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很久才接受的真相:「不要幻想从自恋型父母身上得到答案」
作者:马克·谢尔夫沃克(Mark Shelvock)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晓雯 (155)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eko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你是否被自恋型父母伤害过?
有一类父母,他们在行为上看似很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并不是基于孩子的实际需求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
武志红老师说过:
"太自恋的父母,也是太脆弱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在孩子出现不满时,会立即反弹攻击孩子,让孩子陷入无能感,从而维护自己的自恋。
我的来访者常会问我,为什么父母要这样对待自己?
关于这一点,今天我们来展开讲讲。
01
心智理论和自我强度
我认为,我们需要把自恋视为一种人格缺陷,这一缺陷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成长发展范畴中:心智理论和自我强度。
1.心智理论
心智理论指的是,我们身体中,一组能够体会社会情感的复杂神经系统,这些体验能让我们准确地观察自我、他人和世界。
在孩童时期,大多数人学会了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我们能认识到,他人有着与我们不同的体验。
当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些不同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感受到对他人产生的同理心,并在自身情绪的基础之上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简单来讲,心智理论能够让我们产生同理心,拥有自我意识以及情绪洞察力,能够洞察我们自身的情绪,以及我们给他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也让我们能够在社交产生问题时修复和他人的关系,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合作,比如和我们的孩子、兄弟姐妹及父母。
2.自我强度
自我强度指的并不是一个人非常自我,而是一个人有能力来承受不同情绪状态间的张力。
它让我们得以承受和容忍不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自我强度能让我们能够:
灵活适应环境,并有能力和他人分享空间、协商沟通或妥协。
意志力强,能承受强度更大的情感体验。
认为自己有权设立并尊重健康的个人边界,且对此没有负罪感或恐惧心。
人的自我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发展。
而自我强度能让我们从为求生存的婴儿期状态模式中脱离出来。
02
自恋行为:默认的自我保护反应
研究表明,当我们感受到身体上、心理上或情绪上的威胁时,就会出现自我保护的本能。
由于自恋型父母在心智理论和自我强度的发展上都有所缺陷,他们(通常不自觉地)会将正常人际关系中的互动视为威胁。
比如,听到别人的不同意见时,感到不能忍受;
比如,遭到拒绝时,听到别人说"不",会感到不被认可和不安全;
比如,需要等待、协商边界、或要考虑对方的观点,都会让自恋型父母感到无法应对......
这是因为困在自恋倾向里的父母,内心往往有很多脆弱的部分。
过去人生中错综复杂的创伤经历阻断了他们的社会情感发展,令他们与自己内在的心理成长脱节了。
一旦他们感受到威胁,大脑和神经系统就会立刻触发自我保护的机制。
行为上,可能体现为语言攻击或情绪失控,我们将这些体现称之为“变回信号”。
这种信号等于在告诉孩子——
你不许用任何方式来挑战我。你不能拥有自我,不能对你自己有任何实际的控制权。变回我们以前一直采用的相处模式,我说了算,按照我的方式来行事,你永远不能质疑我的行为,我的想法,我的观点,我的记忆,以及我的权威。
03
煤气灯操控术中的“变回信号”
自恋型父母常会通过煤气灯操控术来向自己的孩子传递“变回信号”。
这些行为反应是由大脑中最为原始的情绪反应区域触发的。
可能包含以下几种:
1、骗人或不承认
2、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疯了吗”,引发其内疚感
3、言行不一
4、把负面的心理特质投射到孩子身上
5、试图在他人面前贬低孩子,或是孤立、阻挠孩子
6、毫无预兆地改变早就设立好的预期
04
自己的两个“变回信号”
面对自恋父母的专断控制,我们可能也会向自己发出“变回信号”。
通常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1.乐观地期待父母有可能会变好,但这种乐观是无望的。
理性上,我们知道要父母改变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对自己期待中的父母有着依恋的需求,这种需求会让我们陷在重复的循环中。
2.在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的地位要高于孩子,甚至在孩子成年后依然如此。
童年时期,孩子与父母间的等级关系会让孩子感到安全稳定,能够去学习和成长,理想状态下孩子能够认识到父母始终如一,有能力照顾自己。
但自恋型父母所要求的不健康的权力和他们所坚持的“变回信号”,会让父母获得了家庭里的主导地位。
因此,由自恋型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一旦决定要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内心的脆弱就会暴露无遗。
这种关系的转变会引发深刻的被抛弃感、丧失感、愤怒和空虚感。
简单来讲,当看到自恋的父母“变弱了”,表现出脆弱的样子,我们会感到困窘和疑惑,随之而来的感受中,双方角色的动态变化也会使他们感到不适,感觉出错了,甚至是有危险。
这时,过去的相处模式可能令他们感到更加熟悉和安全,这让他们想抓住过去熟悉的感受,避免发生改变。
因此,子女要改变与父母的这种关系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哪怕这种模式已经运转失灵了。
改变是很难的,即使是往好的方向改变。
最后的话:
在自恋型父母的关系下长大,常常会导致持久的痛苦,总会感到焦虑、抑郁、无力和愤怒的感受。
如果巨大的悲伤让自己无法承受,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人硬撑。
要知道这并不是你的错。
试着向外寻求帮助,可以是自己的三五好友,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
请相信,即使磕磕绊绊,我们也正在通往自由的路上前行。
作者简介:马克·谢尔夫沃克(Mark Shelvock),咨询心理学硕士,注册心理咨询师,认证死亡学家,聚焦于复杂性创伤、丧失和创伤后的成长。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 马克·谢尔夫沃克(Mark Shelvock)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转载原标题: 长大后很久才接受的真相:「不要幻想从自恋型父母身上得到答案」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