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用9个“高质量行为”反驳“我不行”
作者: 爱丽丝·博伊斯博士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何秋焱(245)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元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Neko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我们太习惯用“卷”来衡量自己的一天够不够努力、值不值。但你有没有发现:再怎么拼,也总觉得“还不够”;即使做得再好,也难以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
长久处于高压、快节奏的职场环境,我们的大脑早已习惯盯着错误、缺陷、短板不放。
这是一种“生存本能”,但同时也让我们忽视了自己正在做对的事情——那些正在默默发挥作用的优势。
今天我想邀请你,在反省过失的时候,试着看看自己做对了什么。
不是为了自我安慰,也不是为了减轻不安,而是因为你做对的事情,往往反映了你的优势。
这些优势可以帮你建立自信,指明方向,若你愿意,还能帮你修正错误。
在这个越来越需要内驱力的时代,真正能带你走得更远的,往往不是更“卷”,而是对自己的优势有更深的掌握。
我将用9个问题,带你聚焦那些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识别出那些在日常中反复出现的“高质量行为”。
01
9个问题识别“高质量行为”
1. 谁愿意信任你?他们信任你什么?
也许是孩子总愿意把秘密告诉你,也许是老板放心地把项目交给你,又或者,你持有某些专业资格证书,能获得客户或来访者的信任。
你的答案透露了你有多值得信赖。
2. 你可以获取哪些资源?
你是否擅长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比如社区游泳馆的免费开放时段,图书馆电子资料库,实用的应用软件,或者是求助有专业技能的人。
如果你有其他人想要却找不到或不会使用的资源,这是一个额外的加分项。
能调动哪些资源,反映了你是不是一个头脑灵活、善于借力的人。
3. 哪些事情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也许是做完饭后一定会检查燃气灶是否关掉,定期带孩子去体检,还是开车从不违章。
这种“做得稳”的感觉,其实是你责任感的体现。
4. 哪些日常小事你毫不费力就可以完成?
比如照着心里熟记的配方烘焙,打包行李,或是中断一会儿也能很快回到锻炼节奏中。
这些都说明你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习惯系统和自我管理能力。
5. 最近一次你解决了什么困惑?
可能是你请教AI解读某个复杂的概念,工作中对一个文件里不清楚的规定提出质疑,或者发现购物清单中遗漏了一个必需品时,主动和家人确认。
这背后展现的是你保持思考、善于提问、逻辑清晰的能力。
6. 最近一次选择了“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是什么时候?
你是否在忙碌一天后,仍然坚持亲自做饭,而不是随手点外卖?
或者你本可以替孩子直接写下作业答案,却选择耐心地陪他一步步思考。
这些不容易的选择,恰恰体现了你对责任的坚持,也反映了你愿意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7. 最近一次你从失败中获取了什么经验?
比如,炒菜时,你在加更多辣椒前犹豫了,因为想起上一次伴侣说你炒的菜太辣了。
微小的调整,是你不断调节、适应和成长的证据,说明你在认真对待生活给出的反馈。
8. 最近一次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边界是什么时候?
朋友约吃饭,你开车要半小时,而他只需要10分钟,你询问是否可以换一家离你更近一点的餐厅。
当你收到时间冲突的邀请时,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改时间;或者当你发现会议与自己并不相关时,选择了不参加。
这些看似“拒绝”的举动,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划出清晰边界——这不是自私,而是一种成熟。
9. 最近一次你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时候?
可能是在拒绝邀请时给出真实理由而不是编造借口。
可以是明明说“一切都好”会更简单时,你依然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反馈。
也可以是当和集体意见不一致时,你依然选择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时刻,正是你在表达自我,展现正直与自信的证明。
02
用答案反驳“虚假信念”
我们常常会对自己下定论:
“我不擅长沟通”
“我总是重蹈覆辙”
“我缺乏责任感”……
这些想法听起来很合理,但未必真实。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所以会不自觉放大自己的短板,忽略已经做对的部分。
我们可以利用以上9个问题的答案来反驳这些错误观念,并从中发现成长机遇。
举个例子:
你可能觉得自己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是重蹈覆辙,在你的答案中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反例。
因为上次出错,这次特地提前安排、做了准备,那就说明你是可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只是这部分行为没被你看见或认可。
再比如,你可能以为“我只有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才做得好”,才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那不妨深入挖掘:这种环境里是否有某些关键因素?
可能是明确的目标、更高的自主性、更强的支持感......
这正是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从成功的特殊情境中反推可复制的机制,从而拓展成功的范围。
总之,那些与“我做不到”这种信念相矛盾的例子,往往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者简介:爱丽丝·博伊斯博士,致力于将认知行为疗法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 爱丽丝·博伊斯博士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原文标题 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用9个“高质量行为”反驳“我不行”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