

(答)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结构,本来就是一种压力比较大的结构,父母的情感全寄托到一个孩子身上,而且今天的年轻人很多都去了大城市,父母在老家,这个情感上的张力就更大。而且这个朋友很不幸,失去了父亲。本来父母是老了以后是可以互相「相依为命」的。综合这些因素来看,要想在这段关系里解开一部分的相互控制,遇到的阻力会很大,必须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问)这句话有点抽象。你说的阻力是什么呢?

 

(答)比如说就是妈妈哭。哭这个动作,有时候让对面的人非常不舒服。特别她是因为你而哭的,就会激起很强的一种道德上的负疚感,好像必须要做点什么。你知道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工作当中经常会看着别人哭,我们接受训练的时候老师就说,你要hold住自己,不要忙着劝人家,或者把纸巾塞到人家手里,好像见不得人家哭一样。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一开始真的有点坐不住,就觉得人家哭得这么惨了,我坐在旁边什么都做不了,就觉得自己很不好。需要多经历这么几次,才可以坐在这里,比较坦然地跟来访者一起处理他的情绪。

 

(问)我觉得不太一样。心理咨询师的话,对方的情绪是跟你无关的,但如果是儿子对妈妈,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把这个情绪跟自己分开啊。职业素质和生活情感还是有区别的。

 

(答)这正是我想说的。妈妈的眼泪其实另有原因,我觉得是有太多太多其它的因素了,毕竟妈妈的委屈是积累了很多年,天灾人祸,悲欢离合,可能表达出来是在孩子这一件事上,但是背后的东西,肯定还有很多想表达的。

 

(问)也就是说,儿子如果可以看到,妈妈哭的时候,的确是有其他很多因素,而不完全是因为自己。儿子也会坐得住一点,可以去面对这个情绪。我记得之前讲到的催婚的案例里也提到过,如果我们不觉得这件事是自己的错,我们就更有办法去安慰父母,支持父母。

 

(答)内疚感的话,其实就是三个字:我的错。很多人都不太敢看别人哭,特别是亲人哭,是因为我们好怕自己是那个闯祸的人。其实,哭不是坏事,对一个人来说,有时候能够痛痛快快哭出来,是有好处的。这样想可能会好一点。

 

(问)我不知道有没有理解到你的意思,你建议他们应该正面面对彼此的情绪,好好谈一下,哪怕妈妈哭了,做儿子的也可以去跟她一起面对,因为眼泪背后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委屈。直接面对,就不会被内疚感控制。是这样吗?

 

(答)是的,从长远来看,他们两个人要想相处得舒服一些,放松一些。有两件事情是他们必须接受的:一个是,妈妈必须要接受,儿子大了就是会离开自己,自己的日子终究还是要自己过下去。另一个就是儿子必须要接受,妈妈就是会哭的,妈妈的人生经历了这么多不幸,她是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来释放她的哀伤。

如果他们能够接受各自的无力,那么,他们也就在心里释放了对方。

 

(问)是,这的确是必须接受的。那么我们怎么去接受呢?儿子和妈妈在这种关系模式下这么长时间,想要突破其实很不容易,如果是要沟通,那这个谈话要怎么开始呢?儿子要怎么跟妈妈说?

 

(答)我建议他从这个问题开始:「妈妈,我想跟你谈谈,我一年只能回来一个星期,我想知道我平时不在家的这些时间,你一个人是怎么过的?我离得那么远,你需要照顾的时候怎么办?你会想我吗,你会想爸爸吗?你想说话的时候会跟谁说?头痛的时候谁会来帮忙呢?你会做哪些事情让自己开心?」

我觉得这个话题聊起来会很大,会有很多情绪,所以我建议找一段相对比较宽松的时间,在一个比较舒服的场合,请妈妈在外面喝个茶,比如说,大家都做好了准备再开始聊。哭了的话也没关系,要做好面对眼泪的心理准备。

 

(问)听上去就觉得是一场很伤感的谈话。

 

(答)但也是一段不得不面对的谈话。

 

【关系洞察】

我们说,控制和反控制,背后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所求。有求于人,就受制于人。这个求可以有很多个方面,在这个案例里,是情感方面的需求。

一个东西越是不可接受,就越会成为我们的软肋。如果你消化了这个东西带给你的冲击,它没有那么不可接受了,也就意味着你变强了。能够控制你的东西又少了一样。所以你觉得受制于人的时候,就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在乎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我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在乎它?

第三,如果我面对它,会怎么样。

 

这种面对,很多时候是一个心理上的过程。以前不能接受的事情,现在我能接受了,我当然也就不用被它摆布了。但有时候,我的心情也很复杂。我想说,慢一点啊,干嘛要那么着急摆脱呢?留着一部分不好吗?

是因为我觉得适度的控制,也是关系双方联系其来的纽带。

彻底不在乎了,无欲则刚,但可能也就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关系了。这只是我的想法,我也知道控制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带给双方的痛苦就大于快乐。至于说怎么找到最合适的度,是每个人,每段关系,都要去探索的课题。

 

谢谢大家。如果今天的观点对你有启发,请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