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过度或不会共情,如何培养恰如其分的同理心?| 彩蛋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主要观点,了解了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和审美的需要,并试着以同理心来共情别人和自己,接纳大家都只是自我实现道路上的行路人、虽然不清楚何时会到达终点、但却可以让这一路走得更有弹性和美感。

 

今天,我们仍然借着两个朋友的问题来梳理自己:

 

第一位朋友问:缺乏同理心应该怎么办?他说:“最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很缺乏同理心,很难体会别人的心情,没办法设身处地的去想别人遇到的问题,即使刻意的去努力也没能达到效果,该怎么去培养同理心呢? ”

 

首先,要祝贺这位朋友具备这份自我觉察的能力,觉察自己,是同理心培养的第一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状态都不清楚、又如何去体会他人的心情呢?

 

其次,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阻碍着你去体会别人的心情和处境,比如:过度的以目标为导向,凡事都希望按照既定的想法来推进;或者,自己的某些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缺乏被同理的体验再或者,过度理性,凡事习惯了好坏对错的判断,等等。无论哪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可能性,那就是:在过往的成长和受教育环境中,逐渐关闭了感觉通道、过度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

 

要想同理他人,我们要先与自己的心在一起。

 

与自己在一起的第一个练习是:打开各个感觉通道。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过的三句话吗?随时随地,你都可以用“我看见……”、“我听见……”、“我感觉……”来造句,让这三句话把自己的身心带回到当下的体验里;

 

第二个练习:写生活美学日记。每天晚上临睡前,记录下一个美的发现或体验,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坚持下去,心就会慢慢柔软开放起来

 

第三个练习:每周一次自然散步。散步谁都会,但带着正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会把你自己带回到你心里去,然后,一点一点,打开它。

 

心打开之后,你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按照下面的同理心沟通技巧来训练自己了——

 

第一步:倾听他人的想法、除了“嗯”,“是的”,“我在听”以外,不做任何评价和建议。等对方说完,用“我听见你说……”开头,重复对方刚才话里的关键词句给TA听,然后用“不知道我听的对不对?”结尾后,立刻闭嘴,把再次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

 

我常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沙发上的心理医生》来学习同理心。电影讲的是一个心理医生和一个舞蹈演员,彼此交换公寓度假。舞蹈演员被上门求助的来访者错当成心理医生,从没学过心理咨询的她,只是带着一颗真诚善意的心、用“嗯哼”来告诉对方自己在认真听、然后重复对方的话给对方听,结果,成功帮助了很多人。

 

还有一个小故事,同样说明了倾听比分析、建议和评判更能表达同理心。一对老夫妻半夜接到电话,一位女孩劈头盖脸一顿哭诉,说自己准备自杀、死前想告诉父母、自己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一直活得很痛苦。接电话的老太太静静地听着,直到女孩最后平静下来,说:“我现在好多了,妈妈,这是从小到大你第一次听我把话说完。你放心,我不想死了。”电话挂断,老太太长舒一口气,对丈夫说:“感谢这个打错的电话,让我知道该为我们的儿子做些什么了。”

 

第二步:倾听他人的情绪试着用一些词来读出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比如:“我感觉到你很生气,不知道对不对?我感觉到你心里很难受,是这样吗

 

要准确读懂他人的情绪,需要我们自己的情绪状态平稳,不被对方的情绪激惹或者卷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日常的情绪管理训练外,还可以在对方表达时、提醒自己是陪伴者和倾听者,而不是法官、老师或者智多星。

 

同样推荐一部很棒的电影给大家——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电影《Her》。故事说的是:一个婚姻失败的男子西奥多,爱上了电脑语音系统“萨曼莎”,因为萨曼莎永远那么平和、温柔,可以感受、体察和回应西奥多所有的情绪。而西奥多和妻子之间却充满了指责和怨恨,相互都感受不到爱与理解。因为被萨曼莎温柔倾听和同理过,西奥多的内心也渐渐成长起来,拥有了平和的力量。

 

希望你也能拥有平和的力量,更温柔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第三步:问问对方:“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请记住:不要急着给建议,不要走到对方前面、而是真诚地走在TA的身边。TA才是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你能做的,就是倾听、陪伴和回应。

 

这三步,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我们态度的转变。当你真的把自己从法官、老师、专家的角色里拉回到陪伴者的角色里时,同理心就有机会从你的心里长出来了。

 

第二个朋友的困扰和第一位朋友正好相反,她想知道同理心太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同理心很强的人,总是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不好的或悲伤的事情。所以经常只要听说或者看见一些不幸的遭遇就会难受,就好像那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那种难过的心情。比如我只要看到老爷爷或老奶奶在街上卖菜我就忍不住要红眼眶,忍不住想上去帮一把……总是这样被同理心弄得很难受怎么办?

 

这种情况,心理学上称为过度共情”,常常发生在高敏感人群身上。高敏感一方面跟遗传有关,心理学家ElaineAron研究发现,世界上大约有20%的人,擅长捕捉各种各样的情绪细节,对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非常敏感,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环境也会影响到儿童成年后的共情能力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过度关注和投入对方的情绪和生活,就会影响到个体的独立性,这种现象叫做过度卷入,也被称作心理卷入程度过高。而习惯了这种方式,就会带着这种习惯去应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过度卷入的人常常会意识不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处境之间的界限,容易过度担责。

 

如果共情能力太强,尤其是女性,就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而心绪难宁,还有可能到处主动帮忙、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累。

 

减少过度共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情绪来自什么,是因为对方的遭遇触碰到了自己的伤口、你把自己投射到了对方身上,还是发自慈心的悲悯。如果是前者,这正好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是后者,那么不妨加入慈善公益组织,让自己理性利他、同时获得专业系统的支持。助人的同时,要不断问自己:这是我的需要还是对方的需要?是我无法忍受身边的人情绪不好带来的紧张和焦灼、我想保护自己、所以才急于提供帮助改变对方;还是对方真的想要改变呢?

 

其次,要发展出健康的人我边界,因为,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倾听和共情对方,同时把对方的情绪还给对方、而不是背在自己身上,相信对方自我解决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帮助。

 

最后,分享一个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的小故事:一位银行高管谢景贵,看到慈济组织在世界各地的慈善援助报道后,不以为然,认为“台湾都救不及,为何要跑到国际上去”。于是他挑战性地问一位年长的志工:“假设台湾的山上或者海边有一个还没有救到的人,你们怎么办?”学法律的他自以为这个刁钻的问题会难倒对方,没想到,头发花白、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志工阿婆一听,马上抓着他的手急切地说:“阿贵啊,真的吗?赶快带我去,在哪里?我们去救他!”谢景贵说:“当时我一下子就呆住了,完全被打败了。”

 

打败阿贵的,是阿婆比同理心更深情的悲悯心,它来自无条件的接纳——既接纳自己所做有限,也接纳对方的挑衅,所以,才能不被情绪牵绊和纠缠、不落入思辩的陷阱、踏踏实实去做当下能做的事情。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