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求:安全感缺失的本质,是内在系统的紊乱
作者:光谱社交圈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交光谱(ID:gh_4c02108291ce)
01
很多人会说,安全感来自外界,比如稳定的工作,深厚的感情,或充足的存款。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有些人拥有这一切,却依然感到不安?
学术上有个概念,叫"内在工作模型",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他人,如何评价自己。
当伴侣一整天没回消息,你会想"他不要我了"还是"他可能很忙"?
面对挑战,你会觉得"我做不到"还是"这是个学习的机会"?
生活突变,你会认为"一切都完了"还是"我能渡过难关"?
这些反应,都源自你的内在工作模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在工作模型,找到真正的、来自内心的安全感。
02
你的心里就好像有一个小小的控制室,里面存储着无数的假设和信念。这些假设和信念,就像是一套复杂的操作系统,决定了你如何解读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这就是你的内在工作模型。
鲍尔比和艾因斯沃斯在研究中发现,这个"操作系统"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
自我模型(Model of Self):你如何看待自己。比如,你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你是否觉得自己值得被爱?你是否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生活的走向?
他人模型(Model of Others):你如何看待他人和世界。比如,你是否相信世界基本是善意的?你是否觉得他人值得信任?你是否认为努力就会有回报?
这两个模块的组合,产生了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混乱型,但我们这里只深入探讨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稳定性和认知稳定性:
你的内在工作模型就像一个情绪调节器,一个健康的模型能帮你保持情绪稳定性:
1.适度表达情感:你既不压抑情感,也不会情绪失控。
2.在关系中保持平衡:小事不会引发巨大的情绪波动。
3.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因为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
内在工作模型还是你的认知过滤器,它决定了你的认知稳定性:
1.如何看待失败:你会将其视为学习机会,而非个人价值的否定。
2.如何解释他人行为:一个安全的模型让你更倾向于善意解读。
3.如何制定和坚持目标:你相信长期努力会带来回报。
克雷格和贾德的"处理水平理论"为我们理解内在工作模型如何影响认知提供了新视角。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处理的深度决定了记忆的持久性。内在工作模型就像是一个预设的处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如何深入地处理和存储经验。
也就是说,当你遇到新情况时,大脑并不是从零开始分析。它会快速调用已有的模型,给出一个初步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倾向于积极思考,而有些人则容易陷入消极。
例如,如果你的内在工作模型倾向于不信任他人,你可能会更深入地处理和记住负面的社交经历,进一步强化这个模型。
不过,不用担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结构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来重塑我们的内在工作模型。
03
缺乏健康内在工作模型的根源与影响是什么?
就好像你在编写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如果在最初的代码中出现了错误,这些错误会在整个程序中不断复制和扩大。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在工作模型主要在童年时期形成,这就像是给我们的"心理操作系统"写入了最初的代码:
1.不一致的照顾:如果父母的反应不可预测,孩子可能建构出一个"世界是不可靠的"的模型。
2.过度保护:可能形成"我无法独立应对挑战"的信念。
3.情感忽视:可能导致"我不值得被爱"的自我模型。
虽然童年经历至关重要,但内在工作模型并非一成不变的,成年后的创伤经历也可能会严重干扰或改变既有的模型:
1.突发性创伤(如事故、暴力):可能打破"世界是安全的"的假设。
2.关系背叛:可能损害"他人是可信赖的"的信念。
3.职业挫折:可能挑战"努力就会有回报"的观念。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不健康的内在工作模型,就像一个有缺陷的地图,会导致我们在生活的旅程中不断迷路:
1.无法真正独立: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难以做出重要决定,在面对挑战时容易放弃……没有稳定的内在工作模型,个体可能会不断寻求外部确认来维持自我感。
2.情绪调节困难:容易陷入极端情绪,难以从负面情绪中恢复,对压力的耐受力低……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能力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神经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受到早期经验和内在工作模型的塑造。
3.职业发展受阻:缺乏长期规划能力,难以承担责任,在面对批评时情绪崩溃……一个不健康的模型可能导致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这种认为"人的能力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的信念,会阻碍个人和职业成长。
4.难以建立深层联结:害怕亲密关系,难以信任他人,在关系中表现得过度控制或过度依附……研究显示,我们的内在工作模型直接影响我们如何解读伴侣的行为,进而影响关系质量。
如果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了它造成的不良影响,那你就应该准备好重建一个更健康、更适应性强的内在工作模型了。
04
接下来让我们重建健康内在工作模型,让你的每一步都更接近那个稳定、自信的自己。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项认知训练,这个过程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辩证行为疗法(DBT)的原理,但我们把它简化成了这个容易记忆的七步法:
1.觉察(Awareness):首先,要成为你思维模式的观察者。注意到那些自动化的想法和反应,比如"我总是会搞砸",停下来,观察这个想法。
2.质疑(Question):挑战这些自动化思维。它们真的符合现实吗?"真的'总是'吗?有没有成功的例子?"
3.寻证(Evidence):寻找反驳这些消极信念的证据。列出过去的成功经历,无论大小。
4.重构(Reframe):用更平衡、积极的视角重新诠释情况。"我有时会犯错,但我也有能力学习和改进。"
5.演练(Practice):在脑中预演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想象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场景。
6.行动(Act):将新的思维付诸实践。小步骤,持续行动。接受一个小挑战,用新的心态去面对。
7.反思(Reflect):定期回顾进展,调整策略。"这个新思维如何改变了我的感受和行为?"
你的内在工作模型在关系中形成,也需要在关系中重塑:
1.寻找安全港:找一个可信赖的朋友、伴侣或治疗师,他们就像是你重建内在模型的"脚手架"。
2.练习脆弱:学会表达真实的自己,包括不安全感。这可能感觉冒险,但它是建立真实连接的关键。
3.设定健康界限:学会说"不",尊重自己的需求。这看起来是在疏远他人,实际上会带来更健康的关系。
4.修复性体验:在新的健康关系中,你会经历与过去创伤相反的体验,这些新经历会逐渐重写你的内在模型。
但是,要是想从根本上重建一个健康的内在工作模型,我们不该向外索求永恒的"安全感",而是该向内培养一种"稳定性"。因为那些你一直依赖的外部支柱,如工作、关系、财富,都可能会动摇。唯一恒定的,是你自己。
开始培养自我接纳,拥抱全部的你,包括所谓的"缺陷"。进行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内在对话,就像对最好的朋友说话。同时,你澄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们成为你的内在指南针。
随着自我连接加深,你可以开始培养内在力量,建立自我效能感。让每一个挑战都成为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把"我不会"转变为"我还不会",庆祝每一个小进步。通过这个过程,你逐渐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任何情况。
最后,你会开始寻找人生目标,不仅关注"做什么",还会思考"为什么做"。你参与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业,在真挚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归属感,这种超越自我的连接让个人的焦虑显得渺小。
05
你完成这次内在的革命,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你会像一座灯塔,在生活的风暴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你能在关系中找到亲密与独立的平衡,面对挑战时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应对"而非"我会失败"。
你不再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而是能从每一次经历中汲取智慧。你的情绪可能如同天气变幻莫测,但你的核心始终如大海般深邃平静。
所以,点个推荐,带着耐心去对待一切未解的事情,并试着去爱那些谜题。选择信任自己,选择成长,选择爱。
作者简介:光谱社交圈,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交光谱(ID:gh_4c02108291ce),我们不追求被爱,而是要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光谱社交圈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社交光谱(ID:gh_4c02108291ce)
原文标题 内求:安全感缺失的本质,是内在系统的紊乱!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