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度控制,给孩子自主的人生
作者:温泽鑫
策划:蔺秀云
编辑:周兆霆
排版:周兆霆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电影《中央舞台》中的角色Maureen是一位技艺精湛,但没有“灵魂”的芭蕾舞者,她的“舞蹈梦”来自母亲的强迫。Maureen的生活、训练、饮食甚至交友都必须听从母亲,她逐渐变得古板、麻木,最后终于有一天,她决定放弃了:
Maureen母亲的行为是父母控制过度的典型样例。她控制着女儿的思想、女儿的社交、女儿生活中的一切。
01
什么是过度控制
父母控制,是指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用以控制和管理孩子的行为模式,是对孩子最有力的教养手段之一(冯琳琳, 2015)。
来自人民网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80%的父母都认为自己曾经过度控制了孩子。值得注意的是,控制一旦过度,就会对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
02
过度控制可能带来的伤害
在Maureen的身上,可以清晰看到父母过度控制给子女带来的危害。具体来说,这些危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01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对应的是专制型的教养模式——低回应、高要求。其中回应指爱的表达,而要求指对孩子的控制。在这种教养模式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父母的控制是限制、苛求,是父母不尊重自己、不爱自己的表现。自然地,孩子就会以回避、对抗的方式来回应,导致亲子关系变差。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过度控制与糟糕的亲子关系间存在正相关(李姝静 等, 2021)。
02损害儿童的社交能力
在成长中,儿童需要一些独立、自主的社交过程,在过程中发展出重要的社交能力。但如果父母过度控制了孩子,在客观上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让孩子的这些能力没有及时得到发展。
对于社交能力中,代表人际问题解决创造性的维度——社会创造力,研究者们已经发现,父母的控制越多,孩子的社会创造力越差(满达呼 等, 2015)。
03引发个体的攻击行为
受到父母过度控制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受损,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风险增大。过度控制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孩子产生自己不受尊重、不被重视的感受,自尊受到损害,从而出现更多的攻击行为(Lin et al., 2022)
04导致孩子学业焦虑
许多父母的控制行为尤其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上:他们对孩子学业的关注,甚至比对孩子本人还要强烈,孩子就像是父母手中的木偶。
控制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更容易出现焦虑的症状。有关研究显示,过度的父母控制会导致孩子学业焦虑水平的上升(李甜甜, 顾吉有, 2023)。
03
父母为什么要控制孩子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会过度地控制孩子呢?难道真的是不尊重孩子、不爱孩子吗?其实并非如此,一些父母并不是一开始就过度控制孩子的。
01错误的表达方式
根据情绪聚焦理论,当父母控制孩子时,他们所希望的其实是孩子能够变得更加优秀。
只是孩子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爱”,以回避或反抗来回应父母。这样的回应并不是父母所期待的,在失望与无措下,只能选择更强硬地控制孩子,这样一次又一次,陷入恶性循环。
在一次次的冲突之后,父母只能表现出强硬的一面,而把对孩子的爱深埋与内心,成为了“海面下的冰山”。孩子也只能看到父母的控制和束缚,而看不到海面之下父母对孩子的爱。
02原生家庭的创伤
也有一些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教养就是控制过度的,于是在长大成家后,也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同样的教养方式,让这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通过代际传递下来了。
比如,有一些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被要求专心学习,因而内化了对于学习的高要求。等他们自己有了孩子后,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精力投入学习,出现教养方式的代际传递。
04
避免过度控制,父母可以怎么做
那么,对于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准备养育孩子的父母们,怎么做才能够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呢?
显然,直接减少控制行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减少控制行为能够给予孩子更多自主成长和探索的空间,有助于孩子发展出更强的适应性(张秀慧 等, 2022)。而如果家长感到不能参与孩子的成长,可以尝试下面两种方法:
01给孩子更多爱的回应
减少控制行为后,更多地回应孩子,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具体来说,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需要和行为,并作出真诚的回应。
孩子的表现不符合预期,不一定是因为孩子“逆反”。下一次孩子哭闹的时候,请先不要加以斥责,尝试耐心地询问孩子哭闹的缘由,如果孩子的缘由合理,要真诚地加以安慰。
02温和有爱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非常重要。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刘婧娴, 2022)。但在许多家庭中,亲子间的沟通是无效的,因为父母和孩子都各执一词。
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这有助于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用询问代替命令,用担心代替指责。
写在最后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需质疑的,可“爱”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的爱,才是孩子最珍贵的财富。所以,请适度放手,让孩子健康成长吧!
祝愿每一个家庭都和谐美满。
参考文献
冯琳琳. (2015). 父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研究述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12), 1911–1914.
李姝静, 路晓华, 李易珍, 王巧真. (2021). 初中生父母心理控制亲子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校园心理, 19(6), 506–510.
李甜甜, 顾吉有. (2023). 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学业焦虑的关系:未来取向和父母学业参与的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1(03), 359–366.
刘婧娴. (2022). 基于亲子沟通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促进初中生亲子关系的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满达呼, 李宜娟, 张景焕. (2015). 父母控制、自尊与小学生社会创造力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01), 81–86.
张秀慧, 赵宝, 王志家, & 刘莉. (2022). 父母控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 儿童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 197.
Lin, S., Yu, C., Chen, J., Sheng, J., Hu, Y., Zhong, L., & Zhang, Y. (2022).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adolescent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6, 111
–330.
作者简介:温泽鑫,世界太魔幻,如果累了,就回家吃饭。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原作者名: 温泽鑫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避免过度控制,给孩子自主的人生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