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能量维度——做到松弛而不懒散,高效而不焦虑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一.疲惫感和心流体验

二.阻碍心流的三个原因

 

-本期课程文稿-

 

上节课我们讲了,你关注什么,你的生活就是什么样子。当你的意识维度改变了,你周围的世界就会不同。我们要学会拥有三种能力:承载力、信任力和跃迁的能力。带着觉知有意识地去创造你的生活、你的关系和你的世界。

 

这节课我们讲一讲,如何做到松弛而高效地去做事情。这是很多人苦恼的地方,怎么能既有效率地做事,同时又不会过度紧张,该放松的时候还能放松呢?

 

一.疲惫感和心流体验

 

对于现代的都市人来说,疲惫感如同生命的背景色一样,是一种很常规的状态,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天当中,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但一天结束时仍会有那种满满的很累的感觉。

 

其实一个人的疲惫感和他做了多少事情,并没有直接关系!很多时候,累的不是身,而是心。这个心累,就是能量的消耗。

 

《心流》这本书的作者米哈里谈到——很多时候我们想休息,我们会想要去打一场电动游戏,或者是看一部电影或者是睡觉。但有时候当我们睡一觉之后,会反而感觉更累了;或者是当我们追完剧之后,当我们去大快朵颐吃一顿美餐之后,感觉更不好,甚至会有沉重的负担感或者是罪疚感。

 

那怎么做才能真正体验到放松呢?米哈里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让我们体验到非常轻松的、舒展的状态,恰恰就是我们最专注的状态。

 

他把这个专注的状态叫做心流状态。什么叫做心流状态呢?我们可以这样表达这种感觉,相信很多人也在生活中体验过这种感觉。

 

比方说,当你在专心地写字或专心地阅读,或专注地做任何一样事情的时候,在某一个片刻你会有一种物我两忘的感觉——就是没有阅读这件事情,也没有我,也没有这个世界,也没有所有的烦扰的那些事物、念头、情绪,在那一刻好像你自己消失了。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会生出巨大的宁静感和合一感,你完全沉浸在一件事情当中,这种状态就是心流。

 

其实心流的状态,既是最有创造力的、最专注的,同时也是能够让我们最放松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没办法进入心流状态。比如明明在看一本书,视网膜也划过每一个字,但是满脑子都想着下个星期的考试,或者内在有很多噪音不断响起:门反锁了没?手机有没有充电?明天下午要交老板的报告不知道来不来得及?等等。

 

结果,虽然看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合上书什么也记不住。

 

二.阻碍心流的三个原因

 

那你可能会问: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么调整这种状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阻碍我们心流状态发生的三个原因。

 

1.高估意志力的作用

 

第一个原因,就是高估了意志力的作用。

 

有时候我们看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会发现有些人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几十天甚至是几个月都不好好休息,依然能保持很高的工作效率。

 

可是当其他人想去效仿这种状态时,去努力地强迫自己自律工作时,结果往往让人很挫败。

 

为什么那些人能做到,但是大部分人却做不到呢?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那些人当他们真的沉浸在工作中的时候,他们不是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这么做,而是顺遂自己的内心,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功利性地、投入地沉浸其中。

 

当你在这种状态的时候,是不会觉得辛苦的,就好像当你在热恋的时候,你要去见你所爱的人,即使你加了一天班,很晚了赶过去见他,你依然不会觉得辛苦。甚至在你跟他相处的那几个小时,你还会觉得满满地被滋养。这就是沉浸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带来的效果。

 

但是如果你靠意志力来要求自己,可能能坚持一段时间,但到某个临界点,一定撑不下去,会全面崩盘。意志力是在表意识、头脑层面,如果只是不断地用表意识去发狠,死磕自己,其实就忽略了潜意识的力量,甚至是在和它对抗。可能短期内有用,但迟早潜意识会反扑回来。

 

潜意识的力量比表意识要大出千万倍,学会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和它合作,才能身心一致地去行动,而且这才是创造力最强的状态。

 

所以,你可以去问问自己,你当下做的这件事真的是你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吗?或者你觉得你只是必须去做、不得不去做某些事,但又想要督促自己,那就去找一找这件事对你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你做这件事能得到什么你想要的东西?这些都是在激发潜意识的力量。

 

2.抓取行为的结果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太过于抓取行为结果。

 

我有一个学员,他叫郑飞。郑飞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在新项目启动之后,他一直都处在高压力状态,已经连续半年多入睡困难。到了晚上,他会懊恼自己这一整天效率太低,然后计划着还要跟谁对接工作,结果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情,很长时间都睡不着。早上人还没醒,各种念头就进来了,可以说每天早上都是想事情把自己“想”醒的。

 

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半年了,郑飞的状态越来越糟糕,他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他知道是自己思虑太多了,但就是停不下来。

 

后来他来到我的课堂参加工作坊,通过学习他才意识到,这个项目里他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他投入了太多的自我价值和信念在里面。

 

首先,他觉得这是老大因为信任自己而给自己的机会,所以千万不能搞砸了,一定不能辜负老大的信任。他不能容忍一丝这样的可能性。他太需要老大的认可和肯定了。

 

其次,他要求自己必须要把握住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这是他从头开始做起的一个新项目,他必须要做得完美,他希望让外面所有质疑的声音闭嘴。

 

再次,他害怕失去现在的位置,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才做到这个位置,很害怕有一天会失去现在的一切,内心很惶恐,急于做出成果来稳定自己的位置。

 

当这个项目被郑飞投注了太多价值在上面时,他就会对结果非常执着,也会非常恐惧,所以根本没办法放松地去做这个项目。对于任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都焦虑急躁,但不能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于是又进而把自己的压力丢到团队身上,不停地给团队施压,导致整个团队的状态也很糟糕。结果郑飞就更焦虑着急,就这样进入一个负反馈的循环中。

 

你看,这其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当对一件事的结果太过执着抓取的时候,做事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去做的手段,为的只是换取那个最后的结果。但越是这样,就越没办法真的去投入和享受做这件事。不但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力不能真正发挥出来,而且还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巨大的消耗,疲惫不堪。

 

所以怎么让自己更放松舒展聚焦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较少焦虑和消耗呢?首先这是一个不断学习洗刷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模式形成固化已经有几十年,转化掉它不可能几天几个月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持续地、有耐心地去自我成长。直面自己的这些模式,同时又能对自己抱有耐心。

 

那么除了不断学习成长,自我觉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每次觉察到自己那个急躁和焦虑的情绪出来时,让自己回到当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并去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呼吸变得更深入和绵长。当呼吸改变的时候,情绪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3.内在安定秩序感不足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内在的安定感、秩序感不足。

 

要做到能进入心流的创造状态,就需要构建内心的秩序。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内心是没有秩序感的。

 

没有秩序感是如何表现的呢?就是念头和情绪是杂乱的,漫天飞舞的。就好像一群没有被训练过的野马一样,它们在草原上任意奔跑,每匹马都有很强劲的能量,但是这些马根本就没有受到一个整体的约束或者是训练,所以跑得乱七八糟。你一会儿想今天周日,我要好好休息;一会儿想,可是不行啊,我的工作做不完;一会儿又想,原计划今天要看本书的;然后又有一个想法冒出来,可是现在我好想追剧。你发现你的想法层出不穷,互相矛盾,你根本没办法去控制它们。

 

有一次在课程上,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一个人在一天当中,有关于吃的念头平均有多少次吗?”

 

有的人说有三次,一日三餐,就会去想一下要吃什么;还有的人说可能有二十次,还有的人说可能会有三十次。你觉得有多少次呢?

 

事实上研究表明,我们一天当中平均每个人关于吃的念头有将近三百次。很夸张,对不对?因为在我们自己的认知中,我们没觉得有这么多次。这就是我们的散乱的念头。我们大部分人内心的秩序感都是不够的,每时每刻都有各种杂念在消耗我们的能量,而我们能意识到的可能只是极少数。

 

就好像关于:吃什么?早上是早五分钟起来,还是再多睡五分钟?是买这件衣服,还是不买这件衣服?是多吃两口饭,还是少吃两口饭?……虽然每个点都不大,但是因为数量庞大,所以累积起来是很吓人的,光是这些心理上的内耗就足以让人疲惫不堪了。

 

你可以想象,当做一件事的同时,还有很多干扰项在发生的时候,你是不可能进入心流状态的。只要在做事的时候有一个念头冒出来,你就会从心流状态中离开:

 

"我会做好吗?"

 

"凭什么要我做这件事?"

 

"为什么做了这么久进步都不大?"

 

"万一做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这么做值得吗?"

 

"这事还需要做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

 

而当内心没有秩序可言,是一片混乱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你当然就会很累。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方说你有一个念头:“嗯,我好想辞职,这个工作真的是做得好不开心!”然后过了两秒钟又有一个念头说:“唉,辞职了做什么呢?辞职以后就会比现在更好吗?”

 

好,然后又有一个念头冒出来说:“但是,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实在是受够了!”接着,又有一个念头说:“那别人都能过,为什么你就不行呢?”

 

你看,一个关于工作辞职和不辞职的部分,尚且都让你感受到巨大的消耗,而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这些纠结和冲突,其实非常多。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去节制和训练我们的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散乱在各处的能量,它就会被我们有意识地、恰当自如地使用。

 

你可以用前面我教大家回到当下的方法把你的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调整呼吸然后也可以去深入地去审视和探索自己的念头这就进入到深度训练的部分

 

例如你可以问自己

 

我想辞职的目的是什么我到底是想逃离现在的困难还是真的发现这份工作不适合我

 

“遇到困难就想离开,是不是我一直以来的模式?我在生命中其他领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模式?比如亲密关系,比如学习某样东西?”

 

“对我现在这个阶段来说,拿出勇气离开我不想要的,对我来说更重要,还是拿出勇气面对我逃避的,对我来说更重要?”

 

当你能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自然会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也会不再陷入当下的情绪,而是能够拨开情绪看到自己的生命模式,并转换它。

 

当然,这么做的难度更高,需要你有更深的觉知和更完整的系统学习,才可能问出这些问题。如果暂时做不到,把觉知代入呼吸也是可以的。

 

好的,这节课,我们讲了当你学会让自己处于心流状态的时候,你的生命将会很享受,很喜悦和高效。我们需要学会训练自己的情绪和念头,学会使用自己内心的能量。

 

那么下节课我们将进入到第四章——获得力量感,在每一个行动中爱自己。下节课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