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以爱为名的虐待——创伤与匮乏如何因嫉妒而代际传承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全文约2400字,阅读约需6分钟,有剧透)
最近院线新上了一部“喜剧片”,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我个人感觉这片子其实是披着喜剧外衣的惊悚恐怖片。
片子以一种十分夸张的方式血淋淋地揭露了中式高控制家庭中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施加的虐待,为观众呈现了创伤和匮乏感如何因为父母潜意识的嫉妒在代际间传承。非常推荐大家一看。
故事的主角小孩马继业是一个富二代,他的名字里蕴藏着父亲的期待:以后要继承家业。
马继业最小的时候被姥姥姥爷富养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分任性。父亲老马觉得这样富养下去不是个事情,毅然决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趁马继业的记忆还不太清楚,举家搬迁到老马从小成长的环境——一个十分贫困的小院中。
老马要让马继业认为家里穷得叮当响,由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进而考上清北大学,实现老马未能实现的夙愿。
老马为啥非要这样虐待自己的小孩呢?
意识上,他真是爱孩子,为了孩子好:老马自己从这样穷困潦倒的环境中长大,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大儿子被富养溺爱长大,的确智商不高好吃懒做;那现在让小儿子和自己生活在同样困苦的环境中,同时通过各种安排让他接触到自己当年得不到的教育资源,一定能让小儿子有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潜意识层面,他实际上在做的,是把自己的创伤和匮乏感传递下去,让孩子也充分经受到自己小时候曾体验过的痛苦。
我们总说父母全心全意爱孩子,但从来没有提过,其实爱恨经常是交织的,很多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也潜意识地恨着、嫉妒着孩子,只是他们很难承认这些负面情感的存在。
这个小东西,凭什么轻轻松松就能得到我小时候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东西?!
我小时候吃碗米饭都不容易,ta凭什么理所当然地吃这些山珍海味?!
我到三四十岁才有机会出国看看,这小崽子凭什么自己没挣钱呢就想去国外游山玩水?!
这些怨恨孩子的想法实在太不体面,不一定能被家长们有意识地觉察到。但对于曾经经历过贫穷、匮乏的人来讲,对于际遇更好的人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感受真的再正常不过了。
这些际遇更好的人之中,最靠近自己也最容易让自己恨得牙痒痒的,就是自己的小孩。
当父母给予小孩一些自己当年没得到的东西,看到小孩脸上天真无邪的快乐,父母常常一方面也为孩子开心,另一方面心里升起巨大的相对被剥夺感。
凭什么他有而我小时候没有,这不公平,凭什么?!
尽管理智上我们都能想明白,小孩得到一些东西时并没有反过来剥夺父母什么东西,这不是一个零和博弈。
但情感上,当孩子的快乐与父母本人的被剥夺感同时产生,这会给父母一种非理性的“孩子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的感觉,容易让父母觉得“你这个小孩就是在迫害我,喝我的血、吃我的肉”。
这会让父母十分抵触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父母嫉妒小孩又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嫉妒,便会拒绝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为此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你是个小孩,小孩不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时候过太好长大就不努力啦,你现在还不懂,我是为你的未来着想啊!
其实这些全都是扯淡的,每一个进入职场的人都会意识到,哪有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得苦中苦,方得苦中苦。苦全都流向了愿意吃苦受虐的人。
然而等到这些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太迟了,受虐吃苦的模式早已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很困难。
《抓娃娃》的结局也向我们血淋淋地呈现了剥夺和匮乏所带来的创伤的顽固性:马继业看透养育环境的真相以后,不再生活于剥夺和匮乏之中,复读后的高考发挥十分成功,也按自己的心愿去了体校练长跑。
然而长跑跑到一半,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跑去捡别人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因为他小时候曾经也为了维持家业到处捡瓶子收破烂。
他现在有钱了,完全不用再收破烂了,但捡瓶子仍然让他激动雀跃,因为瓶子对小时候的他来说,是那么性命攸关的,可以让这个家庭不要垮掉的物资。
这属于十分典型的“强迫性重复”。
马继业的父母看到长大后的马继业捡瓶子这一幕,十分沮丧,也意识到想要去补偿马继业,但此时他们想到的居然是,这个孩子培养坏了,那给他再造一个弟弟妹妹来“补偿”吧。
从头到尾,这对父母,尤其老马是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的。
老马童年十分贫穷,大抵也经历过严重的被剥夺、需求不能被满足的体验,最终他一方面不能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真诚地承认他自己有很多需求。
于是他总是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需求粉饰成孩子的需求,把自己对孩子一生的操控粉饰成孩子对自己的操控。
这样虚伪的爱有时比不加掩饰的虐待更让孩子受伤。
如果孩子经历过真实的不加掩饰的虐待,他可能还能保留区分爱和虐待的能力,长大以后可以去找能够爱自己的人。
虚伪的爱损伤的是孩子感受、识别和追求爱的能力,他分不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虐待了,或者他倾向于把粉饰成爱的虐待当作爱。这才是最致命的。
《抓娃娃》的最后一幕是马继业捧着一大兜瓶子继续往前跑,满脸都是喜悦的笑容。这看上去是一个欢乐的结局,但是这实际上是多么恐怖悲哀的一件事情。
我由马继业联想到我在生活中和临床中遇到的很多人,这些人实际上没有什么客观的经济压力,但是总下意识地在物质上“虐待”自己。
有些人没什么物欲却极大地牺牲生活质量去工作攒钱,有些人在稍微多花一些钱便可以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时选择抠抠搜搜。
如果你问他们为何如此,他们可能会努力凭理智找到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比如未来有可能失业或者如何。
这些理智上的道理当然也不假,但这里真正的问题在于情感层面的非理性的匮乏感。
他们的匮乏感是和实际经济状况不匹配,甚至不受实际经济状况改善而影响的。就像马继业一样,尽管他已经知道自己是富二代,仍不由自主地要去捡瓶子,最终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改善内在的匮乏感确实很难,需要时间,但我们都可以学着常常去问自己:此时此刻,我是真的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赚钱,还是像马继业一样在无意义地捡瓶子?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捡瓶子,那你可以尝试停下来,多感受一下这种匮乏感,多陪伴一下自己心里那个匮乏而绝望的想捡瓶子的孩子,去温柔和悲悯地告诉ta:当年咱们经历过很多匮乏和剥夺,这真的带来了很多遗憾和悲伤,现在咱们长大了,有经济实力好好照顾自己,其实不用继续捡瓶子啦。
当你心里的那个孩子不那么害怕和绝望了,慢慢地,也许你就感到不再需要去捡瓶子了。
作者简介:王佳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不定期更新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咨询预约方式见推送~
原作者名: 王佳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转载原标题: 《抓娃娃》:以爱为名的虐待——创伤与匮乏如何因嫉妒而代际传承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