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挣脱命运,做自己人生的编剧? | 改写生命脚本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如果你有机会当一回咨询师,你可能就有机会发现一件戏剧的事:同一天、同一间咨询室、同一张沙发上,上午坐着的先生和下午的女士,其实是一对夫妻,但他们却彼此瞒着对方分别约了咨询,来讲述他们的婚姻故事,而两个故事的版本,却大相径庭。

 

你可能会说,是啊,盲人摸象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学过,每个人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自然也就不一样啊!

 

没错,角度不同,所以对同一个家庭的感受和叙述都会不同,这一点,不仅在夫妻之间、在兄弟姐妹之间也一样。不过,放在叙事心理学的框架下来看的话,我们还可以得到比盲人摸象更多启发。

 

比如:为什么夫妻俩的叙述角度不同呢?除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男女差异、角色差异、性格差异、原生家庭差异等等因素影响之外,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个差异:生命脚本的不同。

 

最早提出生命脚本理论的,是交互分析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他对生命脚本的定义是:一个人在童年时形成的针对一生的计划和决定,它被父母强化,又从生活经验中得到证明,最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每个人在早年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地在心中写下“自己一定会这样过一生”的脚本。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我们可能完全没有觉察到,人生就已经照着这个脚本发展。如果我们持久地抱着某种想法或信念,我们的行动就会在无意识之间加以配合,结果想法就变成了现实。

 

在生命脚本理论的基础上,叙事疗法的心理学家们开始探索解构与改写生命脚本的方法。因为生命脚本就像“人生预言书”,如果我们不加以觉察和改善,就可能总是活在“不幸言中”的感觉中。比如,先生的脚本是“自己是个运气不好的人”,所以他一方面希望妻子旺夫、一方面又认为妻子不可能帮到他改变命运;而妻子的脚本是“自己是个落难的公主”,所以一直保持着下嫁的心态、等待丈夫感激涕零。两个脚本一错位,婚姻就出现了问题。

 

要改善问题,就需要改写生命故事,而改写需要从脚本的解构开始。

 

我们在第26课时,一起回忆了那些影响过我们的歌曲。今天,我想再请你回忆一下:十岁以前,你最喜欢的、或者最讨厌的、又或者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故事是什么呢?

 

一次情感疗愈的团体辅导中,有一个谈了三次恋爱、最后都以分手告终的女孩告诉大家:她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是《海的女儿》。她反复读了不下100遍,每次看到小人鱼为了成全王子而自我牺牲的时候,她都哭的稀里哗啦,然后默默告诉自己:这才是真爱,自己也要为所爱的人牺牲才对。结果,三次恋爱,她果然都遭遇了类似的情形,有别的女孩对男朋友表示好感时,她就会主动选择退出,即使自己和男友心痛得死去活来,她也绝不回头。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女孩马上迫不及待地说:“天呐,你最喜欢的故事,正好是我小时候最讨厌的!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长大了才不会像小人鱼这么傻呢!我爱的、就绝不放手!”

 

团体爆发出一阵笑声,很快又安静下来,人人都开始陷入沉思。我跟大家分享了交互分析疗法创始人伯恩举过的一个例子,一个母亲告诉一对兄弟:“你们的命运就是一辈子住在疯人院里。”结果,其中一个真的发了疯、长期住在精神病院里;而另一个,却成为了精神科医生。

 

是什么决定了生命故事的不同呢?显然,不是那些我们喜欢或讨厌的故事、不是生活经历本身,也不完全是父母的言行,而是:我们解读和叙述故事的差异。有差异就有解构和重构的可能,所以,我们学习生命故事、问题外化和独特经验等知识,都是在为改写过去那个“充满问题”的人生脚本和生命故事作准备。

 

脚本是童年时期所作的自我决定,一旦开始练习自我觉察、解构和重构,你就进入了“再决定”的过程。而这时的你,已经长大,可以更成熟有力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所以,改写生命脚本的第一步,是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从内心深处告别以前那个无助的儿童自我,告诉TA:你愿意爱TA、保护TA,同时,你已经长大,有了更大的力量来重新做决定,而这个决定,会让TA和你都过得好。

 

第二步,请你问问自己:那些你最喜欢、最讨厌或者影响最大的故事,和你过去的生命经历有什么样的关系?你的生命脚本是怎样的?为你的脚本取个名字,然后看看按照这个脚本,可能的结局是什么、是不是你想要的。

 

第三步,解构问题故事:解构是叙事疗法中,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候的一种提问技巧,你也可以在学习了解构的内涵和精髓之后,用在自我觉察和自我改变之中。

 

什么是解构呢?一个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比自己的主线故事要丰富的多。去思考和探究这些意识不到的支线内容的过程,就是 “解构。解构可以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的问题故事、感受、想法是如何形成的,并不是要全盘质疑已经有的叙事,而是从中找到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考虑更多的可能性。

 

我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圆子小时候不想睡觉的时候,总会说自己全身都痒、要我不停地抓、却又越抓越痒。我就邀请她跟我一起编一个叫做《痒痒》的故事。我们先是假装把“痒痒”从身上抓出来,然后用力向窗外一扔,说:“哎呀,痒痒扔进了河里。河里的小鱼痒了,一甩尾巴,把痒痒扔到了天上。天上的小鸟痒了,一扇翅膀,又把痒痒扔到了山上……”

 

这个故事很管用,圆子先是会开心地笑、然后很快就会安静下来睡着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先是把代表着不想睡觉的“痒痒”外化了,然后把她的情绪从“我讨厌睡觉”这条主线上,带到了“我睡着的时候也和小动物们在一起”的这条支线上,睡觉这件事就不再那么无聊了。

 

现在,你也可以打开脑洞、试着解构一个困扰你的问题。比如,如果你过往的脚本是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的话,那么可以拟定一个新的脚本——自己最终成为了一个幸运的人。接着,你就可以通过下面的几组问题来加以解构和重构——

 

第一组:解构行动蓝图的问题:

行动蓝图就是一个人在他的故事里面行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一起,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

比如,问自己

我会采取哪些行动让自己成为幸运的人?

这个过程中,哪些人对我有帮助?他们做了些什么?

 

第二组:解构意义蓝图的问题:

意义蓝图是一个故事带给自己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一个梦想、一个价值、一个体会等等。

比如问自己:

我给自己旧的生命脚本取的名字,说明了我对生活的追求是什么?

我给自己新的脚本取的名字,说明我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我又在坚持什么?

 

第三组:解构个人经验的问题:

比如问自己: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谁最可能支持我面对问题的方式和行动?

如果我是自己过往人生的观众,我会看到哪些事情来证明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今天的课程,是我们改写生命故事的前奏练习,周五的彩蛋课上,我们会进一步系统学习。

 

一个有趣的巧合是,今天正好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愿你从今天开始,拥有更新或者升级了的生命脚本,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