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总是敏感脆弱?是时候修复父母种下的“内伤”了 | 童年创伤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创伤的内在孩子的形成与影响:

(一)内在孩子的表现与功能;

(1)形成安全感

(2)形成信任感

(3)发展出自尊的价值感

(二)创伤内在孩子的影响:

(1)特别敏感、人际关系不良;

(2)容易愤怒、严重的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

(3)可能通过自残、自伤行为引起周围人注意;

(4)容易有内疚感、低价值感。


—本期正文—

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内在孩子的概念。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内在孩子,如果要受创伤,最早受创伤的就是内在孩子。所以有人要问,那什么是内在孩子呢?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说,“每个人内心中都长着一个孩子”。其实这句话比较完整的来说的话,就应该是说: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找到两个孩子。


一个孩子叫做内在孩子。什么是内在孩子呢?就是因为小孩从胎儿出来以后,他完全是需要依赖周围的人的照顾的,主要是母亲的照顾。如果母亲照顾得比较好,那么,这个孩子在内心中就形成这样的一个印象,就是“我就是上帝”、“我就是唯一”、“我就是宇宙”、“全世界,我是中心”、“周围的人都是我的仆人”、“我就是为这个世界而存在的”、“其他的人是为我而存在的”。


所以,在内在的孩子的内心中,他有这样的一个信念,或者是这样的一个神话,就是:他和宇宙是融为一体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他而存在。


我们听到这句话,我们就会觉得,“这不就是精神病吗?”,那是的,每一个孩子的早期,他都是精神病的一个状态,充满着疯狂的、充满着融合的、充满着无所不能的这种想法。那别人说,这不是有问题吗?我们说这是一个阶段,就是早期刚出生的时候的婴儿有这种想法,他是正常的。


那么,这个内在孩子有什么用呢?内在孩子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一个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我是有价值的,周围的人是可以信任的。

你可以看到我们完全得出不同的概念,前面就是母亲照顾孩子并且为孩子所用。所以,温尼科特有一个名词叫做“你要让孩子无情的使用”,这是最早期的时候。


那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就是:孩子要早一点让他懂礼貌啊、守规则啊、要孝顺呐,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孩子要懂这些规则、要孝顺,还为时过早,因为他最早期他忙的都是他自己,因为他自己就怕活不了、很焦虑,对吧?所以,最早期父母亲要尽量的让孩子所用。那么这个内在孩子他形成了一个健康的内在孩子。


那么这个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就形成对这个世界、对人际关系的安全感、信任感和自尊的自我价值感。有这个以后,他以后才逐渐的接地气。怎么讲呢?就是,当他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说大是多大呢?那可能就是两三岁、三四岁,他逐渐可能认识这个世界,也觉得,世界不如所想,父母亲也不是那么完美,他逐渐可以耐受一些挫折。这个时候,内在孩子才能够放下身段,从内在孩子中衍生出我们成长的、成人的心理状态。


那我刚才说过,每个人内心中,以前强调的是有一个内在孩子,那刚才还说过,是两个孩子。那另外一个是什么呢?另外一个就叫创伤的内在孩子。就是父母亲,“孩子你想怎么样,我偏不”,你要哭闹我就让你哭一会。


德国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二战以后缺少劳力,所以有很多女性她要出去打工,她没办没办法照顾孩子,所以他们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就测试一下,对很小的孩子定时喂奶,每四个小时喂一次奶,这四个小时之间,你再怎么哭闹、没用的,所以成人的想法就是:当他哭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知道四个小时后他就会有奶,那四个小时之间的话,你就不要哭闹,你哭闹也没用,反正没人来管你。最后就发现这个实验做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孩子,他可能一直哭闹下去,他就不相信没有人来;还有的孩子,就得了很严重的感染就死掉了,因为他内心中就相信没人来了。


所以,就发现这个实验就做不下去,因为创伤的这个内在孩子是致命的,对他来说是致命的一个概念的形成,就觉得:这个世界上天就要塌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为他这个存在而关心,没有人会赶过来。

所以,创伤的内在孩子,就导致我们前面说的相反的情况。前面说,一个健康的内在孩子,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会放下身段、接地气,也能够耐受挫折,去理解和接受父母亲的不完美,周围人的不完美,但是还相信自己是安全,人际关系是信任的。


可是如果你是一个创伤的内在孩子,他在内心中、他就离现实越来越远。因为他可能就会往内在、往天上跑了,那就是说,“唉,既然这个地球不可信,那是不是外星人可信呢?是不是有一个上帝呢?”就是,“你等着,我是外星人派来的,早晚有一天外星人他会来接我回去的”。


你可以看到他逐渐就发展出什么,就发展出特别多的这种幻想。那么这个幻想如果持续以后,第一个他就脱离现实了,所以他就待在他的幻想之中,他就不跟人接触了,就变得特别的孤僻他、孤独。


那么第二个,这个思维就变得不可思议。因为他相信自己是在这个地球之外,或者是某一个地方有一个神秘的力量,它是跟他有关系的。那跟你们凡人俗世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不跟人接触,因此,孤僻啊、孤独啊、有奇异的这种想象啊、脱离现实啊,当然也无法耐受挫折,就是非常地敏感,人际关系一谈就崩。那这种情况,通常就是这个创伤的内在孩子。


那还有一点,由于他内心中充满的这种憋屈、和愤怒,所以创伤的内在孩子,他常常有特别深的这种愤怒。这种愤怒指向社会,那就是个反社会的人格。经常摔摔打打的、破坏公物、没事就在外面去偷东西、砸车子。那么青春期的时候,有时候可以看到,年轻人有事没事,他就到外面去砸东西、或者打人呐。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会伤害他自己。因为我们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是吧?你生我的、你又不管我,那我就破坏给你看,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体,就反复的自残、自伤。有的自残、自伤,是为了获取存在的这种感觉,看到流血、疼痛,他有存在的感觉。有的自残自伤就是给人看的。给你看吧,你看那些恋爱的那些女孩,把自己搞伤了以后,他给男朋友看了,看了以后你心疼了吗?你这下知道我有多疼了吧?所以,创伤的这个内在孩子,他就有很多很多的这种状况。


那么,你可以看到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几乎就没有办法在心里成长。就是因为她内心中特别的敏感,他碰到一个人际关系,他无法去社会化、去融入到人群,非常的敏感。那么这种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你开不得玩笑,你一开玩笑,他就认为你在说他。


什么意思?就是健康的内在孩子。我刚才说过,他会逐渐的能够接地气、接近现实,也就是他能够区分现实和内在。我的想象是我的想象,现实是现实。


昨天我督导一个学员,她就说她的父亲三个月前去世了,这个医院还是三甲医院。然后她好好的,父亲进去以后,越治越糟糕,最后死掉,她就非常的愤怒,“我要投诉、我走程序我去告啊、结果就踢皮球,踢来踢去,现在我能够理解了为什么要打医生,为什么要在后面这么搞医生!”,就她讲的群情激奋。


可是你发现,她的确是愤怒,然后她愤怒以后、她就产生特别多的这种阴影,就是她有这种表达。然后我们就听她足足讲了十分钟、一刻钟,然后我就说她,“你爸爸多大了”,“86岁”。我说,“如果你觉得你的86岁的父亲,他不应该死,那你希望他几岁的时候去世呢?他还是会去世的”。然后她愣了一下,她说,“我的外婆可是年龄大了,外婆她90多岁了”,我说,“那你爸爸90岁还会死对不对?”,然后她就不做声了。后来我们就了解到,因为她的母亲出去旅行的时候,突然就死掉了,死得特别的意外、特别的快。所以,她当然希望她的父亲能够活得长一些,几个兄弟姐妹就当然就比较内疚,所以,这一次,父亲的死亡虽然是年龄大、也有病,那她们不相信她的父亲会死亡,所以她内心都非常愤怒。


就我刚才举的例子是什么呢?就是她一愤怒、一内疚的时候,她就产生了创伤的内在孩子这种想法,那就是:我的父亲他不会死的,他应该和我们常在。你可以看到她已经都四五十岁了,那么她内心中这个创伤的内在孩子,还是有某种理想化的成分,那就是:我的父亲不会死的。


那如果你进一步再问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家里四个全部是女儿,她是最小的一个。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说,可能父母亲一直要盼有一个儿子。那为什么会这么内疚呢?是因为她不是父母亲期待的那个孩子。你可以看到,这就是内在孩子在早期创伤的一个来源,父母亲他希望的孩子是一个男孩,但是一直就没有什么男孩,所以,每一个出生的孩子可能都不是父母亲期待的孩子,这就是创伤的内在孩子的早期的这种来源。


所以,这种创伤的内在孩子,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除了我刚才说的反社会、自残自伤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特别强的内疚感,总觉得是自己的不是,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价值都是迎合父亲而活着的,这是父亲带给孩子的。


所以针对内在孩子的工作,我们当然是有一定的技巧,我刚才是从一开始说的几个内在孩子的特点,就是我们工作的这个重点。那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感觉到,第一个你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亲,他是爱你的,他也不会抛弃你,不会离开你,你是最有价值的。那么这个当然是讲的是内在的这种感受,你要传递给他这种内在的感受。


我的一个来访者说,“你能不能理解我早期所受到的这个创伤?我跟你说的这个创伤,我觉得你没有理解,就是它有多深、有多重”。我觉得,他说的这句话是非常严肃的,因为他这样说的时候,是在现实中控诉他内心的那个内在孩子的一个呼唤,所以每个人,我们都应该对有内在孩子创伤的这种人呐,即便是成年人,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他说的话是真话,他可能不是开玩笑,当然他也不是精神病。

有关这个概念,我们以后还会接着再讲。今天就讲到这,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