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弱者心态,从重写人生剧本开始|彩蛋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今天的彩蛋课,我们仍然敲开几位朋友的问题,一边解答一边共同学习如何改写自己的生命脚本。

 

第一位朋友问:“为什么会活在过去的恐惧里,我要如何摆脱?”他说小学被几个同学欺负过,最近被拉到了小学同的微信群,看到了那些曾让我恐惧的名字,我无法自控的开始害怕,怕他们发现我,以前一样羞辱我,吓得我连名字都不敢改成真名尽管我知道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毕竟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每天都害怕,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复习有关情绪性记忆和习得性无助的知识点。虽然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但恐惧和无助感依然牢牢锁在这位朋友的身心之中,理性上知道“多余”、但仍然消除不了“我是一个被羞辱和欺负的弱者”的消极自我认同。借助叙事疗法,请大家和我一起陪伴这位朋友一步步摆脱恐惧、重建积极自我认同、改写生命故事。

 

首先,我们先把问题外化。请这位朋友给自己的恐惧取一个名字,比如:“心灵黑客”。然后问问自己:“心灵黑客是怎么来到我的生命里的?”仔细回想,你可能会发现,是因为你的幼小心灵里装载了太多容易被攻击的程序、而生命的“防火墙”一直处于被禁用的状态,这些程序和禁令可能来自父母,比如他们发火打你的时候说:“你不能反抗!你越反抗我越要打你!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什么都不如别人,早晚要被人欺负!”

 

看清了这些程序和禁令,请你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然后,你要跟你的“心灵黑客”谈一谈。问问它:“为什么你一直跟着我?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你又想带给我什么呢?”

 

不断提问,你会发现:原来它这么多年一直跟着你,也许是想要保护你,让你远离可能伤害你的人;也许是帮助你继续扮演被父母和主流文化预言决定了的那个你,因为除此以外你不知道自己还能扮演谁;也许,它只是想告诉你,虽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但它从来没有被正式面对和疗愈。

 

与问题对话,是为了真正面对它,同时解读出不一样的讯息。

 

接下来,开始找寻独特经验。请这位朋友问问自己:“我真的就像父母和别人认为的那样懦弱没出息吗?从小到大,有没有什么时候我其实是很强大很勇敢的,我也感受过反抗的权利和力量?”仔细回想,哪怕只有一次,也把它写下来,然后看一看:那个时候,你跟谁在一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四步,从独特的经验出发,试着解构你过去的故事昨天我们学习了解构的方法,也许一开始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们可以从童话故事中找到帮助自己学习解构技巧的灵感。

 

比如,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述了小猪三兄弟为了躲避大灰狼造房子,结果老大和老二的房子都不够坚固,最终小猪躲进老三的房子里才逃过了被大灰狼吃掉的故事。新的童话绘本从大灰狼的视角讲述原来大灰狼只是得了重感冒,不断地打喷嚏。结果懒惰的小猪房子特别不坚固,就被喷嚏吹坏了,可小猪们却诬陷说大灰狼要吃掉他们,才故意破坏房子;结果大灰狼就被小猪们冤枉成邪恶的坏蛋。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不仅小猪可以成为主角,大灰狼也可以成为主角讲述自己的故事。解构了的故事,并不在于争论善恶对错,而是启发我们看到生命故事主线之外、还有许多被忽略的支线,而这些支线,正是我们绝处逢生、改写故事的契机所在。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身高体重都超过同龄人许多的五年级男孩,被单亲的妈妈一直教导要隐忍、不要乱添麻烦,因此学习打坐和念经。大人们觉得他应该更成熟,所以无法接受他本来正常的幼稚行为;同学们觉得,他有足够的力气欺负别人,可行为又很怪异,因此常常取笑他。男孩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矛盾,虽然打坐念经本身很好,但因为缺少了现实的支持和接纳,他反而更加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也认为自己是个怪人,常常自言自语、有时甚至拔自己的头发。

 

相反的,在一次儿童自然教育活动中接触过一个个头弱小的7岁男孩总是爱惹别的孩子,别的孩子很反感,于是群起而攻之,这个男孩又委屈地哭。大家不理他了,他就又要去惹别人。于是,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我他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哥”,说:“某某哥,我看见你很想要交朋友,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才会让别人觉得你在找他们麻烦,是不是这样呢?”小男孩听到别人叫自己哥哥,立刻坐直了身体,点点头,而别的孩子也安静下来,我请其他孩子分享他们交朋友的方法,接下来的几天,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活动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再三叫着我的自然名说:“雪绒花,你一定要加我妈妈的微信!”

 

其实,不是雪绒花有多么可爱,而是我帮助孩子解构了他的困境后,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更多可能性的存在。那“哥哥”,将他从过往的程序和禁令中解脱了出来,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强大。

 

这位朋友也可以借鉴上面的这些方法,分别从观众的角度、从那些欺负过你的同学的角度以及长大后的自己的角度来看一看,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呢?

 

完成了解构之后,请这位朋友原来的故事、也就是自己的生命脚本重新出发,看看,自己想要怎样的大结局,为了达到这样的结局,故事的线索该如何设定,作为主角,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位朋友的问题她说:“离婚已经两年了,影响我生活的不是我离过婚,也不是独自抚养两岁的女儿,而是心中的恨怎么都放不下,这恨让我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我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放下?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坎坷、不断被贬官,所以被称为“谪仙”。为什么被谪了还能做仙呢?我们来看一看乐观幽默的他在海南的一段经历。他说,“北方君子”们把我贬谪到海南,我就在这大煮海鲜,你们想吃还吃不到哩!

 

面对种种物质上的短缺,苏东坡自力更生。自己盖房、采药采茶,半夜还要去江边提水,在别人看来很凄凉,他却说: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从叙事的视角看,他把贬谪解构成了度假,发现了生命主线之外的支线,这条支线让他享受到了不同地方的美景美食。滔滔江水,居然也可以分成一小勺一小勺装进瓶子里。

 

再来看这位朋友心中的,你同样需要先将问题外化、给仇恨命名、跟仇恨对话,找独特经验,问问自己:尽管有仇恨,但这两年我还是过来了,我是怎么做到的?我都做过哪些事情让自己感觉更好一些呢?

 

接着,解构我是一个充满仇恨的受伤女人这个消极自我认同和生命脚本,看一看有什么支线是你没有注意到的? 找寻支线不是自我麻醉和欺骗,而是让自己回到当下的生活里,看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大结局,你能为自己想要的结局做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编剧,你会怎么改写自己人生的这个剧本呢?为你设定好积极的角色和线索,想象一下没有了仇恨,女主角会怎样度过每一天,然后一天天地演下去。即使暂时不能放下仇恨也没有关系,下一周的焦点解决技术,会帮助你进一步了解仇恨的正向意义。而最好的技术,是当下就开始。

 

大家周末愉快,我们周一见。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