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们的亲密关系 | 共同人格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发展自我这一季里,我们先梳理了人生八阶段的任务,探讨的是生命的长度和完整性;又学习了不同性格类型的成长策略,探讨的是生命的高度和成长性;这一周,我们将学习亲密关系中的个人发展,探讨生命的宽度和合作性。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持久的相互依存,经常的相互作用、情感依恋、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感。比如,亲子之间、手足之间、好朋友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属于亲密关系。而婚姻关系,是亲密关系中最基础的一种。当两个独立个体从恋爱走入婚姻,就从个人的发展走入了共同人格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把握的好,生命的宽度将得到更大的拓展;把握不好,则会反过来影响到个人的发展。

 

什么是共同人格呢?我们由浅入深一步步来展开学习。

 

先看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在我这里做过三年的咨询,起因是孩子上学的问题,随着咨询的进展,他们意识到根源出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上所以,孩子的问题得到缓解后,他们决定继续接受咨询、在婚姻中得到成长。我反复跟他们确认说:“成长并不总是愉快和直线上升的,可能包含着各种痛苦、考验,会打破之前虽然不喜欢但却习惯了的平衡,在螺旋式的进程中摸索和重建新的平衡。这个过程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不断学习和发展。即使这样,你们还愿意试一试吗?”

 

32岁的妻子拼命点头,她说,之前的相处中年长十岁的丈夫无条件宠爱着她,而她更像一个任性的小孩。这种类似父女的关系模式和没有原则的爱,反而让她产生了更深的无力感和莫名的愤怒,整个家庭生活完全陷入情绪旋涡、一团乱麻毫无秩序。妻子自己从小就立志不要找一个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懦弱、一味忍让母亲的丈夫,也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变成母亲那样随意乱发脾气的妻子当时嫁给丈夫本来以为他是一个比自己更成熟更有力量的人没想到过着过着,居然又重蹈了父母的模式。她觉得如果丈夫成长起来,自己也会变得更好。

 

我反问妻子:“如果丈夫成长起来,就意味着他将有力量拒绝你的非理性行为,不再替你背负属于你自己的个人成长责任,你愿意吗?”

 

妻子还没表态,一旁的丈夫开始拼命点头。他说:“日子过成这样,我也有很大的责任。但每次想到要改变就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我就退缩了。看起来我宠她是因为爱她,其实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害怕冲突。这个不仅影响到我的婚姻,也影响到我的工作了,我必须改变,成为有力量更真实的人。

 

我也点头,再次跟夫妻两人确认:他们真的做好了准备、在看到问题后,仍然选择与眼前的这个人一起、相互陪伴,两人的共同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发展出更成熟的共同人格、建设更健康的家庭秩序。

 

共同人格,也叫婚姻共同人格,最早是由美国精神分析治疗师迪克斯(Dicks1967)提出,指一对伴侣或夫妻在潜意识中互相选择了对方,共同创造并维持着某种互动模式。这时候,伴侣双方不仅是两个人,也可以看做两人合力呈现的一个联合人格。

 

共同人格的发展,一方面会受到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一方面又影响着下一代的人格发展,所以,只有捋顺阻碍或捆绑着它发展的家庭遗留问题,让共同人格更成熟和完善,才有可能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更好地成长。比如,表面上,一对夫妻可能因为意见分歧才不断争吵,但在潜意识中,他们可能都因为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抗拒亲密,或是需要攻击对方,借此来重新经历自己熟悉的关系模式,虽然这些模式本来是自己意识层面想要避免的。表面上,一对夫妻可能因为意见分歧才不断争吵,但在潜意识中,他们可能都因为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抗拒亲密,或是需要攻击对方,借此来重新经历自己熟悉的关系模式,虽然这些模式本来是自己意识层面想要避免的。

 

也许你会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为什么在恋爱婚姻中越是想逃避父母的关系模式、却越是重蹈覆辙呢?这是因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存在着两个心理学上重要的概念——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指的是:一个人把在某个重要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另一个人接受到这个信息后,在某种压力之下,真的会变成投射的人认为的那个样子,于是投射的人就证实了他最早投射出来的那些内容是存在的。

 

比如,一个在缺少男性力量的家庭中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缺少体验男性对家庭支撑的机会,于是她学会了”女性必须自立自强,自已帮助自己”这样的人生信条。因为一直缺少依赖、信任或从男性那里获得帮助的经验,当她长大成人或结婚之后,无意识中她会感觉自己的丈夫是靠不住的,她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奋斗来照顾好自己。她可能用很多行为方式将丈夫靠不住这个信息投射到丈夫身上去,比如她努力奋斗,让自己的能力很强;或者丈夫不管做什么,她都觉得不满意,从而削弱丈夫在家庭中的功能;或者当她在生活中遇上困难时,她不相信丈夫可以帮到她或者丈夫所取得的成绩她无意识中会否认其价值,等等。慢慢地,丈夫真的就成为了一个对家庭没什么帮助的人,于是她就越发感到无法依赖丈夫的恐惧,也就越加努力地发展自己,丈夫被再一步削弱,这就完成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将她得不到照顾和帮助的恐惧投射给丈夫,丈夫在一个能干的妻子面前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当他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满足妻子的期待时,于是他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功能,进而妻子在这个关系中感受到丈夫真的是靠不住的,她的预期便成为了现实。

 

用这个例子来分析前面的案例,你就会明白:妻子将父亲的“懦弱无能”投射到了丈夫身上,所以丈夫也真的越来越像父亲了。另一方面,妻子对母亲的内摄性认同又让她成为了自己本不想成为的母亲。虽然母亲暴躁的情绪让她害怕和厌恶,但却无意识中吸纳了母亲的这部分,长大后在婚姻关系中就成为了她。

 

所以,我们常说:婚床上躺着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六个人、甚至更多。亲密关系能引起无限的期待,也能搅动最深沉的混乱。要避免混乱的代际传递,就需要理清双方存在哪些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把婚姻看成一门共修课,彼此陪伴,在关系中修炼属于双方的、成熟有力量的共同人格,更好地抵御人生的风雨。 

 

杨绛的《我们仨》中有一个细节:杨绛生完孩子还住在医院,钱钟书来,对她说家里的门轴坏了,他不知道怎么修。杨绛轻松自在地回答道:不要紧,我会修。

可能在很多女性看来,钱钟书这样的表现是有些不够大气和男人味,甚至有的女性就会因为一颗螺丝钉而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嫁错了人。在我看来,如果伴侣中的其中一,表现出脆弱、问题,甚至犯下过错,另外的一个,不是去指责批评或争辩谁是谁非,也不是去怀疑这段关系是否正确,而是看看我有哪些资源,可以与对方分享,去一同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穿越爱情和婚姻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积极的共同人格,帮助双方达成自我的完整性,彼此欣赏,和伴侣一起成为更好的我们


—本期课后作业— 

用十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在已有或将有的婚姻关系中,希望跟对方共建的共同人格,看一看,为了实现这些特质,现在的你,可以做些什么呢?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