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见字如面。
看完你的这段长长的描述,被你出色的觉察力和文字功底所惊叹到了,然后脑海里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即便是如此优秀的伙伴也依然在追求进步,我还有什么理由偷懒呢?于是我敲键盘给你回复的手速似乎突然间变快了。
如果这番寒暄和自我调侃能让你的状态变得平稳了些,咱们接着往下聊聊。
你说23岁的自己刚刚大学毕业,然后一直都知道自己有“下意识和别人进行对比”的习惯,而且随着年纪增长,你察觉到自己因为对比之后产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然后还举了朋友“写论文”和“做自媒体”这两件事使你生发的“对比心理”。——其实透过这两件事的发生,我看到的角度是:
1.你期待自己比对方做得更好。
2.你羡慕对方拥有出色的执行力。
3.你的焦虑更大可能是源自于:担心对方把你抛离太远了,自己没办法跟上对方。
以上这3点,想带你看见这番“焦虑”真正的核心:竞争压力。——对方写论文的速度比你快,对于做自媒体也比你的行动更迅速,虽然你俩是朋友,但在成绩上是存在天然的竞争关系的。
可是,话到了这里,咱们不妨换些角度想想:
1.是什么原因使朋友写论文能迅速而高产?
2.写论文迅速而高产,是否就意味着质量一定过硬呢?
3.做自媒体“起号快”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能把一个号做成“爆款”呢?
以上这3点,是想告诉你:朋友或许真的有她自己的长处,但除了发挥长处,咱们还值得连带考虑一个方面:她做的这些都是很考验持久力的事情,那她是否可以保住这股持久力,就是她做那些事情时需要面对的挑战。(因此,她的状态其实都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
接着,咱们再从你的角度看看:你对于她而言是追赶者,那她作为走在你前面的人,担心被赶超的应该是她。
因此如今你更值得进行觉察的点是:找找自己所习惯的节奏在哪里。
比如,在她能写三篇论文的时候,你只能写一篇,但那也意味着你能比她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论文的质量进行细致的打磨。
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让我很受启发的话:别人在平常用60分钟能写好一篇作文,但你只有大考时能60分钟内写好一篇作文,结果还是你赢了,因为你把自己的节奏用在了更为重要的考验上。
掌声,往往会更愿意青睐一直坚持且张弛有度的人,所以你现在只需要按照自己所习惯的奋斗节奏往前迈步就行。
还有,一副健康的身心,是往后咱们取得一切成就的基础。
所以,你会产生这些情绪,是因为你和她一样,都很渴望自己变得优秀,但同时,我希望你也能听到自己的身心对你的温柔提醒:亲爱的,是时候该好好照顾自己一番了!
好啦,时间关系,这次咱们就先聊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回应和分享,能带给你一些“自我调整”的方向和力量。
遥祝安好,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