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情感对话”:婴儿哭泣如何影响妈妈的情绪
作者:LKM
责编:张嘉仪
编辑:甄 卓
美编:孙嘉良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照顾婴儿是一项充满爱意但极具挑战的任务,尤其是当宝宝不停哭闹时。新手妈妈们,你们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宝宝的哭声此起彼伏,安抚了好一阵才安静下来,没多久却又哭了起来?
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婴儿的哭闹可能是育儿路上最大的挑战之一。面对婴儿的持续哭闹,很多新手妈妈可能都曾感到过疲惫、焦虑甚至无助。
最近一项发表于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研究创新性地使用了可穿戴设备 (wearable device) 和生态瞬时评估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s, EMA) 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婴儿哭声与母亲情绪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如何更好应对婴儿哭泣以支持母亲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婴儿的哭声是表达需求和情绪的主要方式,可能由饥饿、疲倦、疼痛等多种原因引起。研究显示,持续或频繁的哭闹不仅是婴儿的“正常现象”,也是母亲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母亲在长时间暴露于婴儿哭声时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甚至表现出抑郁或焦虑症状。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实验室环境中的观察,无法完全反映出家庭生活中的真实互动和母亲情绪的即时变化。因此,该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通过日常家庭环境中的数据采集,探讨婴儿哭声对母亲心理状态的实时影响。
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
·婴儿短时间内的哭闹(如10分钟或1小时内)是否会立即影响母亲的情绪?
·婴儿长时间持续的哭声(如8小时内的频繁哭闹)是否会对母亲的抑郁或焦虑症状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时间尺度内,母亲的情绪变化是否因婴儿的哭声而波动?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招募了53对来自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母婴,收集72小时内婴儿的哭声和母亲的情绪感受。在参与研究的72小时内,婴儿佩戴小型音频设备,以记录婴儿的哭声及其周围的声音情况。研究者可以通过这些音频数据来分析不同时间段内婴儿的哭闹情况。母亲则每天多次通过手机填写情绪状态问卷,报告其负面情绪、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变化。通过这种实时评估,研究者能够捕捉到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婴儿哭声影响的即时波动。
随后采用多层次建模方法,研究者对母亲的情绪变化与婴儿哭声的时长和频率进行分析,发现短时间内的哭声暴露对母亲的即时情绪有直接影响。当婴儿在10分钟或1小时内频繁哭闹时,母亲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沮丧等)会显著增加。
而长时间的持续哭闹对母亲的情绪影响更为深远,尤其体现在抑郁症状上。研究发现,这种持续的哭声暴露往往会引发“快感缺失”,即母亲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和愉悦感降低,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情绪波动。这一结果指出,与短时间哭声相比,持续的哭声更可能导致母亲的情绪资源耗竭,进而引发长期的心理问题。
基于这一发现,我们为母亲提供了一些有助于减轻情绪压力和提升心理健康的建议:
01
理解和回应宝宝的需求
宝宝的哭声是他们表达需求的主要方式。理解不同哭声背后的含义,能帮助妈妈们更好地应对宝宝的需求,从而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同时,妈妈们可以尝试多种安抚方式,如拥抱、摇晃和轻声说话等,以有效减少宝宝的哭闹并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
02
建立支持系统,减轻育儿压力
一个人面对育儿的挑战可能会感觉孤独和无力,尤其是在宝宝反复哭闹时。研究强调,母亲通过寻求家庭、朋友的支持,或者加入育儿支持小组,可以显著缓解情绪压力。与他人分享育儿的喜悦和困难、获得经验和鼓励,能够帮助母亲增强信心并提升应对能力。
03
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关心宝宝
育儿中妈妈们往往容易忽视和牺牲自己,这往往导致过度劳累和情绪崩溃。研究指出,母亲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尝试进行自我照顾和情绪管理。例如,定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短暂的休息、向朋友倾诉等。必要时,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