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我们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很多来访者第一次咨询的时候,都会说:“不瞒您说,我看过很多心理学书籍,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这句话,你一定不陌生。仅仅做不到,还不算是最苦恼的;真正让人陷入困境的,是“知道”得太多而行动没有跟上。佛学有个名词叫做“所知障”,总结的很精辟。所知障本来的意思是,对于世界的本质真相、运行法则和万物之间的依存关联所知不足,阻碍了自我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后来,针对学佛热下、许多人只注重知识积累而缺少真修实践的现象,一些高僧大德将所知障引申出另外一层含义:“所知太多、障碍一心不乱。”这里的知指的是知道知识、而不具备智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道太多道理、可能造成超我过强、本我被压抑、所以当中的自我就活得比较分裂、知行很难统一。就像大家常说的“什么都知道,却还是过不好今生。”因为很多人知道的只是知识和道理,活在头脑层面、心却没有跟上,就像有一次我给微软高管做培训,当时的一位HR主管风趣地总结说:“看人健身不减肥。”道理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要想过得好,不在于知识和道理的堆砌、而在于智慧的增长。

 

在我来看,有效的心理咨询,仅靠知识的帮助不够、还需要有智慧的陪伴。所以,林紫机构上海总部的咨询师和义工们,连续十年、每年都会前往苏州西园寺,与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法师和其他师父们对话,大家每次都心生欢喜,我把这个活动叫做“咨询师的灵性提升和心灵净化之旅”。

 

济群法师是中国最早将佛学和心理学加以结合、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位智者。谈到知识和智慧的区别,他说:“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我深有同感,所以每一次都会回复来访者说:“可以先把书本放下,心理咨询不讲道理,只是帮你知行合一,而理解自己的行为、知道你自己实际上是谁,比否定自己的行为、知道你应该是谁更重要。

 

森田疗法创始人森田正马,也主张在第一个治疗阶段绝对卧床期“无为”,不允许看任何书籍;第二个阶段轻作业期“少为”,早上可以朗读,但只能读“古事记”等。看起来,特定情况下减少知识的学习会让所知甚少,实际上,却给了我们真正了解生命本质的机会。就像屋子里有十盏灯,如果不打开它们,屋子还是暗的;假如只有一盏灯,哪怕是酥油灯,只要点亮它,屋子也会亮起来。

 

南怀瑾老师曾经总结说,现代人学禅都学成了“口头禅”,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但离生命的真相却越来越远。实际上,讲的也是知行无法合一的问题。

 

知行合一,是我们这周要学习的王阳明心学的最后一个观点。

 

知和行的关系,一直是宋儒文化和朱程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很难,有人则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王阳明认为,懂得道理很重要,实际运用也很重要。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实现自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传习录》中对知行合一做了完整阐述,大意是说,知和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知行本体

在王阳明的哲学中,知不仅指知识和道理,也指意识、意念等知觉和主观形式。而的意义则更加宽泛,既指人的一切外在行为,也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和现象。知,包含了必能行,所以叫知行本体。比如说,渴了喝水,饿了吃饭,身心统一完整,这就是最简单的知行合一。

 

第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

意思是说,真正觉悟的人,一定会将所学所悟付诸实践,而那些没有经历实际行动的,并不能叫做真正的自觉和感悟。也就是说,看一个人知不知,不是听他怎么说怎么想,而是看他怎么做,比如孝顺父母。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第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必须通过行来实现。知和行互为条件,两者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独立、先后或割裂的关系,而是不可分离的。一念之动,就是行的开始。也就是说:念头升起时,就随时根除恶念、保留善念。心中有善念,则必须要出来、付诸实施,才算行善

 

我更喜欢用佛学概念“起心动念”来理解心学的知行合一,因为“心”和“念”是知的话、“起”和“动”就是行。同时,在我来看,心学里所说的“善”也更接近佛学所说“善知识”里善的概念,指的是有智慧、而不仅仅是道德意义。就像前面所说,十盏灯如果是十条道德标准的话,知道它们的存在并不能照亮我们的一生,只有具备了点亮它们的智慧和行动,才能驱除昏暗。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人性中的一些东西违背了天理,所以理想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然而,如果所知违反了人性、就像超我对本我的压抑,自我的所行就做不到,最后只能导致知行脱离,不是变成伪君子,就可能患上神经症。

 

王阳明心学则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意思是,天理和人欲不是对立的,知和行都产生于心,心即理,而“致良知”就是带着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智慧觉察、让知行合一。就觉察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并不是要“灭人欲”,而是看清楚人欲之后,将它们调整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世界的状态里,然后达到知和行、心和身的统一。

 

比如,对于“只有睡在豪宅里我才算幸福”的非理性信念,我们要做的是看见自己的欲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决定:是继续向这个目标努力,还是折中一下、将信念修正为“睡在自己买的房子里就很幸福”,或者发现“睡在哪里都可以幸福”、于是完全放下。无论哪个决定,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只要能让自己知行合一,就有幸福的可能性。

 

就像我们之前学习过的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中的“一致性”,有智慧的高品质人生,是心身一致、表里一致、内外一致的。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巴斯劳提出具身认知概念,也可以看作“知行合一”的心理学应用。具身认知指的是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过来也一样。身体的反应和动作会变成身体的记忆,影响我们的心理反应和选择判断,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吊桥实验:同样一个女郎,站在平坦的道路尽头和站在晃来晃去的吊桥尽头,与她邂逅的男士们为她动心的几率是不同的,原因是,走过吊桥的人更紧张,肾上腺素分泌会更大,而这些生理反应和“动心”的生理反应很相似,所以男士们会误以为,是这个女孩吸引了我。

 

知行合一,不是表演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活得更自在。这些年,我把更多精力放在将心理学与自然教育的结合上面,原因之一,就像《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洛夫所说:“孩子们关于自然的知识越来越多,和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这样的知行分离,导致越来越多孩子和大人患上了“自然缺失症”,而我想做的,是陪伴更多人身心同在、知行合一、更好地与万物一起生生不息,包括你。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