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2》普及了哪些心理学重要观点?
作者: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如果要推荐一部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心理电影,那么一定不能错过皮克斯出品的《头脑特工队》。
9年前,这部动画片以人的大脑中有一个“指挥部”,是这个“指挥部”左右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行为表现的设定风靡全球,几个可爱的“小人”俘获了许多观众的心,也为大家普及了心理学中主流流派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主要理论。而在近期,这部电影的第二部在国内上映,也同样精彩,并且继续在电影中普及CBT其他重要观点,甚至比第一部更有深度。
我算是国内第一批提前观影的观众,在6月中旬就得以看到这部作品的IMAX版本,经过梳理,想从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和大家分享这部电影阐述的主要心理学观点,供大家观影前后补充“食用”。
01
成年的代价,就是开始了弥散性的焦虑
《头脑特工队》第一部的时候,大脑“指挥部”还只有包括乐乐在内的几个成员,而在《头脑特工队2》中,增加了一些新成员。
作为一部电影作品,主角越多,其实越不容易叙事,所以尽管这些新成员特点各不相同,但是还是有一个核心主角,即代表“焦虑”的焦焦,这也是2的最大设定。
说起来,这恰恰是一个人从小孩阶段跨越到成年的关键变化之一。
小孩的情感系统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开心就写在脸上,不开心也会写上脸上,可以说是生理性的表现为主。
而进入成年阶段,情感系统就变得愈加复杂,我们开始学会掩饰自己,情感表现往往是社交性的,即我们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一个怎样的自己,就怎么样表达自己。
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当然也是一个人开始渐渐远离自我的表现。
《头脑特工队》的核心主角小女孩莱莉,她的大脑“指挥部”此刻的变化便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成员,并且他们成为了总指挥,并放逐了之前占据主要位置的乐乐等人。
这并非是故事虚构,也是许多人内心世界的真实,也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
一般认为,一个人有以下的核心情感:
恐惧。
愤怒。
悲伤。
厌恶。
快乐。
兴奋。
性兴奋。
但是,这些核心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并不被允许随意表达,而且体验到这些情感会让人感到不适。因此,一个人会发展出其他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抑制这些核心情感,我们一般称之为抑制性情感,如:
焦虑。
内疚。
羞耻。
这次莱莉的“指挥部”中,占据主导位置的便是焦虑,还有慕慕(嫉妒)、丧丧(无聊)和尬尬(尴尬),后三者虽然与前文所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抑制性情感,其目的都是为了掩盖一个人更核心的情感体验。
比如,嫉妒是针对别人的,但是我们探查下去,是否也有对自己无法吸引他人的恐惧呢?而这份恐惧可能就是需要掩盖的。
无聊虽然表现得无所谓,好像没有什么是自己在意的,但是探查下去,是否也有对自己无法实现兴奋或者害怕兴奋体验的担忧?而对这种兴奋的若即若离,可能就是需要掩盖的。
成年人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是不能按照单向逻辑推理分析的,而这恰恰是2作为更深入作品的重大揭示。
我特别喜欢2把焦焦作为主要角色之一,当然具有一定“反派”性质,因为这个角色占据主导,不仅反映了大多数进入心理咨询室的人日常的状态,也反映了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内心世界。
焦虑,是很多人对当下内心的描述,即便他们不会用这个词描述,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焦虑和不安。
当我们这个社会越是提倡“松弛感”,越是标明很多人过得非常紧绷,那就是焦虑在身体上最大的证明了。
因此,许多人会误以为焦虑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而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面。
焦虑确实掌握了方向盘,就像电影情节一样。但是背后的真相是,一些核心情感远离了“指挥部”,甚至他们是被主动放逐的,并且是以成长代价的名义。
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更愿意去体验焦虑,因为焦虑可能还代表自己对未来的期盼,代表可以假装忙碌,这样就可以回避掉那些核心情感其实已经“走失”的事实。
虽然他们曾经在我们的内心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02
成年的标志,就是被一个个信念支撑起了“你”
2中另一个新的设定是,莱莉的内心在孕育一颗树,这棵树叫“信念树”。
这是1中完全没有的概念,却是CBT的理论核心之一。
请允许我略微做一点解释。
从CBT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运转的:
我们会遭遇一些事件,而这些事件会触发我们的大脑活动,产生一些当下的想法,当下的感受,而正是这些感受和想法,会推动一个人去做出一些判断、实施一些行为。
比如,当有人在地铁上对我们口出恶言,我们可能会想这是对我的人格侮辱,感到自己被羞辱,非常气愤,所以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要打回去。
大部分人对上面这个内心拆解是很熟悉的。
但是,CBT在这之上做了一些细化:
为何有人口出恶言,就会想到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呢,不能是这个人自己有问题,我对这个人报以同情?
如果是其他的想法,是不是就会有其他的结果?
所以,在这个即刻的想法之上,其实还孕育着更重要、更深层的内核,我们称之为:信念。
在实践中,我们还会将信念分为中间信念、核心信念,不过这些理论有点复杂,就不再这边赘述。
总的来说,是这些信念在支撑一个人判断事物,为人处世。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外界的产物,不是别人对我们做了什么,所以我们怎么样,而是我们因为秉持了怎样的信念,然后成为了怎样的人。
所以,电影中“信念树”的设定,也非常符合CBT的假设,而且以更具形象的方式做了表达。
2的核心情节,便是对“信念树”的塑造,“正派”希望“信念树”是怎样的,“反派”又希望“信念树”是怎样的,而可怜的莱莉便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这些“信念树”所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信念说到最后,其实是形成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一般来说,许多进入心理咨询室的人,往往怀有这样的核心信念:
1、我不值得被爱。
2、我没有价值。
3、我没有能力。
这三大“负面”的核心信念,塑造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奠定了他们与外界互动的总基调。如果我们以这个视角去看莱莉新出现的内心“小人”,就会更加清晰:
焦焦(焦虑)、慕慕(嫉妒)、丧丧(无聊)和尬尬(尴尬),无非是从各自角度,去改变上述核心信念带来的不适感罢了:
有些是拼命争取他人的好感(焦虑),有些是对他人进行贬低,以换取自己内在的平衡(嫉妒),有些是表现得云淡风轻,以避免触及价值评价(无聊),有些是彻底退出社交生活,以避免是否值得被爱的评断(尴尬)。
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如何塑造以下的核心信念,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重要使命:
1、我值得被爱。
2、我有价值。
3、我有能力。
而这些并不是光靠喊口号就行的,需要的是“信念树”的扎根,即一件件事情的累积,让你真切地体验到这些。
但你首先要知道,这些也是被塑造的,并非生来如此。
因此,也就可以“逆转”。
03
成年的无奈,便是学会在各类情绪之间寻求妥协
2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并没有设定一个happy ending,而是倡导了一个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
每个情绪都有其各自的意义,是不能被取代,不能被消灭的,也没有好坏。
无论是1还是2,似乎都有“指挥部”到底听谁的话,谁的话说了算的情节,这大概也是人类外部世界的内在投射。
无论东西方,我们的文化都在隐含地透露一个核心假设:
总要有一个话事人,总要一个人能一锤定音,总要有一个人来决定方向。
然而,在如此多元化的时代,是否真的能做到如此?
更不消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能参照外部世界的玩法吗?
事实上,1和2,特别是2,用非常荒诞的方式,先是把乐乐等角色予以放逐,然后是焦焦一个人主导了指挥台,并且忙得四脚朝天……
其结果,就是搞砸了一切。
而当乐乐回归“核心”,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应该继续主宰一切的人,如1中她一直在扮演的那种角色,而是萌生了这样的思索:
对成年的莱莉来说,也不能只是乐乐了,她确实也需要一些其他的情感来帮助她体验更加丰富更有深度的人生,那些看似以“负面”角色登场的负面情绪,包括搞砸一切的焦焦,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就譬如,假如没有焦焦,莱莉大概就不会未雨绸缪,考虑未来,因此提前做各种规划,这种规划和勤奋苦读,当然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耽于享乐,大概其前途不会真的乐观吧。
这几年在国内特别流行的正念,其实就是在传递这样的理念:
正念不是让大家都去想好的念头,所谓“正向”的念头,而是去接纳一切情绪和想法的发生,也接受这些情绪和想法的飘走,任由他们来去,不执着。
在其中,去体验每种情绪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获得更深入的内心平静,即和内心的一切风云变幻和睦相处,而非总要与之战斗。
小孩子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生活一定要乐观积极,而真实的世界就是五味杂陈,也一定是有悲有喜。
这就是成年世界的无奈,即学会了妥协:
谁也不要想主宰谁,人生就是得意有之,失意有之,平淡可能更多,大抵如此。
这虽然不会让人欢欣雀跃,但是能接受这点,便要恭喜你,真的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了。
作者简介:Arthur Che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 Arthur Chen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转载原标题: 《头脑特工队2》普及了哪些心理学重要观点?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