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试探反馈:为什么做事没动力,总是拖延?(上)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这次的主题词是「家庭的变迁」。请听案例:

 

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李)今天的案例有一点特别,他是我以前的一个来访者。我们征得了他的同意,他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在隐藏真实信息之后发布出来,这个故事我觉得很有代表性。他刚开始咨询的时候,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白领,他的问题看起来特别简单,就是他上班总迟到。但是很有趣,他来咨询的时候,一分钟都没有迟到。

为了我们这期节目,他写了一段话,对自己当时的状态做了一个总结。我们请崔璀读其中的一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情况,也许你会有一些共同的感触。

 

(崔)好的。这位朋友,我们就叫他Martin吧。他是这么说的:

「我从19岁上大学开始,就离开了父母。跟家里的关系说不上近,也说不上远。但直到我找李老师做咨询以前,都没想过我的问题会跟家庭有关。我那个时候毕业才半年,在北京已经换了两次工作。每一份工作,我的状态都很不好。除了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以外,每天我都不想上班。起床的时候都在想,要是能再睡一会该多好。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迟到。我那时候的状态很懒散,不知道活下去的盼头是什么,不知道别的同龄人为什么都那么拼命。明明做的只是一些杂活,拿到手的工资少得可怜,还要家里补贴。一开始我以为是工作的问题,换来换去,我才发现是自己的问题。完全找不到动力。最后一份工作,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只有一站路,就是这么近的距离,我非要磨蹭到时间过了再出门。我没办法理解自己。」

 

(答)这就是Martin来咨询的问题。我觉得很有代表性,这倒不是说大部分人都会迟到,而是说,大部分人都会用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在做一件跟Martin一样的事。这件事叫做——试探反馈。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个故事里,缺少一个信息,你也许注意到了,就是Martin每天都迟到,他要承担什么后果?

比如说,有的单位,迟到是要扣钱的。迟到多长时间,扣发半天工资。这就是一个反馈,如果你对钱特别在乎的话,就会千方百计地保证自己不迟到。

 

(问)对,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人赶飞机的时候不迟到,是因为他知道飞机不会等他。而一个人如果总是迟到的话,说明他心里知道,迟到也无所谓。

我知道有些公司是不打卡的。或者晚上加班比较多的话,早上打卡也不会那么严格。有的员工来得晚,走得也晚。这种情况发生得多了,迟到可能会变成一个被默许的企业文化。Martin提到,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在这样的企业当中。

 

(答)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很自由。但Martin比较不适应这种方式。他有点心虚,觉得缺少一个明确的规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有没有做到位。说是自由,但其实并不舒服。比如说,你说早上来得晚,那晚上就走得晚一点,多晚才算晚呢?那我走早一点,别人会发现吗?或者我走晚一点,万一别人没看到怎么办?他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他更喜欢那种有明确的规则要求,上班几点,下班几点。所以他就换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就是对考勤规定得特别严,你晚多长时间,就扣钱。

一开始情况很好,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又开始迟到了。他发现什么呢?迟到了没有人会说什么,反正就是扣钱嘛。他发现自己是能够承担扣钱的后果的。

因为他的工资收入本来就很低,连在北京维持正常生活都不够,所以他父母一直在资助他。对他来说,工资再多扣一点其实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问)我理解你说的试探反馈的意思了,他有点像是在对外部环境做一个测试:我这样做,你会给我什么结果?而外部环境给到他的反馈是:没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你要是想迟到,就可以迟到,反正也不会死。最多就是扣你点钱,你又不是靠工资活着的。扣了钱你爸爸妈妈会给你补上。我想,如果Martin生活在另外一个家庭,父母没有能力资助他的生活,或者,如果生活在一个更匮乏的时代,不容易找工作的时代,他就会像那个赶飞机的人一样,是不敢让自己迟到的。

 

(答)是的。从一个角度来说,Martin很幸福,因为他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打破一些规则,他获得了自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让他有另一种痛苦,就是他感觉不到外界对他有反馈,换句话说,他做事或者不做事,迟到或者不迟到,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样一来,他怎么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呢?

 

(问)怎么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答)对,换句话说,在他怎么做都无所谓的情况下,他会觉得自己不重要。

 

(问)啊,这句话完全出乎我意料。我一直觉得,那就是自由啊。我们努力奋斗,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有自由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啊。如果我儿子将来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我也会责无旁贷啊。难道这样也会让他觉得自己不重要吗?

 

(答)是的,这就是我借这个案例,想跟大家一起探讨的内容。总体来说,我们在变得越来越自由,但我们也越来越找不到驱动我们的那个力量。设想一下,在过去一个被工作捆绑住的人,他不敢迟到,也不敢做得不好,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这份工作,他甚至不敢想自己到底喜不喜欢。他知道的全部,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份工作,不管有多辛苦都要做下去。因为他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所有这些人活得好不好,都依赖于他能不能继续坚持这份工作。这个场景很痛苦,压力很大,但这就是驱动了我们很多年的力量,我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会直观地体现出来,我要是做不好,有人就要饿肚子。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问)你这样一说我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你说Martin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我想起了我认识的很多人都会有拖延的毛病,交给他们的工作会一再往后拖,但是又不至于真的拖过底线,总是刚好在底线之前完成,质量不算高,但是也能凑合。我经常在想,为什么他们就会满足于这个状态呢?怎么就不能再快一点,再好一点呢?

(答)你看,你经常在想,但你也没有真的表达出强烈的要求。

 

(问)其实他们也在试探反馈,对吧?很多时候他们知道那个真正的底线在哪里,那就是别人对他们真实的需要在那里。达到那个底线之后,他们好像再就没有动力做得更好一点了。说到底,他们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足够认真的反馈,让他们发自内心觉得,必须要再做得好一点,更好一点。似乎做到这样已经够了。

 

(答)我一直都说我有社交焦虑的问题。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得到了一笔汇款,但是汇款单上我的名字写错了,拿到邮局去取,人家要求我去找学校开一个证明,证明我是我,他们就把钱给我。我觉得太恐怖了,找教务老师开证明什么的,简直是人间最大的挑战。所以我就一直在往后拖,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敷衍我爸妈。什么忘带了啊,今天去找了办公室没人啊,今天下课时间短啊,之类之类的。后来我爸妈终于觉得我不靠谱了,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是因为不敢找老师,他们就笑我特别没出息。这是我小时候很难堪的几件事之一。

后来,我跟一个同行讲这件事情,她说,你知不知道,你父母对你多宽容。我说,这哪里有宽容啊?她就问我们身边另外一个人:「在你家,要是发生这种事,不敢找人开证明取汇款,你父母会怎么做?」那个人说:「会一脚把我踹出去,取不到钱就不要回家!」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完全被吓到了。我根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我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已经够惨了。但我没想到,这种惨也是一种幸福,说明我成长的环境里,已经可以容忍这种做不到了。

 

(问)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今天有很多问题,背景是时代在发展和进步,就潜移默化地允许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像Martin的父母,他们给Martin打钱,某种意义上,等于是在允许Martin每天睡懒觉,上班迟到。但我现在确实觉得,像Martin这样也挺不舒服的,表面上看他怎么做都是被允许的,吃穿不愁,但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他没有了斗志和动力,怎样才能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呢?

我很好奇这个咨询的结局是什么。你是怎么帮助Martin的?

 

(答)Martin的故事很长,我们先卖一个关子,停在这里。我想对今天要讲的内容,用一个词来做总结,就是意义感。你做事有没有意义,有时候依赖于你是否能感觉到别人需要你做这些。而我们这个社会的演化,对这一点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我们必须理解,有些看上去是个人的问题,拖延,不想做事,或者缺乏动力,也许不是因为个人有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所在的系统,变得太进步了,它不care有这些问题。但这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这种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说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案,要回到我们的家庭和亲密关系中。

我们下一期接着讨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