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怎么发表受欢迎的评论?

本期内容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大家好,我是李松蔚。(我是崔璀)

 

我们这周的主题词是「描述与评价」。请听案例:

 

让人觉得刺耳的言论

 

(崔)今天的案例源于我跟李松蔚前天的一次争执。

 

(李)最近在朋友圈很火的那篇《我是范雨素》,我看完觉得很感动。就很难得的朋友圈里分享,说我看完觉得很惊艳。

 

(崔)嗯,然后我就是在李松蔚的朋友圈留了个言,说“被那你这么一说,我果然没有被惊艳到”。然后转了几篇网上的评论给他,那些评论表达的是范雨素文笔其实很一般,很多人之所以感动,只不过是因为她育儿嫂的身份,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猎奇心理。

 

(李)我觉得这种评论文章也挺讨厌的,这种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我根本不是这样想的呀,我不是什么猎奇心理,就我觉得它对我是一个误解。

 

(崔)按照那些文章的观点,是因为李松蔚心里被刺痛了,所以拒绝承认。

 

(李)对,然后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开始争论的。然后我就跟她说,我只是在表达我的感受。我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觉得很惊艳。崔璀是怎么说的,她说她也有权利否定我的观点。

 

(崔)现在回想起来,我俩真是够闲的。

 

后来我们就着这次争论,探讨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一个人到底有没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别人有权力否定他吗?——这究竟是他的问题呢,还是我的问题?

 

(答)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理智地讨论一下。其实像我跟崔璀的这种争论,我们经常看到。

在网上,一个人批评什么东西,比如说《小时代》不好看。郭敬明的粉丝肯定就不愿意,就会骂他:你觉得不好,那是你没有眼光啊。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你看不起他,那你倒是写一个好东西出来啊。

批评的人就说:他既然拍出来了,就是让人评价的。发表言论就是我的权利,我就是觉得很烂。

 

(问)对,然后粉丝就说,你既然把这句话写出来了,发表言论也是我们的权利,我们也觉得你很烂……就觉得这种争论,争来争去的看多了,特别累。

谁也不能说服谁,说了等于白说,特别没意思。

 

(答)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这周讲,描述和评价,是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其实评论一个东西,既可以用描述的说法,也可以用评价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是有区别的。

比如说我描述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说一本书,我会说:「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感觉特别流畅了,读完以后想了很多,心情特别复杂。」我就会讲很多我个人的感受。

而我用评价的方式说这本书,我的说法就变了,变成:「这本书写得特别牛,大家都去看一看,你去看吧,作者绝对是高手。」

崔璀你听起来,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问)前边那种说法比较真诚。后边那种说法,让我有一点紧张,觉得说话的人特别专业,就像你一样。我会想:「万一我看不懂怎么办?」“作者是高手,我看不懂是不是说明我智商欠费啊。”

 

(答)是的,这是一个最大的区别。前面那个说法,是在描述我的感受,注意是「我」的感受。所以它表达的范围很克制,克制在「我」的范围内,没有侵略别人的领地。可是后面那种说法是有侵略感的,它在说这个东西很牛,言下之意是每个人,包括你,包括他,都应该觉得它好。

 

(问)嗯,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凭什么啊?万一我觉得它不好呢?

所以这两种说法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前一种价值观是多元的,包容的:我感觉好,你感觉不好,就像榴莲,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碰都不要碰。后一种价值观是统一的,唯一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标准。

 

(答)所以用后一种评价说法的人,就会比较容易跟别人打架。因为我不光是在说我自己,我同时也假定了所有人都应该跟我有一样的判断。今天很多人,特别是还在网上的时候,发表评论都是用这种语言,包括「值得」、「应该」、「必须」,比如说「这篇文章值得我们感动」,或者「不值得我们感动」,「你不应该感动」,「你怎么会觉得这篇文章好呢」,这种语言,就会引起很多的纠纷。其实要避免很简单,只要换一个说法就好了,如果我说:「这篇文章看了,没有觉得感动」。那我相信大家都会节省一些力气,这个没有什么好争辩的。我就是不感动啊。就像你觉得榴莲好吃,我就是觉得不好吃啊,这两种感觉就是可以同时存在,不同的人就是有不同的感觉,这个没有什么。

但如果你非要说:「榴莲那么臭,你怎么会觉得榴莲好吃呢?」那就是在自找麻烦了。

 

(问)我就是会经常抱着个榴莲跑到别人面前说:「榴莲那么好吃,你怎么可以觉得不好吃呢?」

 

(答)那也是在自找麻烦。

 

(问)所以当时我们那个争论,你只是在描述个人感受,而我是在评价吗?

 

(答)对,所以这种评价的表达方式就会引起一些无谓的争端。

 

(问)那你这句话算不算是在评价呢?

 

(答)我们这样就争论不完了。

 

(问)好吧。其实我们在探讨的是,如果你不想惹人烦,应该怎么表达。但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只是说:我个人的感受是什么什么。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不感动。你不要影响我,我也不要影响我。这样省事是省事了,但好像也挺没意思的。就到底这个东西怎么样啊,它好还是不好,我们很多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定论的。

 

(答)是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行业——评论家。就像一个饭馆,你觉得好吃,我觉得不好吃,那我们听听看美食家怎么说。我们会听到一个专业的判断。这个判断不是顾客的判断,它不是在描述我们的日常经验,而是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对一个东西在做评估,做拆解,它的意境,它的创意,它的技巧。但这个评估跟我们的经验可以是分开的。有的东西,可能美食家说好,很有技术含量,可是我吃了觉得一般。这种情况也经常会发生,而且很正常。

 

(问)好吧,我其实是一个顾客。但是我转给你的那些文章是把自己当成了美食家,明明只是吃一个东西,但是把自己当成了更高一级的裁判……

 

(答)对啊,或者你愿意让我相信你是更高一级的裁判。这种时候就会发生一开始的那种冲突:我自己很感动,这明明是在表达我自己,然后你就说:「你怎么可以感动呢?这个不应该感动的呀。」那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你:「这只是我们的感觉不一样。我们各有各的感觉,我觉得感动,你觉得不感动,我尊重你的感受。」

 

(问)但有些文章会说「你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猎奇心理」,就会让你很不舒服。

 

(答)是,这就是典型的评价。明明是我的内心活动,好像他可以做主,他成了一个裁判。我会说:「这只是你自己的一个解释。我个人其实不太相信你的解释,但你也可以继续相信它。」

 

(问)我觉得我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我觉得这样说,还是有点冷清。评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亲密,我替你做主了,我帮你表达了。我想你这种冷冰冰的人啊,是不会喜欢的啦。

 

(答)好吧,你就是爱上评价了对吧。

 

【关系洞察】

今天的争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争论的一个缩影,它展现出来的其实是我们在沟通语言上的尺度。我们究竟要在哪个范围上表达我们的态度。

如果表达的是「我」,就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否认这个部分。「我饿了」,「我很冷」,「我不高兴」,或者「我听这期的音频节目听不下去」,或者「我听完觉得很迷茫」。那我们就会虚心接受,因为你是在描述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个经验。

但如果你说,「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这期的音频节目」,或者说「大家都应该很喜欢」,或者「这有什么好喜欢的呀」,那就有争议了。这个时候你的尺度就突破了个人的感受,它就开始在讲你的一个幻想。那有人就会明确的告诉你,「我跟你想的不一样,我就是喜欢。」或者「我就是不喜欢。」因为你说的话已经在替他做主了,所以有时候他会反抗这个部分。

包括有的时候我们在表达正面的感受,也要注意这个差异。比如,「这个人让我很舒服」,这是在描述,我有一种舒服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说,「我觉得这个人很会来事儿。」这就是评价。

评价其实是把你放在了一个权威的位置上,他会来事儿,你能看出这一点来,就说明你比他更会来事儿,你是来事儿的专家。

所以有时候夸奖别人的话,也会让人不舒服。因为一面是在夸奖别人,一面其实是在抬高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树大招风的位置上。

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注意自己的这种表达。

如果你是想要展现自己的权威,或者是像崔璀说的,表达一种亲密的话,你可以试着替别人来表达他的感受、他的想法。

而如果你只是想跟别人清楚的沟通的时候,你也可以试着像我们一样,咬文嚼字,注意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顺利、更方便地去完成沟通。

 

谢谢大家,如果今天的观点让你有启发,请分享给你爱的人。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