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学会“梅拉宾法则”,和孩子的沟通突然顺畅了
作者:一步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步养育(ID:gh_197d8b4059a1)
昨天,朋友跟我吐槽她11岁的孩子。
起因是孩子期末考试不理想,她开完家长会,回来忍不住说了几句:
“考的还不如期中,越来越差,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的?”
“明年就要小升初了,你还有心思玩?”
“都这么大的孩子了,什么时候能让人省点心!”
孩子听完,一言不发,转身回房间“啪”的关上门。
她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又追去门口“补刀”。
只听孩子在里面大声来了一句:“说够了没!是不是要我把命还给你才满意?”
闺蜜实在想不明白:明明两年前听话又懂事的孩子,怎么变得如此不可理喻,自己付出这么多,难道不都是为了他好!
其实,我也碰到过相似的情况,直到我了解到“梅拉宾法则”,才明白:
孩子关注的不是我们为他好的本意,而是我们粗暴语言带来的感受。
从那之后,我改变了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现在不止女儿,连她的同学都说:“阿姨,你说话好温柔啊!”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利用“梅拉宾法则”进行亲子沟通,简单3步拉近亲子关系!
01
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
心理学中有一个“梅拉宾法则”,说的是:
沟通的效果,7%取决于谈话内容,38%取决于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55%取决于肢体动作。
换句话说,孩子不是听你说什么,而是在看你说什么。
当你和孩子交流时,如果表情是愤怒、失望,语气是尖锐的高声调,即便道理再正确,只会引发孩子的沉默或反抗。
“梅拉宾法则”明确指出:人与人交往沟通中,你用什么表情和态度,对关系影响很大。
亲子沟通是亲子关系的基础,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自然手拿把掐。
02
音量越大,错误越多
父亲曾跟我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他小时候经常分不清楚“幸”和“辛”,为此挨了不少训,奇怪的是越训越写不明白。
直到现在60多岁,每次写这两个字,还能想起小时候被高声训斥的场景,偶尔还会写错。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将妈妈超过85dB的说话录音,放给10名7~10岁的孩子听,然后让他们写下录音的内容。
结果是,只13.3%的孩子写对了。
研究表明,人在面对高压语气时,负责恐惧情绪的杏仁核被瞬间激活,抑制理性思考的区域。
也就是说,当我们情绪激动,大声吼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根本听不懂我们说的是什么,反而越做越错,越错越多。
下次忍不住吼孩子的时候,先深呼吸3次,给自己一点冷静的时间,给孩子一点思考的空间,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音量。
提醒自己,降低音量孩子才更能听明白。
03
言辞越温柔,效果越好
你有没有说过这些话:
“把这精力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赶紧来吃饭,磨磨蹭蹭的!”
“作业写完了吗?没写完作业玩什么?”
明明没有厉声疾色,但语言背后的抱怨、嫌弃,却能被孩子精准捕捉。
李玫瑾教授说过:你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着孩子对你的态度。
孩子从你的语气里,发现自己就是什么都做不好的麻烦,索性放弃努力,拖拉到底。
有句话说,温柔的语言更有力量。要想控制语言背后的情绪,可以试试下面2个方法:
少评价,多提问
比如:孩子作业拖拖拉拉,可以说:现在已经十点了,我看到你的作业还没完成,如果十一点还没写完,你打算怎么办?是不是需要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用“可以”代替“应该”:
比如:把"赶紧去睡觉!"变成"我们一起调整作息吧,这样第二天才能有精神。"
用中肯的语言陈述孩子表现的事实,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沟通时间,但却能提高孩子的行动效率,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04
用肢体语言,传递爱意
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扣手,被我严厉的批评了一顿。
过了很久,她走到我面前说:
妈妈,能抱抱吗?
我把她抱起来,只听她弱弱地说:
你批评我的时候,我害怕你不爱我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眼里关注的是如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孩子却陷在妈妈不爱我的恐惧里,她需要妈妈的拥抱,来确认妈妈爱不爱自己。
从那之后,我们约定,每次批评后要重新复盘整个事件,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给彼此一个拥抱。
让孩子明白,大人只是纠正一个错误,而不是纠正他这个人,他永远拥有父母的爱意。
拥有被爱着底气的孩子,才有能量去改正错误。
与其皱眉嫌弃,无奈叹气,不如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我们爱你,相信你能做得好。”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说过:“孩子不会记住你说了什么,但会记住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
当你为亲子沟通而苦恼,不妨试试“梅拉宾法则”,用温柔的语言代替高声怒吼,用温暖的拥抱代替不断地说教。
让孩子感受到充足的爱意,才能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任何挑战。
作者简介:一步。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步养育(ID:gh_197d8b4059a1),一步,90后8岁女宝妈,211教育硕士,用终身学习赋能养育,坚持探索妈妈标签下的自己。持续分享科学育儿 | 育儿感悟 | 教育心法 | 养育成长 ❤感谢你的关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一起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原作者名: 一步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步养育(ID:gh_197d8b4059a1)
原文标题 当我学会“梅拉宾法则”,和孩子的沟通突然顺畅了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