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我们都应该从小就接受审美教育?| 美的教育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在这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上,有一座圣十字大教堂,被称为“大师的沉睡地”,是276个伟大灵魂长眠安息的地方。这些大师包括: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以及天文学家伽利略,等等。

 

圆子6岁的时候,我带她参观了欧洲许多地方,其中就包括圣十字大教堂。一走进教堂,这个百灵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小女孩顿时安静下来,站在教堂中央一动不动、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才压低了声音悄悄对我说:“妈妈,这里好美!”

 

我点点头,是的,虽然孩子并不了解这座教堂、更不了解这些长眠的大师们,但他们的存在共同营造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氛围,光线透过教堂四周精美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让幼小的心灵瞬间笼罩在美和圣洁的艺术氛围里。

 

能够感知到美,除了孩子心灵的纯净外,也与她从1岁多开始、就我们一起在世界各地感受自然、游览艺术殿堂有关。许多朋友说:孩子那么小,什么都看不懂也记不住,去这么多地方有什么用呢?我会回答他们:美的教育,不用懂也不用记,它会融入孩子的生命里,让他们在漫长的一生里、保持天真、真正成人。

 

美的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一生不遗余力倡导的。很少有人知道,蔡元培先生是实验心理学之父、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教授的第一位中国学生,1917年,他指导学生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系 1922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这样一位中国心理学的先驱,为什么会将美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呢?

 

“美育”这个词,是蔡先生从德文翻译过来的,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和讲授“美育”课程,倡议“以美育代宗教”。临终时的嘱托也是:“科学救国,美育救国。”他在《美育与人生》中写到:“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塑造全面完整的人,正是美育的宗旨。……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当着重要关头,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所以吾人固不可有一种普通职业……于工作的余暇,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以谋知识与感情的调和,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

 

不只是蔡元培先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求是一种生活态度饮食、穿搭、出行,时间、空间等等,任何和自身有关的事物都可以是有美感的。这种审美的生活态度与自小就培养的美的教育息息相关。接受了审美教育的孩子,长大后更加有可能形成审美的生活态度。

 

清华大学心理学家彭凯平的团队在神经美学的研究中发现 美的刺激共同激活了情绪相关的脑区和奖赏相关的脑区,说明了审美的感受是伴随着情绪体验并且对人类具有奖赏的性质。

 

在马斯洛看来,审美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审美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心理准备阶段、感知阶段、心理体会阶段精神领悟阶段审美体验是日常体验的升华,是生命整体瞬间的体验,但同样可以看做是一个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逐渐深化的完整过程。其中心理体会阶段也叫作会心”,标志着审美体验进入精神活动的境界,是心灵对外界事物的深刻把握。精神领悟阶段也叫作畅神”,是一种精神意志的通畅和提升,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进入了这种境界,会产生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之极的感受。

 

我不确定圆子在圣十字教堂的那一刻,有没有产生高峰体验,但我知道,美,可以穿越年龄、种族、语言等等的区隔,直指人心。

 

林紫机构的咨询室里,常年摆放着一束鲜艳的红玫瑰,这束玫瑰来自一位70多岁的老人,轻度抑郁的她在康复之后,亲手做了这束绢花送给我。虽然是绢花,但在我心里,它充满生命力,时刻对咨询师和来访者们讲述着关于美和爱的故事,展示着美的力量。

 

同样是咨询室里的花,林紫成都中心的一位咨询师还给我讲了一个她特别感动的瞬间——有一天,她的一个咨询正好结案,当她和来访者一起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就像花开一样”时,小茶几上的那盆真花竟然真的就在那一刻绽放了。无论这只是一个巧合、还是荣格所说的“共时性”,对咨询师和来访者来说,真的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锦上添花,这份美的体验,对两个人的未来都有着可遇不可求的深刻影响。

 

美,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更是在问题发生以前、最好的预防和心灵养育途径。这些年,我们通过林紫妈妈花园,将心理学与艺术人文、自然教育结合在一起,为的就是陪伴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在美的教育之中健康成长。

 

说到教育,现在的孩子们每天、每周都会有一大堆的作业,家长们也不得不陪着孩子,做父母的一聚在一起,免不了会吐槽陪孩子写作业的苦水。而今天,圆子的学校就宣布了一项决定:让这个周末成为“无作业日”。收到通知,我很感动,给老师留言说:“这几个月来,我接待了好几位因为作业而觉得‘生无可恋’的孩子,他们的原话是:‘面对做不完的作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生出来。难道我生来就是做这些吗’?”我知道,听课的朋友,还有很多没有孩子,但借着孩子内心的苦反观我们自己:如果人生永远只有被安排的、做不完的“有用”和“必须”的事情,没有了感受美和自由的空闲,那么,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所以,你的压力和焦虑,也许不仅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学习任务太重,还因为:我们已经被“做有用的事”、“做最重要的事”占满了,忘了计白当黑,留一点心灵的闲暇和空间给无用之美。

 

有一个阶段,我的日程安排得很满,感觉到累和压力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这座熟悉城市的过客,想象自己是一个旅人,带着初到此地的好奇心,重新去看周围熟悉的一切,然后总是会发现许多新鲜的美的事物和有趣的人,疲惫和压力也会一扫而空。我也很喜欢抬头望天,看云、看日月星辰,回忆自己读过的诗句,或者低头看马路上的落叶和不知名的昆虫,这些小而美的时刻,都会让我感慨造物真是太了不起了,让这一切都美得不可名状。

 

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小事,其实只需要抬起头来看看窗外,不用大费周章,但却真的能够增加生命的弹性。

 

特别想分享汶川地震援助时的几幅珍贵场景给大家——一位老人、每天黄昏时分、在安置棚的门口拉小提琴;几个家庭,在安置棚的窗台上养了花;一对夫妻,在安置棚里摆放着从家里抢救出来的最大的物品:他们的结婚照;

 

这些,看起来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因为美和爱,却真真切切地支持着一个又一个面临各种挑战的心灵。如果你愿意,可以像我一样,将它们珍藏到你的生命里,让它们温暖你的心。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