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一直拥有满意的关系,却可以活出更完整的自己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渴望并寻找让自己满意的关系。
然而,现实是很多人都对眼前的关系不够满意,并在内心里设想着一份满意关系的样子。
内心里明明渴望着一种生活,现实里却要过另一种生活。
这种分裂似乎在很多人看来很不应该,看起来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要么放弃渴望,要么放弃眼前。
实际上,往往哪一个都无法放弃,这两种冲突会一起并存着。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关系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有两条主线:
一条是明线——现实中的关系,总让我们触及那些真实的不满意;
另一条是暗线——理想化的关系,总让我们靠近感觉里被压抑的渴望;
我们的关系啊,也就在这样的明暗之间,起起伏伏,摆荡前行。
01
理想化的关系VS现实中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对关系的两种抱怨:
一种是,一段关系很少满足你现实的需要,但是你却很向往、很渴望;
还有一种是,关系明明会让你各种挑剔和不满意,但是现实中你就是离不开;
第一种是理想化的关系;第二种是现实中的关系。
理想化的关系对应的是理想化的需要,是内在成长的需要,是小我的需要;
而现实的关系对应的是现实满足的需要,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是大我的需要。
本质上这两种需要很难在一个人身上获得满足,就像一个擅长照顾10岁小女孩的男人,不一定擅长照顾一个30岁的成年女性。
所以,我们选择跟一个人进入关系时,常常不可能什么都满足,而是以一种需要为主的。
比如,你过去成长经历有很多压抑的情绪和情感,你有很强烈的成长需要,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满足自己理想化需要的人,这能让你的很多不被自己接纳的位置获得空间。
如果你过去的位置更容易感到现实匮乏,你的需要就会以现实需要为主,关系看起来就会在现实功能的位置上胜出。
所以,在关系里,你会选择一个在感觉里给你安全的人,还是在现实需要上给你满足的人,并非是我们能主动选择,往往是由自己更匮乏的一种需要决定的。
你在自己目前的位置上更缺乏什么,你就会选择什么。
02
你眼下所能找到的关系,都是最适合自己的关系
照理说,你要什么,就寻找什么,需要被满足了,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实际上,人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当你的一个需要被满足之后,另一个需要就会被唤醒。
当你理想化的需要被满足之后,你找到了一个很能接纳你,很温和又不挑剔你的人之后,然后你慢慢就会埋怨对方的现实功能不够好了。
当你现实功能被满足之后,你找到了一个既挣钱又顾家的人之后,你又会埋怨对方不够理解你、在思想上不能同步了。
无论你从哪种需要的位置进入关系,只要你的眼前需要被满足,你便会不再满意。
这一种情况在于你很清楚自己的需要,就总能找到当下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人。
还有很多人其实不够清楚自己的需要,然后就会一直抱怨为什么找不到满意的人。
比如,一个很积极上进的人,却找了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一个渴望安稳的人,却找了一个天天逼着你要成长的人。
这在现实层面可能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这样关系的存在其实满足了我们潜意识的需要:表面想要积极上进,内在却渴望接纳和放松;表面渴望安稳,内在却渴望成长。
这样看似我们找了一个不满意的关系,其实那又是自己内心渴望去的地方,所以实际上又是满意的。
所以,我们对一段关系的选择,其实是很复杂的,你可能过去需要,现在却不再需要;你也可能说起来很不满意,实际上又刚好符合你的潜在需要。
于是,无论你以何种直接或潜在的需要进入关系,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你都可能会对关系感到不满意。
03
去探索不满意背后的渴望,甚过于改变关系
几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关系都有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的需要。
成长这条暗线常常躲在潜意识里,是曾经被压抑的伤痛;而现实这条明线,是关于那些现实需要不被满足的部分。
一段关系常常会有这样的相互满足存续:
比如一对恋人,A的情感包容度更强,B的社会功能更强。A满足了B的成长需要,B又满足A的现实需要。
然后A因为现实需要被满足,也开始滋生出成长的需要,渴望被B包容和理解;B也因为成长需要的满足,也开始滋生出现实需要,渴望A变得更有社会功能。
这段曾经满意的关系,就开始经受考验,这种考验也是A和B本身要发展自己的需要。
如果A和B都站在理解自己局限的位置,去尊重对方的需要,那么就可以支持对方发展出另一个不需要依赖自己的部分。
但如果A和B都站在僵化防御的位置,拒绝看见自己的无力,那么他们就可能相互攻击对方的需要,让彼此都无法成长。
真正让关系走向结束的,其实不是成长不同步,而是成长不同步带来的自恋损伤和不安全,让一个人失去了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可能。
我们可能会很难理解一个人,但是只要有意愿和态度,接纳自己的无助和局限,做不到就不会成为伤害。相反,努力掩盖那些做不到,用不应该去否定对方的需要时,才会更伤人。
比如,就好比我们心理咨询,就像一个裁缝店,每一个进来做衣服的人都有不同的尺寸,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量身定制,我们不知道对方的尺寸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去量一量,就会逐渐清楚的。
当你量清楚了,你就有更多的考量。但是连量一量的意愿都没有,那就很难了。
所以,在一段关系里,当你有需要不被满足时,当你无法满足对方的需要时,我们首先需要的不是改变,而是需要去看不满足背后的无助和渴望。
这个了解对方渴望,和了解自己渴望的过程,都是打开自己内在局限的过程。
实际上,你有多了解自己的渴望,就有多么能适应现实;你有多了解对方的渴望,你就能多走近对方的心里。
不满意,并不是关系的结束,而是一个可以深入理解对方和让对方理解自己的窗口。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关系的不满意中,更加理解自己,活出更完整更有活力的自己!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