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正在拖垮当代年轻人的思维习惯,却常被误以为是正确的
作者:纸醉葡萄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到了30多岁的年纪,回想这些年经历的一系列成长后,我真的很想给过去的自己一个建议:
请尽早戒掉“学生思维”。
因为在进入社会之后,学生思维模式,很可能就是真正阻碍我们前进的枷锁。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让我们给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按照重要程度做一个先后排序,想必学生阶段一定会在非常显著的位置。
对知识的积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基本都会在这个阶段成型。
但这个阶段也会产生很多思维上的误区,如果不能识别,就有可能影响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比如在学生时期,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习惯用老师、家长的标准来评判自己,长大后,也会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很难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总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分数无法提高就不配休息、享乐,长大后,也容易成为一个配得感很低、有“休息
羞耻症”或“努力焦虑”的人……
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就像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藤蔓,将我们牢牢束缚在原地,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快
乐。
如何戒掉学生思维的误区,也就成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戒掉学生思维的五大误区。
01
误区一: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学生时期总是有很多振奋人心的口号:
越努力越幸运。
拼一个秋冬春夏,赢一生无怨无悔!
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
这些口号无一不在传达着同一个观点——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种观点,在学生时期或许适用,却不适合在我们之后的生活里反复强调。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
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一书中曾提到:
“‘优绩主义’主张个人应当获得与其美德和才干相匹配的回报。”
换句话说,“优绩主义”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够有回报,却忽略了个人家庭、社会背景以及其它不可控的因素。
它用简单的二分法,按照人生成就将人划分为“输家”和“赢家”,“赢家”天然拥有可以支配、评判
“输家”的权利。在这种模式下,很多人都会去崇拜、也更想要成为“赢家”,亦会为了成为“赢家”而
不断地剥削自己,逼迫自己去“卷”。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发现:总会有一些人,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的;也总有一些事,是我们即便拼尽全力都无法达成的。
于是我们开始沮丧,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别人,不断地否定自己的价值。可
事实上,错的不是我们,也不是“努力”,而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优绩主义”的陷阱。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努力也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简单粗暴地将努力和成功画上等号,只会加重我们的心理压力,让我们无法收获真正的快乐。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鼓吹大家就此摆烂和放弃,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去看待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过度执着的死胡同。
当我们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时,就会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愉悦和对自己的肯定,这本身就是努力最大的收获。
成功的定义不止是功成名就,努力成为自己也是人生难得的成就。
02
误区二:准备充分才能迎接挑战
学生时代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终极大boss——高考。
好像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每一个公式、所背的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词,都是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
我们反复地听讲、刷题、考试,都是为了最后一战做准备。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思维误区——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迎接挑战。
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将这种思维方式带到生活和工作中,总是逼自己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才会开始做一件事,导致错过了很多机会。
可高考是固定不变的,人生中的众多事项和选择却不是。
我们为一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越多,迷失在不必要的细节之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到了最后,人家灵活应对,边做边学,进度已经过半;而我们还停留在开始阶段,迟迟不敢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维误区,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受困于“非黑即白”思维:认为事情要不就是成功,要不就是失败。
具有非黑即白思维的人,往往会因为害怕失败、担心出丑而拒绝接受挑战,觉得稍微出错就一定会把事情搞砸。
但人生不是做题,就算暂时做错了也没什么,人生的美好在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你都可以在路上去体验、去感受。
与其在“可能失败”的困扰中反复准备、迟迟不敢开始,不如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在力量。就像卡罗尔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
“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人生没有终极考试,只有一路不断升级打怪和愈挫愈勇的我们。
03
误区三:成绩提升之前不允许自己享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开始在父母之间流行起来。
父母们开始习惯性地先拒绝孩子的需求,或是对孩子的要求不予回应,认为这是锻炼孩子忍耐力的好办法,并坚信这样磨练出来的孩子抗压能力更强、更能获得成功。
在这样的观点下养育出来的孩子,慢慢地也开始用这样的方式要求自己:
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就不能休息;
觉得自己成绩提升之前,就不可以享乐;
稍微休息一下就会觉很羞耻,觉得自己不配……
在成年后,TA们也会将各种“自律”的苛刻条件强加给自己,将提升成绩、获得成功视为一雪前耻的最终目标。
或许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确实会有所收获,但如果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只会过度透支心理能量,严重者还可能会患上心理疾病。休息也好,享乐也罢,其实都不可耻,都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知道冲刺的人,反而可能无法顺利抵达终点。
就如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者所说的一样:
“停用和重新激活你的目标可以让你保持专注。”
“从实践的角度看,当面临长期任务,最好要让自己短暂地休息。”
与其逼迫自己违背天性,始终保持在冲刺的紧绷状态中,不如给自己设立不同的里程碑,享受每一个小小的胜利。
我们必须学会配速,才能跑得更远。
04
误区四:过度放大了选择的重要性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几乎都会出现这类新闻:
父母因为填错志愿,觉得自己毁了孩子一生;
因为志愿填得不好,父母就要孩子再复读一年;
因为填报志愿产生分歧,父母偷偷改孩子志愿,孩子又哭又闹、要死要活……
在社会整体都在放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时代,总会有人认为选错专业或是做错了某项选择,就会毁了自己一辈子。
这导致有的人迟迟不敢做出选择,又或者越选择越焦虑。
比如选了A,就开始不自觉地去想会不会选B更好一点;选了B,又开始担心会不会选A才是正确答案。
在“要不要选择”“这样选择到底对不对”“我是不是选错了”的拧巴状态中反复横跳,不断内耗。
心理学家弗洛姆将这种情况称为“选择困境”:人们害怕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因为要为选择承担责任而焦虑;因为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而担忧。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困境,我们不必为此感到焦虑,但有必要警惕。选择或许重要,可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足以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再有前瞻性的人,也不可能保证自己的每一步选择都是正确的。
比起纠结“该不该这样选”“选哪一个”,不如告诉自己:人生永远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选错了也没关系,此路不通,就换条路走,最坏也不过大器晚成而已。
05
误区五: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往往取决于两个条件:
1、成绩的好坏;
2、是否听话、懂事。
成绩好的就是好孩子,成绩差一点但比较懂事的就是一般的好孩子,而成绩差又特立独行就会被归于坏孩子那一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潜意识便会将评判自己好坏的决定权交由他手,觉得自己喜不喜欢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人对自己满意。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形成温尼科特说的“虚假自体”。
在《有限责任家庭》这本书中,对于“虚假自体”有一段很形象的描述:
“真实的自体就像自带电池的笔记本,一个好的关系可以给自己充电,没插电源的时候也能照常运转;虚假自体没有带电池,只要关系断裂,就像被拔掉了充电线一样。”
在社会整体都在放大“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时代,总会有人认为选错专业或是做错了某项选择,就会毁了自己一辈子。
存在“虚假自体”的人,会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过度迎合别人的标准,把别人的感受置于自己的感受之前。
读书时通过努力获得高分,来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认可;长大之后通过拼命工作,来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赞赏。
可即便做得再成功,内心还是难免会感到空虚,像漂浮在大海上的浮木,四周空无一物,不知道自己该奔向何方。
如果你也感同身受,那就试着将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感受,勇敢地表达出来,学会对别人不合理的期待说“不”!
你要知道,任何人的标准与要求,都没有你自己的感受重要,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应该”,你也没有必要做他人的“提线木偶”。
可以适当地听取别人的建议,但不应该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更无须顺从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别人怎么看你,远没有你怎么看待自己重要。
人生是自己的,取悦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
06
写在最后
人生是一个不断建立与重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来不需要太多的参照物。
当你意识到某些习以为常的规定不对劲时,就应该勇敢地去打破。
改变或许是困难的,但只要你愿意开始,就是迈上了“变得更好”的旅程。
只要你愿意,世界都会为你助力。
时刻谨记:把自己的人生掌控权攥在手里,你才能收获真正的爱与自由。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