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拖延症的五个要素
破解拖延症的五个要素
很多人说自己行动力差,有拖延症,制定的目标总是完不成。在我看来,大部分情况与拖延症没关系,与心理问题更扯不上边,而是目标本身有问题。
在团体里,我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目标。有的组员说,我想健身,有的说,我想学跳舞,还有的说,我想多读一些书。
健身,学跳舞,多读书,这些都是很积极、很励志的目标,但却不是一个好目标。实际上,这些都是烂目标。如果你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这些,那你一定收获不了自己想要的,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放弃和自我怀疑。
如何制定一个好目标?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过一个SMART原则,认为一个好目标应该包括5个原则,这同样适用于心理学: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测量的)
Attainable(可达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具备这五个要素的就是一个好目标。
以我自己为例。
我平常喜欢写点东西,经常用文字的方式梳理自己、表达自己,当然也想收获一点流量和赞誉,作为满足自恋和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但是对于任何写作者来说,写作都是一件艰辛的事,每天光逼着自己坐在电脑前就已经够受的了,更别提还要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把头脑中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春蚕吐丝也好,奶牛挤奶也好,反正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心力,实在少有快乐可言。
所以写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门功课,一种修行。
起初我也把目标定为了“多写文章”,后来发现没用,根本实现不了,后来改成了“每周更新两篇公众号”,还是实现不了,在强大的惰性面前,一时兴起的雄心壮志根本不值一提。
直到后来,我按照SMART原则重新制定了目标,事情开始有了改善。
01
Specific(具体的)
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
健身、学跳舞、多读书,这样的目标太大、太虚了,你很难抓住,你抓不住就很难发力。做什么才能健身?学跳什么舞?在哪里学?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时间读书?……
一定要回答一个个这样的问题,将自己的目标不断具体化,最后落在一个明确的行动上。
我就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最后将目标改成了“每天早上写一篇文章”,这就比“多写文章”具体多了。
02
Attainable(可达到的)
有了具体目标,还要看一看是否切实可行,评估一下自己是否能达到。这一步非常重要。
人们容易高估自己的远期能力而忽视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往往脱离实际。1年减肥100斤的目标还是给能挣35亿票房的贾玲老师吧,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初始目标制定的越小越好,越接近现状越好,踮踮脚能够得着是最好。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早晨写一篇文章”,发现根本做不到,因为每天的状态都不一样,有时候一天能写一篇,有时候三五天也憋不出一篇来。如果做不到,这个目标就变成了一个执念,让我加倍焦虑。
后来我就改成了“每天写1小时”,这样就轻松多了,不管今天状态如何,我坐在电脑前写1小时总是可以的,至于写出多少字、写得好不好我就管不着了。
就这样在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当中,不断形成正反馈,自我效能感会逐渐提升,做事的信心也越来越强。
03
Measurable(可测量的)
一个好的目标一定是可以被测量的。
一个正在健身的人一天会上一万次秤,一个跑马拉松的人会时刻关注自己的速度和心率,因为实现目标是一个过程,有时还相当漫长,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我们都需要一个标尺来确认自己当下的位置,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我来说,虽然我并没有要求自己1个小时之内要写多少字,但我有观察,最开始的时候,在思维清晰、表达顺畅的情况下,我1个小时可以写1500字左右,跟专业人士没法比,但这就是我的极限了。
后来持续一段时间,慢慢进步到1小时1800字左右,状态好的情况下会突破2000字。这个水平依然不入流,但是通过这种直观测量,我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并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正在变好的感觉虽然微小但确定存在,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支持和动力。
04
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做事一定要有时间限制。很多拖延行为不在于任务太重,而在于给自己的时间太多。
有位组员说她在给学生批改论文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我问她用多少时间,她说一个半小时,我认为用时太多,建议下次用半个小时。一定要学会给自己设置DEADLINE。
时间也是有单位价值的,低效能的、散装的时间不值钱,能集中注意力的、整块的时间才值钱。
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脸刷牙后关上房门,手机静音,打开电脑写1个小时。这1个小时之内,除非地震或火灾,否则我绝不出门,不管在电脑前如何抓耳挠腮、捶胸顿足,绝不出门。为了防止自己开小差,我电脑都调成了飞行模式。1个小时之后,闹钟响起,我就可以脚步轻松、身轻如燕地从房间里出来了。
如果没有时间限制,我一个上午也收获不了这么多。
05
Relevant(相关的)
相关性在五因素中排第4位,但是我把它放在最后写,因为它最重要。
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你健身是为了什么?学跳舞是为了什么?多读书又是为了什么?生活已经很累了,让自己歇歇不行吗?
一般意义上,我们给自己制定的都是小目标,表现为各种计划和愿望,但是在这些小目标之外,又有很多更深一层、更为宏大的目标,我们称它为愿景,它与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意义相关,但往往不易察觉。
健身、学跳舞是为了秀朋友圈还是让自己更有活力?多读书是为了缓解焦虑还是让自己不失去学习的能力?这关系到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你对生活怎么看待?你希望度过一个怎样的人生?
每一个行为后面都关联着一个动机,只有当我们的小目标与大愿景相契合的时候,动机才更纯粹,阻耗才会最小,行动才更有效并容易坚持。
对于我来说,每天早晨写1个小时、隔几天发1篇公众号固然与满足自恋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不想虚度时间,不想浪费生命,不想庸庸碌碌地像复印机一样重复每天的生活,我想留下些印迹,记录美好的事情,分享有价值的理念,如果能帮到别人自然更好,即便没有我自己也会变得丰富。
我不觉得我的文笔有多好,也从未想过会吸引多少流量(现在也没什么人看公众号了),但是我会一直写,会每天早晨把自己摁在电脑前写1个小时,因为这是我的乐趣所在,会让我觉得踏实,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好、更值得的人。
好了,这篇文章也完成了,它用去了我两个早上的时间。我向着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又近了一步,这种感觉真好。
写于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