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伪心理咨询师”正在侵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
作者:喜猫
来源:微信公众号:心榜(ID:psytop)
01
你好,我是心理界乖巧的喜猫。
各位心榜的读者,应该都注意到,最近一两年,心榜有多篇文章,都涉及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主要是因为: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中科院心理所进行的国民健康心理调查显示,中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4.6%,四分之一的孩子有抑郁症状。
国家卫健委做的流行病学调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7.5%。
南京脑科医院做的研究显示,全国中学生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发生率高达27%。
近年来,包括卫健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也是不时都会发布文件,强调注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求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这两年的两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提案,也都是成堆地出现。
同时,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遇到问题会主动为孩子寻找心理健康咨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儿童青少年群体,正逐步成为心理行业的主要受众。
对心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全社会都在关心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了,而我们作为从业者,也终于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到孩子们了。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市场,其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
很多家长,他们并不是帮孩子找真正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而是找到了各种“割韭菜大师”。
02
......孩子热衷看电视,不愿出门玩怎么办?那就把孩子锁在屋里,把电视转换到没有节目的频道上,满屏雪花并开大音量发出噪声。小孩一害怕,以后就再也不想看电视了。
上面这段让人吐血的话,是北京一名妈妈马洁,前不久听到的一个儿童心理讲座的片段,主讲人自称某知名高校“心理学特聘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某电视台青少年频道顾问等。
可以想想看,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如何能做好儿童心理健康工作?
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找到的,都是这样的咨询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家长本身缺乏对心理健康咨询的正确认识,而心理这一行,又龙蛇混杂,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大量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涌入这一行业。
不客气地说,就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进来参和一脚。
《法治日报》的记者在调查中就发现:
市面上有很多独立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工作室里,不少从业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心理学学位,只是经过相关项目培训学习,考取机构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即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而很多所谓的“相关培训项目”,可能就是那种所谓“三个月快速拿证”、“无门槛易上手”、“提供正确答案&帮考试”、“拿证后月入十万”式的心理培训机构所提供的项目。
可以想见,这样培训出来的“咨询师”会是什么样的:
拿着一些二手甚至三手的所谓“心理学知识”,以此来判断来访者出了什么“问题”,动辄就给人贴标签。
之前心榜也分享过新华视点对此的报道:许多不正规机构培训出来的咨询师,动辄就根据来访的只言片语,说人家有“抑郁症”什么的(详见:央媒再度曝光心理咨询乱象:拿证只需几个月,收费动辄几千元)。
同样的,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领域,也存在着一大堆这类喜欢给人“贴标签”的咨询师:“比如有的机构会直接以‘叛逆孩子特训营’等为自己的心理咨询服务命名,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法制日报》:只倾听不给专业意见,有证就能干儿童心理咨询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表示:“儿童心理问题的标签化,大多是为了满足营销和商业运作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干预是一个涵盖问题评估、目标设定、形成治疗计划、实施干预、进行监测评估、维持和预防复发等多方面的一个复杂过程。”
而这种机构出来的“割韭菜大师”们,也许不懂得这种“复杂过程”,但往往特别懂得“营销和商业运作”。
他们也许不懂心理学,但却很懂用户心理:
面对适龄男女,就推出“三个星期保证脱单”大礼包、“情感挽回”一条龙服务等等。
而面对为孩子的各种问题感到焦头烂额的父母,就推出各种如何“30天戒断网瘾”、“一星期远离游戏”、“咨询结束后永不再厌学”等等服务。
而很多父母,就愿意找这样的咨询师。
03
在北京三甲医院从事儿童心理治疗工作的李医生,对《法治日报》的记者透露,自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家长们的“你能不能开导一下孩子”。
这句话恰恰反映出:不少家长不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疾病,没有意识到需要治疗。
其实很多家长,对“心理问题”这个词是抗拒的,他们虽然去找咨询师找心理医生,但骨子里还是讳疾忌医,只是希望对方“开导一下孩子”,一旦心理工作者指出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出了问题,甚至可能出现疾病症状,他们就会开始排斥。
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很极端的案例,比如在江苏省某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吴华(化名),就曾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例:
孩子已经有自残行为,当觉得在家里非常压抑、与父母无法沟通时,就会拿刀片划自己,但父母认为孩子太矫情,哪怕孩子主动提出要看心理医生时,父母仍不同意。后来孩子偷偷来看医生,我们建议药物治疗,但家长知道后对用药很排斥,他们觉得用药就认定了孩子是精神病。
专业的心理咨询,是通过一段良好的咨访关系,给来访者提供一个自我成长的安全空间,帮助来访者看见并清理过往经历遗留下来的心理创伤。
但很多父母,其实是不愿意面对孩子心理有创伤这个事实的。
反而是像上文提到的那个提出“满屏雪花并开大音量发出噪声”,好让孩子感到“害怕”,并成功地“再也不想看电视”的所谓咨询师,才是很多家长想要的——
说白了,很多把孩子送去看心理咨询师/医生的父母,心态跟那些把孩子送去给杨永信电断网瘾、把孩子送去给豫章书院殴打、虐待以学会“孝顺”、“听话”的父母一样。
他们并不承认,也不希望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他们想解决的是孩子的网瘾问题、厌学问题、不听话的问题。
他们并不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咨询师来帮助孩子“自我成长”,他们想要的是一个能帮我把孩子的“毛病”都给矫正过来的大师。
那些“割韭菜大师”们,最擅长的,就是迎合这种需求,进行宣传和营销。
04
当然,父母希望孩子不再厌学、不会上网成瘾、不会沉迷电视,本身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父母,心里面有一种绩效至上的功利主义心态,简单来说,就是:什么有效,你就给我用什么!电他能让他戒网?那就电他!打他能让他听话?那就打他!用噪音吓他能让他不再沉迷电视?那就吓他!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最在乎的是最后出来的“效果”与“成绩”,而孩子身心的健康、快乐,反而是被忽视的。
在这种绩效至上的功利主义心态里,并没有任何人文关怀的位置,因为人文关怀,需要的是平等的对话、看见他人内心的真正需要、尊重他人内心真正的需求。
而对很多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孩子内心的需要,而是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想要一个不厌学的孩子,我想要一个没网瘾的孩子,谁能用最有效的手段,帮我塑造出这样的孩子,我就把孩子交给谁“开导”。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父母的问题,像心榜之前分享的文章,也提到了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筛查弄成了“筛选”,一旦发现个别学生流露出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就会出现辅导员轮番关怀,甚至会告知家长,要么休学,要么陪读的情况。
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绩效至上的功利主义心态:
学生在校不出事是学校第一要务,什么样的手段能让学校“不惹麻烦”就用什么手段,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能不能得到保障,隐私会不会得到保护,都不在考虑范围内,至少不会是主要考虑的问题(详见:一定要警惕学校心理健康筛查的副作用!)
这两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广泛讨论,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包括:规范心理健康服务行业标准、制定政策和立法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
这些建议当然都是非常好非常实用的。
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如果我们的家长、学校,一直用这种绩效至上的功利主义心态来看待我们的青少年,缺乏对对他们内心基本的人文关怀,并不关心他们内心真实的需要,那么再严格的行业标准、再完善的服务体系,最终都会变异成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再一次戕害,青少年心理服务行业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大的发展。
因为真正能够提供满足这种功利主义心态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治疗”的,往往都是那些“割韭菜大师”,而非真正的专业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