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做任何事都会感觉被“盯着”?
你有“被认可焦虑”吗?
总是很在意他人的眼光;
可明明得到了认可,却还是不快乐;
极尽努力去满足别人,内心却越发空虚……
然后,在追逐认可的过程里,逐渐丧失了自我。
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把认可自己的权利,全权交到别人手里。
直至大厦将倾。
长时间的“迎合”让我逐渐忘了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所有热情。
我才终于开始自救。
以下,是我的故事:
01
我总怕自己“不够好”
作为一个在边远山村出生长大的女孩,小时候,我对外界的所有认知和想象,来自于书本和支教的老师。
等再大点到县城读书,接触了网络,看到了更大、更震撼的世界,我生出了无限的向往:
我想要像他们一样去思考,去看待、解决问题。
还立志要考上一所足够好的大学。
可现实很骨感。
世界越大,优秀的人越多。
在小城里拼尽全力才勉强靠前,又没有足够好教育资源的我,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里,只能是“炮灰”。
自那时开始,在现实和自我的猛烈冲突中,我深陷在内耗与自责里。
我太害怕自己“不够好”了。
外界的目光和各种声音,就像无形的线,在背后操纵的我的每个举动。
再加上我本身非常敏感,很多时候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撼动我的内心世界。
比如,每次出门,我都会很在意其他人对我穿着的看法。
注意到有人皱眉、翻白眼或窃窃私语,就会怀疑“是不是我穿得不像好学生?”“我这样穿是不是有点出格?”
与人相处时,也总是如履薄冰。
脑海里不断回放自己讲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举动,并一直揣测别人会怎么想我。
因为自小的经历,我本就敏感、自卑,所以总会逼自己往“学霸”“好学生”“乖乖女”的标签靠近。
要求自己说出的话,做出的事要符合这些标签,按着这些标签调整自己的行为。
哪怕这些并不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哪怕我这样并不舒服。
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我身心俱疲而不自知。
反而愈发深陷在外界的目光里,甚至严重到我走路应该怎么走、摆手应该怎么摆……
这些人类最自然的举动,我都会不断在脑海演练,应该怎么做才会让别人把我往好的标签想象。
我不允许自己浪费一丁点时间、出一丝差错,也不允许自己失败。
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状态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终于,在即将离开校园,迈入职场之际,那根弦断了。
我开始极度恐惧外界,害怕见人,也完全没办法学新东西,看了就忘。
我根本没办法接受这样“不够好”的自己。
那个被不断压抑的“自我”,也在此时更用力地挣扎着,试图提醒我自救。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该好好去解决了。
02
亲爱的,外界的声音只是背景音
和心理咨询的相遇,是巧合,也是注定。
现在看来,它也是我当时能抓到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决定咨询时,我选了一位合眼缘的,也能处理我所属议题的咨询师。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收获颇丰。
我的咨询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持续了将近大半年。
一开始主要是我讲,跟咨询师倾吐了自己一直以来的经历和情绪感受。
在刚开始的这个阶段,我仍然还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没办法去摆脱这个执念。
直到咨询师点出我的一些固化而不自知的想法,比如:
我习惯性标签化自己,希望通过这些标签来约束自己,似乎这样会更有安全感。
所以,我总会觉得“休息是可耻的”,不敢也不让自己去休息;
也总会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做什么事情都考虑别人会怎样看我。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不是简单粗暴地给出对我的总结,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我自己去发现这些,比如:
“这个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些东西能给你带来些什么?”“你想通过TA得到些什么?”
在逐渐深入地探索,并与咨询师建立起信任后,我慢慢开始有松弛感了。
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全面,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两极观点。
举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对谈为例。
那一次咨询里,我一直诉说自己的无助和担忧,感觉自己完全没办法应对当下的“差评”。
咨询师就问我:“你一直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但我听到的却是,你并不想让别人看到真正的你。”
“我很好奇,你是谁?你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瞬间哑然,随即开始思考。
从小到大,我一直努力做父母、长辈口中的“乖乖女”,渴望得到TA们“这孩子真听话,真乖”的表扬。
过度渴求他人认可的我,把情绪的遥控器交到了别人手里——TA们的一句赞美就能让我飘上云端,一次否定也足以让我跌落谷底。
在这种“迎合”下,我把大部分的自己“埋藏”了起来。
并一直把别人的感觉和想法,当做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可是,这些东西我真的需要吗?我真的喜欢吗?我到底需要什么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重,咨询师不像其他人那样无关痛痒地抛出一句:“你想太多了吧,那么在意别人想法干嘛?”
而是不断地鼓励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自己真正的情绪,并教我如何付诸行动。
在她的包容和引导下,我学会了向内求,“看见”我自己。
并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我是有能力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的。
我开始学会利用好外界的资讯或信息,而不是被TA们牵着走,因TA们的变化而被动地、急切地做出决定。
03
真正的强大,
是允许自己活出自己
在持续咨询的帮助下,我发生了很多“我喜欢”的改变:
从从不容许自己出错,变成逐渐接纳自己过往的一些错误,拥抱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
从内心自卑、胆小,变成逐渐学会了给自己一些空间,让自己去大胆尝试那些喜欢的、感兴趣的事;
从会因为休息、刷短视频放松而自我攻击、自暴自弃,变成学会接受真实自己,并拥抱每一次的变化。
我开始接受自己无法“完美”,也可以出错。
因为,我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台机器。
因为我是一个生命,所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一些挫折、失败,甚至一些暂时困住我前进的“小问题”。
但也正因我是一个生命,所以每一个属于我的瞬间,都是不可估量、无价的存在。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
比起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追逐TA们的认可。
现在的我,更想好好珍惜所有遇到的一切。
所以,每每回头看,我都无比庆幸,自己在那个当下选择了心理咨询。
也无比感谢我的咨询师,用她的包容和鼓励,为我点亮了那条我不敢去走,但最应该走上的路——活出我想过的人生,不需要被任何人允许或认可。
如果你像从前的我那般,暂时做不到,那求援也并不可耻。
人生有那么多纷呈的体验,不要轻易交白卷。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看看这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咨询师——王丽芳
王丽芳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业超12年,积累个案时长6000+小时,擅长以心理动力取向、客体关系取向等帮助来访者解决个人成长、抑郁焦虑、心理创伤等议题。
为鼓励更多人迈出第一步,王老师在今日开通了3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700元/次的正式咨询,现在只需350元。
↓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
感受有温暖的倾听
如果,你也总是一次次压抑真实的自己,无法认可、肯定自己,常常内耗,又想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