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你促使自己成长的动力用对了吗?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一.促使自己真正成长的三个方面

1.不要通过制造绝境来激发自己

2.主动选择,在事上练

3.只要做了选择就会有成长

 

-本期课程文稿-

 

从这节课起,我们就进入到课程的最后一章,来进一步清除阻碍我们成长的问题,帮助我们可以真正把前面所学到的东西,付诸日常的行动。

 

在上节课我们有讲到从懦弱到勇气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避免自己主动做决定;第二个阶段,创造极端状况迫使自己做决定;第三个阶段,在不确定中做选择;第四个阶段,拥有快速笃定地做决策的直觉。

 

很多人都会卡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甚至一卡就是一辈子,尤其是第二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谈谈第二个阶段,来看清楚你用来改变自己的模式,看清楚你促使自己成长的动力,究竟用对了吗?

 

一.促使自己真正成长的三个方面

 

1.不要通过制造绝境来激发自己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就是不要通过习惯性制造绝境来激发自己。这一点上节课我讲到过,但我认为很有必要再进一步带你去认识。

 

知乎上有人问“人在什么时候最有勇气?”点赞最高的回答是:“在生命最绝望的时候!”

 

我想有这么多人点赞这个答案,是因为大家都能在这个答案里找到共鸣。绝境确实能激发我们的潜力,就像在上一节我讲过的一些案例。比如一些人在亲密关系中,没有勇气真正给出承诺,但在一起又不甘心或没信心,就创造一些事,帮自己增加在一起或分开的动力。或者,在其他一些领域,纠结、拖延、不知道该怎么做出选择时,会创造一些意外,这样就知道怎么选答案了。

 

这些绝境,使得我们不需要靠自己来做决定了,相当于命运或者老天帮你做了决定。

 

虽然看上去,在这种状况下你也能做出选择,也能推动一些事情发展,甚至也能得到一些收获,但因为常常是你的潜意识创造出来的,而你自己并没有觉知到,所以那更像是一种被命运的皮鞭抽打着往前走的感觉,是痛苦而无奈的。

 

久而久之,你会对自己内在的力量感和决策力,越来越没有信心,反倒是增加了一种被无常的命运拖拽裹挟的悲愤和无助。所以在这之后,你还是无力主动选择,然后又会无限拖延,直到再创造一个极端事件,不得不做出决定。就这样循环往复,不断逼迫自己,可是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却没有增加。

 

不敢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新的选择,事实上是害怕打破现有的平衡,虽然你自己也知道,这种平衡是脆弱的,是经不起风浪的。

 

你虽然暂时维持着一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但内心会有隐隐不安的感觉,觉得不对劲,不应该这样,觉得想去改变。

 

如果我们总是习惯忽略这种不安,那么离极端事件基本就不远了。

 

我有一位朋友在亲密关系里煎熬痛苦。每次听她描述那个像冰窖一样的家,我都听到后背发凉。但每次真的谈到需要她去做出一些成长和改变时,她就会回答:“已经这样了,就这么过吧。我不想想那么多。做人要懂得知足。”无独有偶,我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说类似的话。

 

而其实,他们明明知道出路就在眼前,有很多机会可以出现转机,却宁可选择停留在原地。比如做心理咨询,比如去上课,或者仅仅是自己鼓足勇气,去做出自己一直以来很想做的那个决定。

 

而有意思的是,我常常会接到要找我做“急诊”的咨询个案,要么不来,要么一来就急迫万分,恨不得下一秒就把问题解决了。有时候第二天我要出差,他都等不及三天之后我回来,感觉已经撑不住了,要求无论如何都要我在出发前安排时间。

 

这样的反差,让我不得不问自己一个问题:那些人都在受苦,但有的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寻找出路,而有的决定停留在原地。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后来我明白了。他们不是“不能”进化,而是“不想”进化,因为停留在原地,确实还有一些令人享受的或者欲罢不能的东西。比如某种戏剧性的自我陶醉,争执过后的甜蜜,被某个人强烈需要的感觉,或者是自虐式的存在感……这些是他们还没有体验够,还有所留恋的。

 

据说有一种在情感中的“三不”男人: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类人可以说代表了被动人生态度的典范。

 

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很多人也是秉承这样的“三不”原则,避免所有重大决定,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一边抱怨,一边什么也不做,持续拖延,等待极端事件发生,无可奈何了,再去做改变。

 

可是常常会越拖就越没有勇气,错过的时间越多,沉没成本越多,年纪越大,于是就越提不起力量改变。

 

2.主动选择,在事上练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主动选择,在事上去磨练。这也是我想讲的第二个方面。

 

有时候我们想要成长却按兵不动,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想面对风险。而我们想要不一样的生活,想要去遇到全新的自己,这些重大选择,往往意味着我们要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而所有的不熟悉,都伴随着挑战和挫败。这时候产生怀疑几乎是必然的,这种怀疑可能来自自己,也可能来自外部。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底层的恐惧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会感觉自己撑不住,想放弃,甚至懊恼当初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不做就好了,不做就不会这么痛苦难过了。

 

Facebook的创始人曾说过说:最大的风险是你根本不去冒险。其实做选择最难的地方是,你不是做一次就够了,而是随时随地都要做。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一旦开启了自我成长,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了,会牵连出更多的问题。原来那些你还没有发现的问题,在第一个大问题解决之后,看起来也是需要面对的了。你发现你确实成长了,可是你要成长的地方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好事,因为你能觉知到的潜意识的范围变多了,但同时,这也需要你持续不断地给自己力量。

 

我自己在做企业的时候,每当遇到挑战,内心对自己的怀疑就会被勾出来。而每当这个时候,都意味着你要在当下为自己做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怀疑和拉扯中,还是重新给出承诺和决心。

 

所有的改变都是一次次重新选择积累出来的。希望大家能学会主动地去创造、去面对、去改变,而不是总被生活的问题来倒逼自己改变,被动又无奈。不要让恐惧和焦虑推动自己去行动,而是让创造和勇气推动自己。在遇到挑战的时候,尝试着主动迎上去,而不是转身逃跑。

 

那种被不知名的焦虑和担忧在后面追赶的感觉,真的很糟糕。其实最后你发现都是逃不掉的,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王阳明说“在事上练”,靠做事情去磨自己。去投入,去行动,你才会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模式和局限。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用愤怒来避免选择和行动。

 

王小波说,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其实,经由愤怒我们往内看,就能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无力,并去转化它。其实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但大部分人都错失了这个机会,而是不断地把愤怒向外迁移。

 

在第15节里我谈到,当内心无力慌乱时,我们就有迁怒于身边他人的模式。其实这种迁怒还会去向更大的范围,比如对社会、对国家、对时代、对某个行业等等。你会听到这样的人常常发表的言论就是,人性多么黑暗,现实多么残酷,社会多么不公,政府多么腐败无能。只要他们愤怒,就永远可以保持受害者的状态,也就可以永远不行动,永远不去看到自己的问题,也就可以永远避免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无力。

 

所以,要么愤怒和无奈,要么面对和行动,你会选哪一个呢?

 

3.只要做了选择就会有成长

 

请你相信,只要做了选择就会有成长。只要你敢于去突破原来的成长模式,做出新的选择,你就会有新的领悟,认识你不曾认识的自己,看到你身上不曾看到的潜能。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方面。

 

输不起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赢,因为他们不会给自己真正参与的机会。无论是在情感层面还是事业层面,任何全情参与过的体验都不会浪费。

 

生命是一个巨大的拼图,你很难在刚刚开始时,就意识到那些杂乱的碎片意味着什么。但只要你一直在一片一片接着拼下去,很快你会发现那个碎片对于整体的价值。

 

在过去你可能做过一些选择,比如大学时做了一份兼职、谈了三段恋爱、一个人去旅行、一次创业……有可能你的创业失败了,你的恋爱最后分开,你的兼职最后也没有任何成果。但是你会发现,在那些经历中所学习到的东西,其实比你想象得多,而且在某些时刻它们都是用得上的。

 

只有你去做了体验了,你才会知道。这些事,如果你不去经历,怎么会知道呢?

 

所以,去爱每一个你想爱的人吧,去做所有你想做的事吧,不需要考虑多么完美。

 

讲到这里,这节课就快结束了。那么这节课也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去回顾你过去的生活,去探索和反思,在过去有多少次,你当下做的选择是靠给自己制造绝境来激发自己的,多少次是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做的决定,或者是否有些决定已经拖延了很久很久一直还没有去做?

 

去探索一下,看看这当中你一直害怕逃避的是什么。去探索,在过去你习惯用怎样的方式激发自己或逼迫自己?而今天,当你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是否可以用自己真正想要的、热爱的东西,去激发自己呢?

 

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动力让我们更快、更稳地成长起来,也希望大家能好好地消化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这一节课程就到这里,那我们下节课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