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危桥实验”告诉你:为什么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

本期内容

行为比语言更可靠

 

我们前面讨论的是沟通。从这周开始,我们讨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所谓的行为,就是每个人外在的表现,他做了什么事,不做什么事。在一段关系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因为其他人而起的。别人的行为是我做这件事的原因。反过来说,我做这件事也是别人做事的原因。这就形成了一个因果链条。两个人之间就有了关系,他们甚至不用说话,通过他们的行为仍然可以保持关系。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如果一个人嘴上总说我爱我的女朋友,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但是他行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劈腿,他女朋友显然还是会跟他分手。你的态度很诚恳,但是你做的事情是另一回事。我们讽刺这样的人,嘴上说不要,身体却诚实得很。我们把他解释为口是心非。好像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故意说谎。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

另外一种可能是,他的想法和他的行为,本身就在两个系统。

 

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比较有趣的一个实验叫危桥实验,他在两个不同的景点请男性游客做问卷调查。一个是在游客走过一段危险的桥之后,另一个是在游客坐在长椅上休息的时候。调查员都是同一个女性。过了几天,实验者联系这些做过问卷的游客,问他们,对这个女性调查员的印象如何。结果是什么呢?这两个地方的人回忆起来,对这个调查员的印象是有差别的。走过危险的桥,游客们普遍心跳加速,所以他们看到这个女性,就会觉得她更有魅力一些。

这个实验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它告诉我们,人们有的一些想法,其实是不靠谱的,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自己意识不到。比如,我们觉得这个人很有魅力,我们好像很了解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品位,但我们不知道,这个想法只是因为我们刚刚心跳加速了而已。另一个例子是电影院卖的爆米花,有人发现,把装爆米花的盒子改得大一点或者小一点,大家就跟着吃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很少有人发现不对,我按照我平时的食量吃了,怎么觉得有点吃撑了,或者没有吃饱?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实不是。

 

我们所谓的了解,有时候是事后诸葛亮,只是在解释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它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它也不是事实。我们经常觉得,这件事情我是这么想的,我就能做到。当然不是这样,很多人一到新年的时候就会做计划:今年要学什么技能,要看多少本书。如果你问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会说:不可能,他每年都这么说,但他从来都做不到。你问他自己,他说不,我能做到,我这次一定能做到,因为我是真的希望做到。——你信谁的呢?从概率上,最好信朋友的。因为自己的想法不是最准确的,它只代表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但不代表你真的能这么做到。

 

请注意,当一个人说我希望能做到的时候,他不是在说谎,他也不是在自欺欺人,他完全是这么想的。只是他的行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会遵循另外一套规律。这套规律叫做行为模式。这是我们未来一个月会讨论的东西。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你说物理现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可以理解,行为模式为什么跟人的主观意志无关?难道我怎么做,我自己掌控不了吗?

请记住,我们说的是行为模式。行为,是你可以主观控制的。但行为模式不可以。

我这里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曾经有一个学生找我做咨询,因为她每天去实验室都要迟到。她的导师规定了早上九点去实验室,她也很愿意遵守,但是她也说不出为什么,每天早上起床都很早,但是都会因为一些事情磨磨蹭蹭,最后慌慌张张地出门,赶到实验室都会迟到几分钟,为此也受到了很多批评。

她每天都发誓说,明天再也不迟到了,绝对不迟到了。她是认真的,她不是在欺骗自己,但是没有用。她还是会迟到。这就变成了一个规律,每天的自我检讨,反思,和第二天早上的磨蹭,迟到,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式。

 

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我们说行为模式的时候,我们好像在说这是这个人的问题。这个人管不住自己。但其实我问她,你赶飞机,赶火车,是不是也会一样的迟到?她说几乎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本身是有能力不迟到的。如果你老是纠结她为什么那么磨蹭,她怎么样抓紧时间,她要不要把闹铃调早一点,你就搞错方向了!因为这些东西她都知道。她在飞机面前不迟到,在导师面前就总是迟到。你就看到,迟到是她的问题,但不只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在关系中产生的。——想明白这一点,对理解我们后面的内容大有好处。

 

那我们今天就先谈到这里。谢谢大家。如果今天的观点对你有一点启发,请帮我们推荐给你爱的人。

 

听完今天这节课,想必大家对行为模式会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也许你已经开始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到了身边的某个人,让你头疼的某种互动方式。接下来,就请你把它写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最困扰的行为模式是什么样的。我和崔璀会在后面的时间里,使用这些案例来强化我们的课程,同时也帮你答疑解惑。

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行为模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在互动当中的。所以你在描述这种行为模式的时候,请不要只是说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同时你要说,他对什么人才会这么做。当他这么做的时候,那个人是怎么回应他的呢?你在这方面的信息写得越清楚,被我们挑选作为案例的几率会越高。


谢谢大家的支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