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是个不够好的咨询师
文:咨询师之家督导师·冰千里
01
质量胜过数量
不要贪多,特别刚从业的前两年,经验的不足会让脱落率增大,每次脱落不仅会令你沮丧,还会间接影响口碑,网络社会尤甚。
你要像爱护生命一样去珍爱自己的羽毛(声誉)。
我理解你,你太想要去实践理论了,太想寻找咨询师的感觉了,太想实现自我价值了。
于是乎,往往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总会贪多,此时的多不会磨炼专业,更多是消耗职业预期。
先从成长型来访入手(对此我深刻经验,最开始我接来访都是蛮严重级别的),然后“夯实”这个个案。
别不舍得投入,咨询费不能看得太重。要去督导!
要认真对待每个50分钟!要灵活地坚守设置!
要反复揣摩每一个过去的50分钟!
要沉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反移情!
要做好咨询笔记!
希望我的一些列感叹号能引起你的重视。
想起了我原来做过的儿童游戏治疗,经个案及其家庭同意,我会把每次咨询录制下来。
然后花几天时间反复回放、暂停、慢放、聆听,我在每个个案身上的精力远远超过了那短短的50分钟。
事实证明,付出总有回报,这个回报就是:个案与你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
那时的个案都会进入我的梦,我又会反复研究自己的梦,我到了一种忘我状态。
请记住,一旦你到了如此用心的地步,你的经验值会成倍增长。
02
拯救情结与自我允许
新手咨询师总对犯的错耿耿于怀,这是个必经阶段,特别是“我那么用心怎么还脱落呢”,有可能是你的用心用错了方向。
你的用心在于让自己处于某种状态(如果把来访者比作植物,你这个状态就是土壤),而非让来访者发生改变。
如果你的用心放在了让对方发生改变,多半来自“被需要的需要”,换句话说,你太渴望被来访认可了,太想获得某种成就感了。
你的需要会无意识让对方满足,不满足就挫败沮丧,亲子关系和咨访关系,更是如此。
允许自己有这个需要,但不可以绑架对方。允许犯错,但不可以让错误浪费,脱落的来访,更要去寻求各类督导。
也要允许自己是一个不够好的咨询师。抛开角色外衣,我们都是是芸芸众生不是神,是人就不完美,就会犯错。
重要的不是你犯的错,而是你对错误的觉知与反思。在各种允许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慢慢成长,整合职业认同度。
试问,谁又不是在“错误”中长大呢?
如果连你都不允许自己犯错,潜意识就做不到允许来访者犯错。而对心灵成长型来访者,允许其犯错本身就是主要议题。
但要说明:这种错误不能是低级的、伦理的(一切利用咨询师的权力不对等剥削、索取、引诱来访者都是这一类)。
03
态度永远大于技术
态度牵扯到人格底色,你是个怎样的人自然会有怎样的态度,不管你是不是心理咨询师。
你看到不公正会愤怒吗?
你会帮助弱小还是漠不关心?
你能看到底层人们为了生存的挣扎吗?
你看到苦难会流泪吗?
你能洞见生命的绝望与无助吗?
会因生命的无常而感伤吗?
会对懊悔的生命感到慈悲吗?
会因他人的不幸而落泪吗?
会在被权力剥削时抗争吗还是逆来顺受?
这都是最基本的正义与人性。
文明发展至今,人性几乎没怎么变。
还是善恶两边,还是趋利避害,还是唯利是图,还是利益互换,还是见风使舵,还是充满不公,还是攀附权贵。
但,你呢?
你能否超越迷惑的表面有着对人性最基本的悲悯?
我想我说明白了,真实的态度不是一种技术。
不是那些真诚、共情、尊重、中立、以来访为中心之类的“技术用语”,而是人性!
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流露,就像看到被欺负的孩子会伤心难过、会去做些什么,就算这个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回到咨访关系中,让对面这个人能记住你的,不是你高明的解释或专业技巧,而是你对待他的态度,是他在你这里感受到的一切!
多年以后,也许他记不得你的样子,忘了你说过的话,但那种被对待的感受却留在了心里——这就是态度。
练出来的态度可以让来访觉得专业,而发自内心的态度却可以直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