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很忙,还是停不下来?
你有没有感觉到,生活好像总是在加速?
日子一天天、一周周,像飞一样地过去,而待办事项的清单,却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许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时间像指间的沙,抓也抓不住,总是在追赶什么,却又不知道前方到底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这种好像永远在「赶时间」的感觉,就像我们把日子过程一只在滚轮里的仓鼠,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努力地想要追上什么。
直到有一天,滚轮突然慢了下来,我们才终于有机会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在这个轮子上跑?我真的想要一直待在这里吗?又到底在不停地追逐什么呢?
或许,我们的匆忙,不只是对外界要求的反应,更像是一种内在状态的表现。就像身体发出的讯号,提醒着我们,或许我们和自己、和身边的人、和这个世界之间的连结,出了点状况。
下面我想从存在心理学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聊聊这种好像「停不下来」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以及我们又可以怎么做,才能找回内心的平静。
01
停不下来的身体,受困的心
内心的不安或是那种说不上的焦虑,并不是只存在于我们脑袋里的抽象想法,它其实会很真实地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特别是我们怎么感觉周遭的空间,以及我们习惯用什么样的节奏过生活。
有时候,心里的那份不安定,会变成一种对「空间」的感受。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被困住了,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生活中的某个阶段,都感觉到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感。
接着,可能就会出现很强烈的想要逃离的冲动:想要赶快离开这个地方,去旅行、去不同的环境走走看看,好像这样就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有趣的是,这种停不下来的状态,常常会带来一些很矛盾的感觉。一方面,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控制住,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但另一方面,这种高速运转的状态,又会让你感觉到一种好像很兴奋、很有成就感的错觉,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
这种不停地「做」,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为了避免停下来,好好面对内心深处的空虚或焦虑。这就像心理学家亚隆说的,很多时候,我们强迫性地去做某些事情,其实是在逃避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和自由。不停地忙碌,反而让我们没有办法好好地「存在」。
在我的辅导经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在学业和各种活动上都表现很优秀的学生。
学生身上背负着来自自己和外界的巨大压力,努力追求成功。他们形容自己的行程简直是「疯狂」,常常觉得非常疲惫,但是一旦他们想要稍微放慢脚步,就会开始感到焦虑和内疚。
他们很难分清楚,哪些活动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哪些只是觉得「应该」要做的。这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忙碌,其实只是为了掩盖他们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未来感到不确定的那份不安。他们就像穿上了隐形的红舞鞋,被想要获得成就的渴望,以及害怕停滞不前的恐惧,推着一直往前跑。
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对空间的感受,常常反映了我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感觉「被困住」的时候,这可能不只是一个比喻,而是一种很真实的身体感受,它可能跟我们感觉被一些不是自己真心选择的道路,或是无法承受的责任所束缚有关。
同样的,那种想要不停「移动」的冲动,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身体在表现一种在真实的自我感觉里,或是归属感中找不到安顿的状态。
尤其当我们感觉被困住、强迫性地想要移动时就会表现出来,这就像是一种想要跑赢那份宁静的绝望尝试。因为在真正的宁静中,那些关于我们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会浮现出来。
对某些人而言,这变成了一种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策略,用来逃避面对这种因为自由而产生的焦虑。
透过用各种任务和声音填满我们的时间,我们就能够避开那些可能会引发我们去思考更深层次问题的安静时刻:我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我该怎么面对人生有限的这个事实?在最深的孤独里,我该怎么和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连结?
「忙碌的诱惑」不只是因为追求效率或成就感,它更像是一个社会上现成的机制,让我们可以麻痺自己,不用去面对那份最终的自由、创造人生意义的责任,以及时间有限的这个事实。去应付永远不会停止的要求,似乎比主动选择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要容易得多。
02
如何从匆忙转向临在
想要摆脱这种好像永远都在赶路的感觉,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更有效的逃避方法,而是转过身,勇敢地面对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情绪。
我们需要知道,存在性的焦虑是人生中很正常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它甚至可以变成我们个人成长的动力。就像有些思想家说的,当我们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反而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要从匆忙的生活,转变成活在当下,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建立连结:
1. 与自我重新连结:寻找真实性
提升自我觉察:我们要更了解自己真实的感受、相信的价值观,以及内心深处的渴望。这需要我们花时间好好地探索自己。
活出真实:做出跟我们内在价值观一致的选择,即使这代表我们可能需要面对一些困难或不确定性。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实践方法:可以试着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像是写日记,问问自己「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到底是什么?」;留意生活中那些让你感受到真实情绪的时刻;在答应别人任何事情之前,先问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2. 与他人重新连结: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超越表面:我们要追求的是真诚、深入的连结,而不是停留在很肤浅的互动。这需要我们展现自己的脆弱和真诚。可以想想亚隆说的「无需求之爱」,这代表我们连结彼此,不是因为自己有所缺乏而去索取,而是因为欣赏和想要陪伴对方。
面对孤独:接受存在性的孤独,其实是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要明白,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填满我们内心的空缺,认识到这点,反而可以减少我们对关系的过度依赖或逃避,进而建立更健康的连结。
实践方法:试着和他人进行有意识的、深入的对话;练习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真诚地向他人表达你的欣赏;设定健康的界线,保护自己的精力,把这些精力用在建立真正的连结上。你会发现,或许很多人都有跟你类似的感受和挣扎。
3. 与世界重新连结:活在当下与寻找意义
临在当下:对抗匆忙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练习把注意力带回到现在这一刻。正念的练习对这很有帮助。
寻找与创造意义:投入那些让你感觉有目标、符合你价值观的活动。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即使在很困难的环境中,我们也能找到人生的意义。研究也显示,专注于寻找意义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很有效的。
实践方法:多花时间接触大自然;透过写作、画画、音乐等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做一些你能力所及的善事或是参与志愿服务;练习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感谢;或者只是单纯地停下来,花几分钟专注在你的感官体验上。
03
结语
总而言之,那种让我们感觉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的匆忙感,往往不只是因为我们的行程排得太满。它更像是一个从我们内心深处发出的讯号,提醒着我们,在某些很重要的连结上,可能出现了问题——像是和我们真实的自我、和身边重要的人,以及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之间的连结。
同时,这种匆忙也可能反映出,我们潜意识里想要逃避面对生命中那些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所带来的焦虑,例如选择的自由所伴随的责任、寻找人生意义时的困惑,以及面对生命有限时的不安。
想要找到人生的立足点,从匆忙的生活转向活在当下,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可几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努力,并且持续地练习。
然而,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拥有了改变的力量。存在心理学提醒我们,虽然这些感受很普遍,而且充满挑战,但我们人类拥有自由和责任,去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回应。
想要找到人生的立足点,从匆忙的生活转向活在当下,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可几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努力,并且持续地练习。
我们可以选择不再被忙碌推着走,而是主动地慢下来,听听匆忙的背后,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并且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临在感,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活出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