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家长的关键角色
作者:雷亦婷
策划:蔺秀云
编辑:姜赛
排版:姜赛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热心、乐于助人,或许是每个家长共同的愿望。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助人能力,有不少家长为孩子们的寒暑假安排了环保义工、节约用水宣传、玩具书籍义卖募捐等一系列公益活动。然而,除了让孩子直接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从实践中体验到助人的快乐外,家长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导,引领孩子发展上述的美好品质。
01
“亲社会”就是“和小朋友玩得好”?
在心理学中,主动帮助他人的行为被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一词诞生于1972年,它最初的定义就与怜悯、善良、仁慈、共享等词汇息息相关。这种萌芽于婴儿时期的“利他”举动,也将在孩子从家庭一步步走向社会的漫漫成长路中,对孩子社会性和适应性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心理学家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自愿做出,能够为他人带来好处并促进彼此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张庆鹏, 寇彧, 2008)。它包含谦让、分享、帮助、合作、安慰、捐献等行为,是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段文婷 等, 2022)。
对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其健康发展(Flouri & Sarmadi, 2016)。到了青少年早期,亲社会倾向的发展能有效降低内化和外化问题的发生(段文婷 等., 2022)。
在学业、交友以及自我价值等方面,亲社会行为也有助于促成整体上的良性循环。比如在同伴交往中,如果个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将更容易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毕竟乐于助人、考虑他人、积极同他人交往的孩子往往会更受欢迎;而良好的同伴关系又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社交技能的机会和展现友爱互助的动机,继续助长亲社会行为(赵景欣 等, 2006)。
02
亲社会行为背后的作用因素
个体因素
认知发展与成熟
亲社会行为在婴幼儿期已经开始萌芽,8-12个月的婴儿就能表现出怜悯、帮助或是分享的行为。随着认知能力(如语言、记忆等)的发展,在学龄前期,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初步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到了6-12岁,儿童逐渐开始掌握更为复杂的认知能力,亲社会行为也显著增加,并在青春期达到高峰(吴南, 李斐, 2015; 任玉萍, 2020)。
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重要的认知能力的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成长。认知归因(推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社会观念采择(站在他人角度,设身处地推断他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道德推理(运用已有道德概念和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评价、推断和选择)等能力都是亲社会举动的基础条件。年龄较大的儿童更有可能发现潜在线索、并在更模糊、复杂的环境下提供帮助(余宏波, 刘桂珍, 2006; 周敏敏, 2018)
个性
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非常密切。相比于害羞的孩子,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更有可能会帮助他人。高自尊水平也能带来自发性的亲社会行为(郭晓飞, 2010)。焦虑、神经过敏则与较弱的亲社会行为有关,还可能通过同伴交往困难、人际不信任等变量形成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焦虑感受(李丹, 2000)。
需要注意的是,内向敏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个体气质敏感性较高的儿童更容易觉察他人的情绪感受并共情,因此可能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行为;如果同时携带环境敏感性基因,高气质敏感性儿童更容易从亲子冲突水平低的环境中获益,出现更多亲社会举动——不过高亲子冲突也会给这类儿童带来更强的负面影响(刘倩文, 王振宏, 2023)。还有研究者直接认为,每个人本身就存在一种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利他个性”(Eisenberg et al., 1999)。
情绪能力
拥有较高共情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善于理解他人情绪的儿童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任玉萍, 2020)。移情,即觉察他人情绪时产生情绪共鸣的能力与各种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有研究认为,正是参与亲社会行为需要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收获的积极情绪,让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显著减少(段文婷 等, 2022)。
外部因素
家庭
亲密和谐的家庭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吴南, 李斐, 2015)。融洽的亲子关系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积极情绪下的个体也更乐于做出友好的行为(寇彧, 王磊, 200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民主、爱心指标与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正相关,惩罚指标则会削弱亲社会行为(李丹, 2000)。父母受教育程度同样是正向的预测因素。而且,社会榜样对孩子亲社会举止的作用尤为重要,来自家长的以身作则使孩子愿意关心和助人(董晓楠, 2018)。
学校
在学校中,道德教育课程、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待学生的公正态度,以及校内社会交往性质的活动、班级责任相关的任务等,都会让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相关技能得到发展。
与亲子关系类似,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也会对儿童及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亲社会行为常发生于同伴互动的情境下,与同伴接纳、同伴信任水平等正相关(董晓楠, 2018)。研究表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会在同伴给予亲社会反馈后增加,反社会反馈后减少。同伴道德榜样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也有助益(张玮玮 等, 2023)。
媒体
如今,各类媒体在大家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传递的信息内容对亲社会行为亦有影响。如研究表明,亲社会性质的视频游戏能通过道德认同和共情等因素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贾晓珊 等, 2023),同理,暴力电子游戏等将产生负面作用(Anderson & Dill, 2000)。
03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3.1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榜样作用
已知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都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家长应注重和子女的情感交流,多给孩子一些接纳、尊重和信任,为孩子提供亲社会环境的第一步。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去除儿童生活环境中的不利影响物,如暴力电影、游戏等。
儿童能通过观察模仿榜样来习得亲社会行为。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榜样。如果儿童经常见证家长的正面举动,也更容易借助模仿学习,潜移默化地助长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家长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文明礼让,避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捐赠不需要的玩具或衣物;团结邻里,孝敬老人,时常给予身边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便是不引人注意的小事,也能让孩子学习到谦让、分享、帮助和安慰。
3.2移情能力培养
研究表明,移情训练能达到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效果,且比限制、命令等更加有效。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引导孩子去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并回忆儿童身上类似的经历,以产生替代性情绪体验(寇彧, 王磊, 2003),主动和孩子讨论爸爸妈妈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也可以哦。带着以上目的去讲一些小故事,和孩子开展角色扮演……它们能使儿童增强体察情感的能力,善于换位思考,从而推动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3适当强化
在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时,请通过及时、科学的强化巩固孩子的亲社会举动。儿童一旦呈现出良好行为,来自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将给予他们承认和肯定,使之感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认可。
3.4谈论道德与价值观
在社区与家庭中,家长需要向孩子传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亲社会意识。当孩子向你提问“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撒谎而我不能?”“为什么老师说过不要打人,某某同学还是这么做了?”的时候,应指导他深刻、全面地考虑价值相关问题,对不同选择进行评估与权衡(董晓楠, 2018)。当儿童与同伴交往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孩子分享一些交友技巧,让孩子学会用良好的态度对待他人。
结语
“亲社会”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毕竟谈及“社会”就要涉及家庭氛围、学校环境、文化背景……以“利他”为特征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影响因素还是行为对象都注定多元而复杂。但顺着孩子的成长路程看去,似乎培养亲社会行为也没那么难——重要的是爱和信任、有意识的价值引导与以身作则。正如爱和善良总是通过身边小事传递,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也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参考文献
Anderson, C. A., & Dill, K. E. (2000).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4), 772-790.
Eisenberg, N., Guthrie, I. K., Murphy, B. C., Shepard, S. A., Cumberland, A., & Carlo, G. (1999). Consistency and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Dispositions: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0(6), 1360-1372.
Flouri, E., & Sarmadi, Z. (2016). Prosocial Behavior and Childhood Trajectories of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and School Contex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2), 253-258.
董凤霞. (2016). 浅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环渤海经济瞭望, 11, 77-78.
董晓楠. (2018).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7, 17-19.
段文婷, 孙启武, 王铭, 吴才智, 陈真珍. (2022).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 心理学报, 54(7), 813-827.
郭晓飞. (2010).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30(5), 105-110.
贾晓珊, 孟欢蕾, 侯艳天, 朱海东. (2023). 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技术与应用, 11(3), 161-171.
寇彧, 王磊. (2003).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4), 86-91.
李丹. (2000).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学, 23(3), 285-288.
刘倩文, 王振宏. (2023). 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心理学报, 55(5), 711-725.
任玉萍. (2020). 同伴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5, 60-61.
吴南, 李斐. (2015).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3(8), 834-836.
余宏波, 刘桂珍. (2006).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113-116.
张庆鹏, 寇彧. (2008).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原型概念结构的验证. 社会学研究, 4, 182-202.
张玮玮, 陈逸群, 朱莉琪. (2023). "近朱者赤":同伴捐赠决策信息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 心理学报, 55(9), 1453-1464.
赵景欣, 申继亮, 张文新. (2006). 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1), 1-6.
周敏敏. (2018).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文教资料, 14, 175-177.
作者简介:雷亦婷,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北师大家庭与儿童发展实验室,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作者名: 雷亦婷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培养孩子亲社会行为:家长的关键角色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