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的理所当然,有多少不合理的想当然?|心即理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林紫机构上海总部,最早设在商务大楼内。咨询室很温馨,但大楼有些年头了,不是那么光鲜靓丽。有一位先生来咨询,每次咨询完不是抱怨沙发、就是抱怨咨询师,满分5分的反馈表,从来都只打3分。我请助理分别向来访者和咨询师了解情况,并询问来访者是否需要转介另一位咨询师,可来访者又并不想转介。后来,机构搬到了独栋的西班牙风格小楼内,这是一栋有历史有故事的保护建筑,房间里还有壁炉。同样是这位先生,每次咨询完都神采奕奕地,反馈表也都打了5分。助理很好奇,同样的沙发、同样的咨询师,为什么反馈完全不同了呢?这位先生说:“嗯,这里和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很像,这样的环境才配得上我的想象,咨询就应该在高贵的地方进行。”

 

这位可爱的先生,一语道破了今天的主题:“心即理”——当他咨询的想象是“应该在高贵的地方进行”时,原来的咨询环境就成了不合理的;而这种想象,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出生高贵”的身份背景的执着。这份执着,让他不自觉地将自我标准当作了“天理”。

 

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奠基石,意思是天理不要去向外寻找,而是应该往内心去寻找。这句话最初是宋朝心学大师陆九渊提出来的,王阳明在他的基础上,将心即理解释的更加深入和通透。他认为: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天地万物也无善无恶,所以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原本也该是无善无恶的。

 

《传习录》里有一个故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边挥汗除草,边感叹说: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王阳明说:你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呢?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果有一天,你要铺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被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欲产生,所以是错的。同样,黄金在你手上,是善的,可如果在胃里就是恶的了;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

 

王阳明说,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太残酷,因为我们总感觉自己常受到束缚,精神也不能自主。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的情感和判断,反过来又困扰了我们自己。

 

心理学里,认知行为理论与心学的心即理观点比较接近。认知行为学派认为,情绪来自我们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事情本身,因此主张通过调整一个人的思维、信念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和情绪。而一个人的固有思维和信念一旦形成,往往会被自己当作天理、在自动化机制的作用下,不自觉地泛化到每一个行动里。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把困扰人们的不合理认知叫做非理性信念,这些信念都具有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灾难化等特点。

 

比如,有的人认为,我们绝对需要每一位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的喜爱或赞许”、或者是“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在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这样才会是有价值的人”、也可能觉得“有些人是卑劣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收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

 

包含这三条在内,艾利斯一共总结了11种比较普遍的“非理性信念”,你可以在文稿的延伸阅读中对照着,看看自己有没有。如果集中了几条以上,你需要留意,仔细收听下面的内容,做一做我在最后留给大家的作业,同时,也顺着这些非理性的信念,更好地来整理一下自己过往的生活。

 

回到心学来看,心即理,要得到善的行为和结果,就需要从内心调整这些我们以为是天经地义的标准、而不是期望外部的改变。

 

比如,有的妻子在咨询中控诉丈夫:“他每天在外面跟别人谈笑风生,到了家里跟我就一句话都没有了,我好心关心他,多问几句,他还烦!你说我能不怀疑他有外遇么?!”在妻子来看,讲话才表示亲密、询问是表达关心,然而她们的丈夫却说:“回到家里很累,什么都不想说,也不需要妻子端茶倒水问这问那,只希望她能靠在自己身边、安静地坐一会儿,就会感觉放松很多。”——所以你看,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彼此内心存着不同的“理”。

 

要解决这个问题、修通关系,就需要像上节课学习的那样,先做到“此心不动”,不以个人的标准和判断给对方贴标签,然后才能“随机而动”。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虽然明白了“心即理”,觉得自己可以像咨询师一样“价值观中立”的方式来看待外界的人和事了,但实际上,又生出另外一种不合理信念,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也应该是别人都懂得的,于是常常受到“好心当做驴肝肺”的伤。

 

有个笑话,说山路上,一辆汽车正开过来,路边有一个小和尚,高举“回头是岸”的横幅,大喊:施主看这里!”。车内,一个年轻人隔窗笑骂了一句:“傻瓜!”然后飞驰转弯而去。10秒钟后,传来一阵碰撞、惨叫和坠落声。小和尚遗憾地回到寺院里,问大和尚说:“师父,是不是直接写“前方桥梁已断”好一些?”

 

不知道你听懂了吗?笑了吗?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也像小和尚一样,努力想把自己看到的、懂得的告诉对方,却忘了,当对方的心还没有准备好、与我们不在同一个语境、同一种“理”的认知中时,我们的努力只能是无用功。在这点上,孔子的“因材施教”和佛陀的“对机说法”有着同样的智慧,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仍然只有“此心不动”,然后“随机而动”,而不是固守自己的“理”。

 

所以,明白了“心即理”,同时也要明白不同的人心生出不同的“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同样是春雨,在杜甫眼里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杜牧眼里则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听到的雨也大不相同,比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里写到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不能强求他人接受我们的理,也不必以他人的理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要想得到善的结果,只有不断检查哪些是天理、哪些是人欲,然后去伪存真、通过自律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稳定。比如,饿了吃饭是天理,但非要吃大鱼大肉,就是人欲;困了睡觉也是天理,但非要睡在豪宅里,就是人欲。顺应天理不会有恶的结果,带来烦恼的,其实都是人欲以及人欲带来的非理性信念。

 

教给大家一个有用的工具——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箭头向下技术”,具体的操作是:拿一张白纸,在最上面写下自己的某个困惑、烦恼或受挫体验,然后在这个句子下面画一个向下的箭头,同时问自己:“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把你的答案写在箭头下,然后在答案之下再画一个向下的箭头,再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然后继续写下答案;以此类推,不断重复地问下去,直到最后的答案让你渐渐能够分离出:你的心中,哪些是天理、哪些是非理性信念下隐藏着的人欲。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延伸阅读】

 

心理学家艾利斯理性行为治疗的11种非理性信念:

 

1、我们绝对需要每一位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的喜爱或赞许。

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在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这样才会是有价值的人。

3、有些人是卑劣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收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

4、如果遇到与自己希望所不一致的事情,就认为很糟糕。

5、人的不快是由外在环境原因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

6、常担心危险或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7、逃避困难和责任比面对他们更容易。逃避困难和责任可是人们得到暂时的安全和解脱,但同时会带来以后更多的麻烦和困扰。

8、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需要依赖一个比自己强的人。

9、人的行为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只要一件事情对人们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会持续一辈子。

10、应该对别人的困难和情绪困扰感到不安。

11、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应有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找不到,就会很糟糕。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