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他人话语背后隐含的需要?|彩蛋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这一周,我们学习了萨提亚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里,不但藏着与情商有关的人生态度,也藏着很多切实可行的、提高情商的方法。今天,我们通过三个案例,进一步学习提升情绪胜任力和一致性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先来看第一个朋友的问题,他问:“很讨厌我的一个同事,搞得我一上班就开始慌,明明很抗拒和他接触,却又总怕自己表现出来,被他知道。我要不要辞职?还是有办法能和他继续相处下去?”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位小来访者。他因为很讨厌班主任而不想上学,我问他:“你最讨厌班主任哪一点呢?”他说:“她不公平!对女生好,对男生不好,觉得什么都是我们的错!”我说:“听起来这些特点真是让人讨厌,所以你是不喜欢天天看见她身上的这些特点、才不想去上学的?”小来访者说:“对呀,如果她不当我们班主任就好了!”我又说:“如果她不当班主任,你还会不会讨厌这些特点呢?”他想了想说:“那就不会了,因为这些特点就跟我无关了呀,我讨厌她干什么?”
你有没有在我们的对话里、听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呢?首先,我们先把“讨厌”的感觉具体化,将感觉聚焦在某些特点上、而不是整个人身上;其次,我们将特点和人分离开,意识到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人不等于问题本身;接着,我们又将问题和角色对应起来,让小来访者意识到:问题本身也不是问题,只是我们对角色的理解和对方有差异。有了差异,就有了成长——小来访者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他自己做班主任,对男生可能会更严厉,因为男生确实太难管了。
梳理完这些,我们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这些让人讨厌的特点打包,放进一个叫做“班主任”的角色袋子里,如果这个袋子扔过来,不要接招,而是看一看扔袋子的那个人其他的部分,比如很认真负责、而且因为用力过猛,都快累趴了。小来访者说:“这个部分还行,没那么讨厌,还有点可怜。”最终,他选择了回到学校,带着同情心、继续跟班主任相处。
同样,提问的朋友,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操作,问问自己究竟讨厌同事的哪一点,如果他不是同事而是路人、你还会不会那么讨厌他;你讨厌的那一点,在你自己身上有没有?拿掉讨厌的部分后,你又会看见什么?
事实上,人最无法接受的、是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的问题。如果那个问题已经让你想要辞职,那么正是修炼自己的情绪胜任力、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时候,而辞职,只是在逃避你自己。
情绪胜任力,是指一个人表达和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包含有效管理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协调能力。职场当中,情绪胜任力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占到了67%左右,对于个人与组织都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提升情绪胜任力,首先要觉察出自己内在的情绪状态,在工作、尤其人际关系互动中、很快从自己的生理反应、感受经验及思维中,觉察出自己的情绪究竟是什么?这个环节中,尤其要练习觉察自己对感受的感受,比如:当发现自己有了“讨厌”这种感受后,有的人会接着感受到不安和愧疚,觉得自己不应该讨厌别人;有的人则会感受到愤怒,觉得别人故意跟自己为难。对感受的不同感受,会带来行为和应对方式上的不同。接着,调节自己的情绪感受与表达方式,这能够有效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消除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或提升自己的积极情绪。第三步,知觉他人的情绪,并能够理解他人情绪变化的原因,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
我们通过第三个案例来进一步练习——
一位朋友说,“家人在沟通的时候态度非常含蓄,比如,妈妈托我回家路上买冰糖,我忘了,然后我妈一顿埋怨,我知错了、也认错了。但晚饭的时候她说,‘我刚才说了那么久,你怎么就不知道赶紧下楼买一袋?’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还有下楼买一袋的选项。和女朋友相处的时候也有一样的问题,常常意识不到她话里面的意思。我想知道,第一,为什么她们都不直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她们直接说出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怎样觉察到家人的真实需要?”
第一个小问题,我们在讲男女差异的时候学习过,知道女性往往习惯了边感觉边思考边表达;而男性,同一时刻往往只做一件事。对男性来说,没买冰糖就是没买冰糖,认错就是认错;而对女性来说,没买冰糖代表着你不重视她、不爱她、不守承诺。
读懂男女差异、哪怕是母子之间的差异,也是提高情商和情绪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不断练习读出对方行为背后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需要,并且给予良好的回应,她们才有可能说出她们的需要。比如,妈妈埋怨的时候,除了认错,还可以说:“我刚才让您失望了,现在我可以为您做点什么呢?”——“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是一句很管用的话,不仅可以打开许多不直接表达需求的心,而且还能带给对方温暖、平复对方情绪、化解冲突。
第二个小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很重视家人的人,这点特别的棒。因为,真诚,是觉察自我和他人真实需要的重要前提。换位思考是第一步,凡事可以多问问自己:“如果我站在她的角度……”第二步,读懂情绪背后的需求。比如,埋怨,是因为需要被看见、怕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珍视。第三步,学习一致性的表达。比如:“您那么辛苦地给我们做饭,我却把您交代的事情忘了,我错了。您一生气我就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猜妈妈听到会怎么说?她一定会说:“还能怎么办?去买呀!”
真诚,比技巧更有用。比如,我今天在厦门出差,接机的师傅跟我聊他的幸福生活,我就顺便问了他同样的问题,问他怎么应对妈妈和太太不直说的需求。他说:“我就多做一些呗,里面总有一样是他们需要的。”
讲到这里,教给大家一个沟通小游戏,不断练习,就能渐渐走出沟通误区、养成一致性。
首先,邀请家人或朋友,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孩子。每个人为自己取一个新名字,从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这四种沟通模式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沟通方式。
然后,每个人一边说出自己选的沟通模式,一边用身体姿势把这种模式演出来,像雕塑一样保持一分钟。比如,超理智的人双手抱拳、坐的板正;指责的人,伸直手臂,用食指指向对方;讨好型的人,屈膝半蹲,抬头仰望着一个人;而打岔型的人则不停地动来动去。在这个过程中,用心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接着,各自就坐,选一个家庭里的冲突场景、用自己选择的沟通方式来对话五分钟。
最后,游戏结束,每个人讲一讲自己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内心的感受,然后讨论:如果大家都用一致性的沟通模式,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你们愿意,可以立刻再来一场一致性沟通的表演,一边演,一边修正,直到大家都觉得舒服为止。
我在文档里还为大家准备了萨提亚集中意念的练习,能够加深灵性体验,帮助大家探究冰山最深处的核心,请点击查看。祝大家过一个表里一致的周末,下周见。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拓展阅读】
萨提亚:集中意念的练习
1、舒服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将你的脚平放于地板。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仅仅注意你的呼吸。
2、现在,默默地走进你的内在,给自己一个欣赏的信息,这个欣赏听起来就像这样“我欣赏我自己。”这是用你的行动给予你精神的力量。
3、接着,通过想象你自己的形象来肯定你与你的创造者之间的联系,保持呼吸。
4、现在,进入你的内在更深的层次,找到埋藏着属于你的宝藏的地方。当你接近这个神圣的地方,关注你的所有财宝:你所具有的看、听、触摸、尝、闻、感觉、思考、运动、说、选择的能力。
5、在每件财宝前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记住所有你使用这些财宝的时候,你现在是怎样使用它们的,了解它们在未来会带给你些什么。然后让自己记住这些财宝是你的一部分,只要你能认识到你所拥有的这些财宝,就不会感到无助。
6、让自己记住你是这个宇宙中的一个生灵,你从不同的地方接受着能量:从地球的中心接受的能量,使你的能力是有根基、有意义的;来自天空的能量,带给你直觉、想象和灵感;还有来自他人的能量,这些人准备和你在一起或者已经和你在一起了。
7、让自己自由地去看、去听每一件事物,但是要选择适合你的那一个。然后你可以清晰地对适合你的那些事情说“是”,对不适合的事情说“不”。你将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做积极的事情,而不是做消极的事情,比如打架。
8、现在再来一次,让自己深呼吸,深呼吸。
这个练习可以反复进行,每当做这个练习的时候,都能一再感受到我是谁,得到机会去感受新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你与生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