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我想一边做个成熟的大人,一边做个单纯的孩子
如果此处有音乐,播放李宇春的一曲《小朋友》吧~
童漠男在第五季的《脱口秀》上说:
“你们有没有感觉真是,就像咱们这种打工的,但凡有着6岁孩子的心态和体能,称霸所有职场。
因为你有着这个世界上,最旺盛的好奇心,最独立的人格。
你不懂得什么叫做延迟满足,你要的东西,你要的东西立刻就能得到。
谁能给你画饼?领导在年会上:公司早晚都是大家的。就你在那:不嘛,我现在就要,去年说好的分红就没给。
你不会受到任何的委屈,什么酒桌文化,你管它呢。大家都端着个白酒杯,就你捧着个草莓奶昔,喝得鼻涕泡都是粉红色的。”
20+的我们,有的正在上学,有的初入职场,有的结婚生娃。
面对父母的唠唠叨叨,我们怒喊,我长大了,我要自己选择我的人生,
面对职场的社会鞭笞,我们怀念,我还想回到学生时代,就做个小孩。
为什么我们总是
一边喊着“我长大了”
一边想着“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01
卸下成年的面具
回归爱的需要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不再容易。
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里,不得不委屈自己。
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说:我是个成年人了,做事要有成年人的样子。
就像文章开头那段脱口秀的节目一样,我们不能像个孩子随心所欲。
美国精神病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将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
其中,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0+的我们,似乎正处于这两个时期的交替之中。
我们每天戴上面具,我们呼喊着,做个孩子可真好。
做个孩子,有父母的庇护,有学校的呵护,
不用面对生存压力,不用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
成年后的我们被鸡毛蒜皮所缠绕,
很少再有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
独立生存的我们,十分渴望,孩童时期享受的无私的爱,
我们在利益场里,寻找那份,真诚、烂漫且舒心的关系。
如果成年人的世界也可以做个孩子
我想拥有那份永葆天真的灿烂笑容
我想拥有那份青春活力的永动能量
我想拥有那份勇敢说不的拒绝勇气
我想拥有那份好奇心和独立的人格
我想拥有那份真情实意的爱与被爱
02
抵抗父母的背后
是在宣夺主权
最近一篇问答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20+的我们那么讨厌父母把我们称作孩子。
在父母心里,他们总还是记得我们小时候,牙牙学语时的样子、青春洋溢的样子,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也日渐老去,这份年龄的差距,这份过去的记忆,使得我们在父母心里,永远是个孩子。
在我们心里,什么是小孩呢,可能是婴童、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
当我们发展到青少年时期,再到成年期,我们开始逐渐想要摆脱父母的羁绊,开始追求独立。在20+的年纪,我们更是需要他人承认,我们长大了,不再是个孩子了,于是我们也不希望自己被叫做孩子。
当我们被称作孩子,我们可能会将“孩子”与“不懂事”等词语联系起来,这些词语让我们感觉到被批评,就好像自己一直没长大似的。
“孩子”这个词在家庭里似乎意味着,是没有决定权的。而成年了的我们,是希望我们对这个家,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这便产生了冲突与矛盾。
03
成熟or幼稚
自我统一,都是我
这几天和朋友聊天,经常聊到“孩子”这个词。
在壹心理遇到很多前辈,他们有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心理工作的实践经验。
还是学生身份的我,在前辈们面前,总觉着自己还是个孩子。
可是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会希望,对方不会把我当个孩子看。
有一次我问:“你会把我当个孩子吗”
对方告诉我:“可能我们对孩子的理解不一样,我一想到孩子,是那份天真烂漫,我会觉得你这个年纪,年轻真好”。
那一瞬间,我释然了,似乎当个孩子,也没什么不好。
每个人都会同时扮演着多个角色。
就如此刻的我,
可以是一名深度思考的答主
可以是用心运营群组的群主
可以是虚心请教前辈的孩子
这些,都是我,
Ta们并不矛盾,
很开心,我能一边做个大人,一边做个孩子。
写在最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小孩”。“小孩”是什么,是不懂事,是无知,是没有决定权?这些可能是对年纪上的固有印象。而同时,“小孩”也有开怀大笑、天真烂漫、美好的样子。或许,我们可以用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小孩”这个词。
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回,小时候的天真和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