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亲密关系能力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亲密关系能力的?
文:兰不住
来源:渡仁心理(ID:cdduren)
-01-
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关系。
我们小时候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以及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影响我们长大了以后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
所以,父母的亲密关系能力,是会影响到孩子的亲密关系能力的。那么这样的一个影响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我们要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
我们常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爸爸爱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天生的,他能够从一段好的关系里面去汲取,去建立他的亲密关系模式,很自然的学会如何爱如何被爱以及如何在亲密关系当中去索取,去付出等等。
这样的一个方式,都是他可以从父母的亲密关系当中学到的,然而,如果我们父母本身就并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的话,其实孩子在这方面也会是混乱的 。
比如说,当孩子很小的时候,他想要一个玩具,也许没有什么理由,也许就是觉得这个玩具很好看,但是当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的时候,妈妈会以价格贵,甚至是说没有理由,而拒绝给他买这个玩具。
但在小孩子的眼里,可能就无法理解怎样这样一个事情了,他会想,嗯,我自己是不是足够好的,是不是不配得到这样一个礼物,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一个,过度的自卑。
在我们以后的亲密关系当中,这样的孩子他就会容易,很少的去索取,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所以从这样一个小的例子,可以看到,亲密关系,特别是原生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正是这样影响着我们你再这样一段关系里面是如何对待的,你就会如何定义你自己。
-02-
第二点的话我们要从不同的家庭规则去谈。
所谓家庭规则,他它隐含于一家之中,没有道破到家却默默形成的默契。
其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家庭,它都存在着,一些小小的规则,他可能并没有像我们的国家立法那样把它制度化,把它写一个声明出来,但却是,我们每一个处于在这个家庭当中,深以为然的一些道理。
比如说,在小a的家庭中,妈妈,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家庭主妇,负责照顾她和爸爸的起居饮食,所谓就是这一类照顾啊,处理家务的事情都是属于他的份内之事。
那么爸爸呢?就可能更多的是负责赚钱养家呀,然后定夺大事。那这个可能是我们中国,大多数传统家庭的一个样子,所以当小a长大以后她就会带着她的这样一个家庭规则。
这时候小a遇见了小b,而小b的家庭却很是不同,爸爸妈妈共同承担家务,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家中遇事一起商量,在这样一个比较民主的氛围下长大的小b也带着这个规则遇见小a。
他们平时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冲突, 但是当小a和小b需要共同做一个决定,比如说要买一个房子的时候,小a可能会觉得。这件事情交给小b来做决定就好,他说一家之主。
于是小b说什么小a都说好的。而小b可能会觉得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两个必须要商量着一起完成,每次小a都是好的,一点注意也没有,真让人难受。
所以有可能哈,在这样的一些事情上会发生一些分歧和冲突,但实际上,没有对错,只是因为,他们家庭规则,是不一样的,并且是难以察觉到的,所以每一对夫妻每一对情侣,都应该多沟通,充分的沟通,建立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家庭规则,独一无二的家庭规则。
-03-
第三点是我们从小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与我们的亲密关系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以及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对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潜移默化的、且不易觉察。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四种:
1.安全型: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2.痴迷型:这种类型的人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来获得内心的安适坦然,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3.恐惧型: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整天提心吊胆。有时想到与伴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惧。
4.疏离型: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他们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会更关注替代选择,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择,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引。同时,他们往往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做任何报答。
依恋模式的形成和母亲的互动模式息息相关,而这也是影响我们成年以后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嗯,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依恋模式其实并没有一个太好或者太坏之分,也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其实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大概70%的以上的人都是安全型的依恋模式。
只是在某些特别的情景之下,我们可能会有,其他的模式里面相应的一些行为,都属于特例,更多的是要去看到我们在,大范围大的时间和人群范围内表现出来的一个依恋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了解以后,会对此有自己的觉察,在我们可能跟伴侣互动时,能够意识到我们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模式, 而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有可能会伤害到对方。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便可以很真诚去跟伴侣的沟通自己的这样一种模式,因为对每个人来说,爱的表达是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父母亲密关系对我们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造成的影响呢?
因为可能,在我们早期的一个成长过程当中,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很好的亲密关系的一个示范,也有可能,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做一个好的榜样,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觉察,觉察到自己现在亲密关系的一个现状是什么样的,那我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模式?为什么,不会是这样的?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其实改变就会慢慢的发生。
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一次跟伴侣的冲突,意见,不和,每一次的争吵,其实都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反思,哎,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吵起来?为什么我会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表达我的不满?是我没有把自己表达清楚还是对方,不能够听进去这样的一种方式,总之,觉察就是第一步,沟通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