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跟自己和解的前提,一定是跟父母和解吗?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一.跟父母和解,要认识到三点

二.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归根结底要跟自己和解

 

-本期课程文稿-

 

上节课我们讲到原生家庭对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影响,并且我教给大家一个觉察练习,不知道你去实践了吗?很多人在认识到自己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追根溯源到父母身上之后,会感到遗憾和悔恨。可是过去的已经发生,沉浸在受害者的情绪中是没用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深的无力感。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该怎么和父母和解,又该怎么和自己和解?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养育者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把他们的信念系统转移到我们身上。他们有意无意说出的话,对别人的方式,各种看得到和看不到的行为、情绪、观点,还有对待我们的态度,织成了一张网,而在这张网里,我们形成了感知这个世界和自己最初的模型。这个最初的模型造就了一个自我的背景,或者说造就了我们人生的一种底色:他们怎么对待这个世界,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未来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决定,其实都来自这个自我背景,而最终形成了我们生命的轨迹。

 

那当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的时候,除了埋怨父母,埋怨我们过去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爱,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修正这些影响,把人生底色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想从两方面来帮你,首先是跟父母和解,也就是修复跟父母的关系;其次就是跟自己和解,也就是疏通跟自己的关系。

 

一. 跟父母和解,要认识到三点

 

先分享给大家一个案例。我有个学员,她是一个小学班主任,她跟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他们班有个小男孩平平,平时性格很孤僻,总喜欢一个人待着,问什么也常常不说话。这个老师用了很多方法让平平去融入集体,好不容易平平终于开始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了。有一次体育课,老师让他加入足球练习赛,他没拒绝,和同学们踢了45分钟,玩得非常开心。放学之后,因为老师刚好要到他家做家访,就和平平一起回家。平平的妈妈刚打开门,看到儿子脸上、衣服上都是脏脏的,第一句话就叫起来“天啊,你怎么这样,今天谁欺负你了?”平平懵了,过了几秒钟喃喃地说出一个男生的名字,而那个男生只是在抢球的时候不小心让他摔倒了。

 

这位班主任全程看到了,一个家长是怎么无意识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你看到了吗?在妈妈问出这个问题之前,平平从没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也从没觉得自己好欺负,但是妈妈的反应让他无意识中接受了一种暗示:天啊,我被欺负了竟然都不知道!于是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弱小的受害者。

 

可以想象一下,当平平长大后,如果他对这部分没有意识和转化,那他在生活中一定会变得谨小慎微,患得患失,怯懦,没有自信,而这样的性格甚至会真的吸引一些人欺负他,比如在工作中强行给他很多工作,或者很多事情他都不敢为自己争取。当有一天他学习了心理学,发现很多模式都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是过去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越来越软弱。他就会恍然大悟:终于找到根儿了,父母皆祸害,就是原生家庭造成了我性格中所有的问题。

 

我们通常都觉得“冤有头债有主”,既然问题根源在这里,便要从这里开始解决。但是我想从三个角度,来帮你重新看待跟父母和解这件事。

 

第一个角度是,我们没办法真的追根究底。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追根溯源的话,父母的模式又是从何而来呢?不也是从他们的成长环境、从他们的原生家庭来的吗?那他们的父母呢?我们是不是要一直这样一代一代地怪罪上去呢?其实这样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找那个可以归咎的人,而是从自己的改变开始,不让消极的影响代代相传,继续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第二个角度是,童年的伤痛其实是无法绝对避免的。

 

曾经有人问我,“周梵老师,是不是我只要学习成长了,在教育孩子上有足够的觉知,孩子就会成长得非常好非常好,一点问题都不会有?”我的回答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是圣人是大师,也不能保证他养出来的孩子就没有任何心理创伤。更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父母对我们也是一样的,即便他们有各种不足,但请相信,他们都已经竭尽全力去做最好的父母。

 

这让我想起我的另外一个学员。她刚离婚,带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她真的很爱她的孩子,常常会抱着孩子黯然神伤,觉得孩子好可怜。有时候在小区院子里玩,小朋友不跟自家孩子玩,她会很心碎,觉得孩子没有爸爸才会被别人排挤。有一次她来问我,说“周梵老师,我的孩子好可怜,他以后都没有爸爸了。”因为她跟着我学习了很久,所以我很直接地跟她说“亲爱的,你孩子他有爸爸,是你没老公了。其实这个孩子并不可怜,父母离婚和孩子是不是可怜没有必然关系,这个世界有很多成功幸福的人,都出生在单亲家庭。你是觉得自己可怜,当你觉得自己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时候,你内心那个孤单和无助的部分涌现出来。当你带着这个背景去看你孩子时,你就会觉得是他好可怜。这不是真的。但如果你持续用这种视角去看待孩子,不断在家里去渲染这种悲情的氛围,那么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很可怜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没有父母会愿意存心伤害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困在自己的某种情感色彩的底色里,不自知,才会这样对待孩子。就像这个学员,如果我不提醒她,她完全没意识到真相是,她觉得自己可怜,并把这种对自己的怜悯投射给了孩子。

 

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去理解我们的父母,同时,如果你自己就是父母的话也能进一步去理解我们自己

 

接下来第三个角度,也是我想重点讲的,很多时候表面看我们是在挣脱父母的影响,但其实是在延续他们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受害者模式和控制。 

先来说受害者模式,也就是觉得自己很无辜,遭遇不顺心就倾向于向外找原因。

 

其实,当我们责怪自己的原生家庭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不过是继续在传承过去的模式而已。只是过去你会怪其他人,比如婆婆太难相处,男朋友不够体贴,老公太自私,或者怪老板,怪某个规则、组织或体制。现在学习了心理学、了解了原生家庭,就把矛头指向了父母。本质上,你的模式并没有改变,还是在玩受害者的游戏。

再来说控制。

我有很多学员会分享说,觉得父母在控制自己。他们会说,父母对我的态度让我很委屈很愤怒,比如爸爸不理解我,妈妈总是责备我,家人总是逼我去相亲,总是在我的生活中挑刺,总爱干涉我的生活。

但是在这里我特别想提醒你的是,当你感觉别人在控制你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一个很深的觉知,这个认知就是:如果你没有想控制别人的需要,你是不会感受到别人在控制你的。

可能你会疑惑,会说:周梵老师,我真的没想控制他们,我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不要来控制我。那我在这里就要对你说,你对他们的那个要求,也就是他们不要来控制你,这其实也是一种控制。

你看,当你在说“他对我的态度很粗暴,他对我从来不认可”的时候,你有这种愤怒的、失望的、责备的情绪的时候,是因为你对你的父母其实有一个很隐蔽的期待。你期待他对你的态度能温和一点、更加包容一点,你期待他能更加认可和赞美你。当他没达到你的期待,对你的方式和原来一样,你就会觉得非常难受,觉得自己被控制、很委屈。其实,这跟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不是很像吗?你们都希望对方要按自己的期待来。

可能你会说:难道我让我的父母平和地跟我说话,这个要求过分吗?好,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对别人有要求的人,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这个要求很基本、很合理、很低。如果你有机会坐上时光机,回到你父母出生的那个年代,去体验你父母曾经的那些经历,什么文化大革命、饥荒、物质匮乏,还有人和人之间互相的冷漠等等等等。如果你体验过那些,那么你就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当你真的走过这一路,你想要给出那些看上去很合理很普通的尊重、认可、接纳、欣赏,真的是太残酷、太不人道了。

这第三个角度,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内在更多地去过滤、酝酿。我们最初听到时,可能没办法全然去内化。我邀请你在生活中继续去觉察,因为只有当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把自己看清楚了,改变才会真正发生。

 

二.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归根结底要跟自己和解

 

其实,关于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后还是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我希望你能记住这节课很重要的一句话: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做的归根结底是跟自己和解。其实过去的轮回是有机会打破的,每一次我们都有机会重新做选择。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是初始程序,但每个关键时刻,我们都可以借由觉察,重新改写自己的剧本,用一个新的选择,走出过去的本能反应,把自己升级到新版本。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每一次,都去觉察;并在那一刻,做出一个新的选择。

 

最后,我布置两个小作业。

 

第一个是,继续在生活中保持自我觉察。除了上节课介绍的情绪觉察,也请你注意觉察你的行为模式,比如习惯性退缩、习惯性发脾气、习惯性沉默冷战、习惯性拖延……在每个选择发生时,我们都可以向内看,去观察自己。

 

第二个作业是,觉察之后,我们可以决定是延续过去的模式,还是在那一刻做一个新的选择。比方说,你可以在一天当中选出5个时刻,给出和过去不同的反应:在电梯里遇见陌生人,过去的你会习惯性地低头或者看向别处,而今天你可以试着跟他打个招呼,问声好,或者报以微笑;再比如,遇到有困难的工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不会”“我没做过”,这次可以试试换不同的反应,“虽然我不太有把握,但我也许可以试试”。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做出改变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微小的选择都奠定了你命运的走向。

 

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儿。希望你可以从一些微小的改变开始,跟随课程创造一个大大的不同。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