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一个人之所以会觉得工作是幸福的,是因为他将很多美好的事物与工作联系了起来;而一个人之所以会觉得工作是不幸福的,是因为当他想到工作,更多的是压力,是痛苦,是不愉快。
那么,要想提升我们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我们就需要增加与工作有关的美好的部分,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痛苦的部分,这是一个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底层逻辑。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来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呢?
01
减少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和痛苦
01 认知减压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适度压力会提高思考效率,只是过度的压力会使思考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目光短浅,决定草率。
因此,我们在认知上不要去排斥压力,而是要把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明白:可预见的、适当的、可控制的压力,可以增强我们的复原力和耐受力,提升我们的心理韧性;而不可预见的、极端的、长期持续的压力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和敏感,不利于我们的发展。
研究表明,只有中等程度的压力最能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所以,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去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水平,如果目标太大,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让这些小目标可以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是自己能够“踮起脚尖够得着”的,那么,你会发现,你每天都会因为这些适度的压力而觉得充满工作的动力。
其次,我们在认知上需要将工作中的挑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威胁,我们的状态会完全不一样。
根据现代医学的科学论证,当我们把压力源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的时候,人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让我们精力充沛,更加专注地解决问题;当我们把压力看作是威胁,认为压力会摧毁我们,我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就会提高,以致抑制免疫系统,让我们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
因此,当你认为压力是一种创伤的时候,它就一定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当你认为压力是挑战,是成长的机会,就不会危及你的健康。
还记得我第一次直播讲课的时候,说实话,真的是非常有压力的,因为面对你从未做过的事情,你会有一种未知的焦虑和恐惧。但是,作为心理工作者,我当然知道如何调整自己。
首先,我接受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然后,我调整了对压力的看法,当我把压力看成是挑战和成长的机会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再那么害怕,反而对自己的第一次直播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从那以后,每次遇到工作中的挑战,我都会对自己说:这又是一次成长自己的机会,去看看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惊喜和礼物!
于是,我总是能够欣然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挑战中不断地突破自己,并且持续收获成长的喜悦和幸福感。
02 人际减压
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在工作中压力很大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支持力量,觉得自己孤立无援。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在一个支持性的团体里,会更有力量和动力去学习、去工作,团体成员的相互看见、相互鼓励和相互帮助,会给彼此赋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充满活力地前进和成长。
我在线下每周会参加一次巴林特小组成长活动,已经坚持五年时间了,我发现,这样的支持性小组的成长模式,真的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还能够发掘资源,助力每位成员的个人成长。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巴林特小组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巴林特(Balint)医生最早采用这种形式来培训全科医生,提高医生理解病人的能力,所以以巴林特的名字命名这种团体辅导形式。目前,也广泛应用于各类职业关系中。小组会呈现事件多角度的可能性,开拓成员的视角。成员可提高共情能力,防止情绪衰竭。
具体流程:
1. 热场(自我介绍、心理小游戏等)10分钟
2. 组长:请说出你当下的烦恼或渴望解决的问题
3. 每一位组员说出问题,组长记录 (每人1分钟,10分钟左右)
记录时注意:学会简单的一到两句话阐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关注到每一位学员,询问每一位学员是否还有要补充的内容。
4. 投票选出今日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此问题的人自动成为案主) 2分钟
5. 案主详细描述自己的问题及困惑,烦恼 不超过20分钟
6. 其他成员依次提问(不可以说案主的姓名) 每人1-2分钟,也可以不提问,最多10分钟
7. 案主回避(不发言,保持在听)
8. 其他成员代入角色,以自身角度阐述问题带来的感悟(注意:不能用咨询师的身份来评价、建议、深挖和探讨情绪,只谈感受)每人5分钟,共35分钟
9. 案主反馈 10分钟
10. 每一个人就今天的收获发言 每人1-2分钟,10分钟
11. 组长结语,确定下次活动时间 2分钟
建议在公司内部可以成立这样的支持性小组,通过人际减压的方式让大家形成支持力量,共同面对困难,贡献自身力量,提升工作热情,也可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03 身体减压
我们可以采用正念减压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在身体层面获得放松,缓解工作压力,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声音,或者单词,或者一个短语,或者自己的呼吸、身体感觉、运动感觉;在选择完注意的对象之后,调整好姿势舒服地坐着,闭上眼睛,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不超过一分钟);然后,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
在训练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想法、感受或者感情,我们的注意力会出现转移,没有关系,只需要随时回到原来的注意力上就可以。
无论头脑中出现什么想法,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将注意力简单地返回到呼吸上来就可以,不用害怕,不用后悔,也不用作任何评判。
像这样训练10到15分钟之后,静静地休息1至2分钟,然后再从事其他正常的工作活动。
02
增加与工作有关的美好感受
04 通过“掌控型”&“愉悦型”活动提升工作中的情绪度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把行动变成一种简单而有力的方法来提升情绪,增进身心健康。如果感到低落、耗竭、缺乏精力,有两类活动在情绪提升方面特别有效:
愉悦型活动:这些事情可以带来愉悦或快乐。比如,和好朋友通话,出门散步,欣赏风景,喝一杯咖啡,听音乐……
掌控型活动:这些事情可以带来自我实现、满足感或者控制感。比如,写封信,拖地,洗碗,学完一个课程,见完一位客户,完成一件搁置已久的事情……
并且,我们也要了解掌控型活动、愉悦型活动与低落情绪之间是存在着双向关系的:一方面,这些活动可以提升情绪;另一方面,当你的心境越来越低落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再从中得到那么多的乐趣,你很容易会以为这些活动没有多大用。
不过,我们需要明白——即便我们处在低落状态,我们也是可以利用掌控型、愉悦型活动与情绪的联系,小心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双向关系,让这些活动有效地提升你的情绪。
像我自己,会给自己列出两个清单,一个掌控型活动清单,一个愉悦型活动清单,每天,在自己工作累了的时候,就去挑选其中的一个小活动,比如,有时是喝一杯咖啡,有时是做一段简短的健身操,当有了这些活动在工作中的穿插,好像可以给自己及时补充心理能量,让自己可以更有力量和信心去完成工作中的各种任务。
05 工作中的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包含三个层面:善待自我、共通人性和静观当下。
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可以在工作中就能使用的心理学练习,叫做“自我关怀的茶歇时刻”。
当你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压力情境中,感到焦虑不安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给自己创造5分钟的茶歇时刻。
首先,试着追踪一下身体的感受。人的身心反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从身体感受入手捕捉情绪,更有利于我们进行觉察。观察一下,这种让我难受的情绪现在堵在了我身体的哪个部位?我的哪个身体部位感受最强烈?也许是胸口堵得慌,也许是胃部隐隐作痛,也许是双肩特别沉重等等。
然后,缓慢地对自己说:“是的,我真的很难受。我知道现在的情况特别艰难。不过,挣扎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其他人肯定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很多人都有工作的压力,不只是我一个人这样。
这一段话里,包含了自我关怀的前两个核心成分:善待自我(接纳真实的自我),以及共通人性(连接他人,避免自我孤立)。
第三步,你可以试着把双手轻轻放在心口,感受从你的双手中传来的温柔,然后对自己说:
愿我善待自己。
愿我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愿我原谅和宽恕自己。
愿我平安。
愿我坚强。
这五句话,其实来自佛教当中慈爱冥想的祷告。它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对自己的同理心和觉察,帮助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当然,如果你有更适合自己的语句,也可以替换进去。关键在于,你应该像说给正在遭遇困难的知心朋友那样,说给自己听。
当我们从自我的束缚中跳出来后,你将会释放出更多的注意力。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去解决具体的工作问题。
06 每天记录工作中的三件好事
三件好事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教授总结出来的方法,帮助摆脱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幸福指数。赛利格曼团队的研究跟踪发现,能够坚持记录三件好事的受访者幸福指数会持续上升。我自己已经坚持连续记录三件好事5年了,也从中受益匪浅,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
你可以每天下班前,用心地回顾这一天的工作,记录下在这一天的工作中的三件好事,这些好事不必是重大的突破,只需要是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比如,感受到同事之间的友好和善,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肯定,在工作上按时完成了任务,有了一些小进展,学会了一个新技能,工作中的新体验等等都可以。
长期坚持记录,一定会提升你在工作中的幸福感。
愿大家都可以享受工作,在工作中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