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II创造,这才是心理咨询的“高级版本”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系心理咨询如何起效的。
大概是说,有这样的几类人寻求心理帮助,有的想通过咨询,了解老公的想法,并改变他;有的想发现自己的问题,去调整、成长自己,获得人格完善。
有的想寻找夫妻相处的具体办法,希望心理老师能随时告诉我该怎么做?
有人想,每当我情绪爆炸的时候,都希望旁边有人帮我按住,让我稳定下来,时时监督我。
有人则说,我想通过咨询,让我以后再也不用为人际关系发愁了。
那么,你能分辨以上哪种心理咨询是最能获得真正的个人成长吗?
毫无疑问,显然是第二种,发现问题,成长自我,完善人格。
在这里,为了正本清源,还是有必要顾名思义一下。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这过程中有讲述、倾诉、询问、商讨,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互动的过程。
心理咨询有多种形态,各形态间没有高下好坏之分。
但是,毫无疑问,创造,才是心理咨询的“高级版本”——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主体间性的互动,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能达到良好的共鸣与“心流”,互相进入彼此的精神世界,从而在探讨中达到“创造”的效果。
01
咨询,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心理咨询的目的有多种多样,所以心理咨询的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咨访关系,是一种互动、相伴、相携,走过一段旅程的关系。
这犹如婚恋关系,它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大致说来,心理咨询的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救急类,即由于突发事件导致的知、情、意方面出了问题。突发事件包括失恋、失业、升学、离婚、死亡等临时事件或人生转折点,导致一个人在感知、情绪、意愿等方面的退行,而进入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无法排解。
对于个人发生的很多的突发事件或创伤事件,朋友或亲人并不能解决,当事人走不出不良情绪,这时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家人、亲友都不具备保密、专业、守约等功能,唯有心理咨询师才有。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一个安全的陪伴者、一个保密的守约者、一个人专业的疗愈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与陪伴下,当事人可以较快地重新找回自我,找回生活的信心,找回良好的状态。
二是创伤类,即长期事件、情绪累积或创伤,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个人成长中的童年创伤、负性成长事件、个体特质如强迫思维、强迫行动等,造成较大影响,影响日常生活,影响工作状态等。
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不一样,也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伤痛,由于当时的时机、条件都不成熟,无法疗愈和解决,所以可能会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排上日程。
如果不解决,累积下来的情绪或创伤,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溃烂”、“发脓”,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调整或矫正的“手术”,让来访者恢复自我的各种功能。
三是提升类,即追求品质提升的“心理繁荣”或人格重建。这个类型,来访者可以选择“锦上添花”式的长期的个人成长心理探索,进行心理重塑,重新“建模”,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咨询,找到内在的卡点,提升个人生活品质。
02
创造,
才是心理咨询的高级版本
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产品,也是两个人心与心碰撞的过程。如果只是一方给予(“喂奶”式)另一方,那么,这样的效果必然是不持久的,只能获得短暂的满足。
许多的咨询是比较着急功利的,这类求助者会把咨询当作听课,咨询师需要更多地讲课式的灌输、方法教授,甚至及时满足,显然,这与真正的长久效果的心理咨询是有些相背道而驰的。
而要获得长效的效果,则需要来访者与咨询师一起参与这样的创造的过程。
木子说,我相亲的时候给了钱给相亲机构,希望机构直接给我一个老婆。我心理咨询的时候给了钱给咨询师,希望咨询师直接产出一个全新的我。
错,错,错!
这是典型的“自我功能外包”(曾奇峰语)。
过程中,你并不想参与其中,比如相亲中的交流、沟通、了解、相处等环节,咨询中的探讨、潜入、同感、共振等,都不想参与。但不管相亲、恋爱还是咨询,都是一个需要“你在场”的过程,更需要你渗透于其中的过程。
而你“不在”,又如何了解彼此,如何深解其中味?
一、自我创造型。
这类型的求助者具有较强的倾诉欲,更具备较强的自我思考意愿和能力。
他们的防御较少,愿意敞开自己,去讲述自己的成长经过和相关事件。
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能自我分析,使自我的潜意识意识化,使原来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意愿、愿望、期待等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豁然开朗。
思思(化名)就是这样的来访者。在咨询中,她思路清晰,娓娓道来,在讲述的同事,还带有自我思考与自我分析。
过程中,咨询师只需略为点拨。
来访者:在我与婆婆的相处中,我觉得我可能做得有些过了。似乎这与我曾经在人际关系中的受伤有关。
咨询师:(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来访者:在中学时,我受到一个女生的霸凌,导致我很敏感,甚至有些被害妄想。所以我在与婆婆的相处中,她稍有指责,我就很敏感,觉得她不怀好意。
咨询师:你说得很对。只是,好像并没有时过境迁?
来访者:是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但相同的情境下,我的应激反应就自动呈现了。这让我很苦恼……
在这个对话中,明显可以看到来访的自我分析与逻辑联系,明白了现在的状态是一种应激反应。客体关系变了,但自我没有改变。
二、共同创造型。
这类型的求助者具备较好的心理学基础,在咨询中能与咨询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式对话,使咨询成为一个心理创造的过程。
台湾把心理咨询称为“咨商学”,心理咨询是一个咨商的过程,既有问询也有商量,而并不是一味地自下而上的求助、询问。
主体间是哲学上的存在理论,它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
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疗法分支创始人史托罗楼提出,心理治疗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来访者的精神现实及其心理的建构组织,而不是治疗师理论框架所设定的条条框框,不然只会曲解或覆盖了来访者真正要表达的体验和内容。所以在主体间性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一个人的心理学变成了两个人互动的心理学。
小代(化名)就是这类型的来访者。他因自己的焦虑与追求完美,而找到了咨询师,进行了相关探讨。
来访者:我对领导的批评很敏感,觉得哪哪都不好。
咨询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化了焦虑的思维模式,所以容易敏感?
来访者:是的,对于批评的结果是未知的,未知的不确定性,让我焦虑。
咨询师:……
来访者:而我也喜欢完美,完美或许可以掩盖我的焦虑。
咨询师:完美源于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
来访者:完美似乎让我回避了一些什么,比如掩盖我的焦虑、我的无能感。
咨询师:……
来访者:无能的另一面是全能感。是否我的全能自恋在作祟?
通过这样的主体间双方共同创造,在探讨中,使咨询达到醍醐灌顶之效,来访者获得深入彻底的领悟。
三、事后创造型。
这类的咨询仍然属于有觉察体悟能力的来访者。
在咨询中,咨访关系是探索型和讨论型的,由于防御等原因,也许在当下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创造性的咨询体验。但在咨询之后,来访者经过自我反思,仍然能获得心理成长。
这类型的来访多属于实践能力较强的人,他们能通过实践来达到反思和升华,使咨询体现创造作用。
在咨询中,原生家庭的关系再现,主体客体关系的演绎,多还是关系的呈现,离创造还是有些远。而唯有创造型的咨询,才有更智慧的碰撞。
当然,各种咨询、各疗法仍然没有高下之分。它们,存在即合理,只是各有形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