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是打开改变之门的的钥匙
现代社会节奏太快了。
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好像被无形的东西驱赶着,马不停蹄追求事业、爱情、幸福、财富……
但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却比以往更普遍。
我在人生答疑馆常看到这样的提问:
我打了孩子很后悔,我要怎么办?
我有拖延症,要怎么改?
我觉得自己丑、还胖,试了很多方法,很挫败,要如何面对?
在一些活动中总是做不好,怎么办?
我很容易发怒,要怎么控制?
……
多少人想改变,却不知改变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里。
其实接纳自己,一切就可以慢慢改变。
近几年,接纳自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但可能许多人并不清楚到底怎么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有多重要?
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如果接纳了不够好的自己,是不是就停止不前了?
01
自我接纳从不接纳自己开始
接纳,简单说就是接受并容纳。
自我接纳是我们在充分的了解并且理解了所有关于自己的一切特色、优势、劣势等等之后,依然能够对自我的存在予以肯定和认可。
自我接纳,是我允许、接受、包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一个人能够为自我负责,能够容纳矛盾和不完美,对生活和人生表现更加稳定和积极,这是人格成熟的象征。
冰千里老师说,无论你不接纳的是什么,都代表你想要生活的更好。
所以不接纳就是接纳的前提。
比如你不接纳自己的懒惰,就代表你想要勤奋。
你不接纳自己的愤怒,就代表你想要平静。
只要你能够觉察到你不接纳的部分,就已经在往接纳的部分行走了。
02
为什么不接纳会伤害自己
许多人都会拖延,本来拖延没什么大不了,可对自己的评判、觉得自己很失败,这才是伤害自己的根本。
有的人焦虑,焦虑本来也没什么,可焦虑的人会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从而产生更大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自慰本来也是正常的,可因为这个行为,觉得自己不好、羞耻,对自己都是批判,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妈妈因为孩子不写作业打了孩子,打完孩子之后,又产生一些情绪和行为。
比如说进行各种的评判,认为应该爱孩子,而不是打孩子:内疚,后悔,自责,从而自我惩罚。
在一些活动中表现不够好,让自己不自信,对自己不停否定,这是伤害。
真正伤害我们的是二次伤害的这些情绪和行为。
二次伤害的产生,就是我们所谓的不接纳。
03
怎么做才是自我接纳
要学会原谅自己。
过去的失败经验不一定意味着你不够好,事实上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当你开始允许自己对自己失望并且原谅自己的时候,你就可以用积极资源取向的视角看待自己。
接纳自己是一个过程,要慢慢来。
要先接纳不接纳这个阶段。
我们总是从不接纳再到接纳。
接纳是一个缓慢的,一点一点变化的过程。
可能你已经不一样了,你都感觉不出来。
接纳需要积累。
我们的内在自我,早年他不是一下子就受创伤了的,他是一点一点日积月累当中慢慢的被那种养育环境对待。
所以接纳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为自己赋能,问题即资源。
我们所有认为是问题的,同时都是资源。
比如你不接纳自己拖延,证明你有想不拖延的愿望。
保持对自己的好奇,寻找积极资源的取向。
做到自我接纳,意味着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和决断都是和自己的内心紧密相连的,不再承受背叛自己的痛苦。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是接纳自我的,是不被焦虑夹杂着往前走的人,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进步。
还可以用“自我优势记录表”记录自身优点,有利于建立积极自我。
04
自我接纳并不会让自己停止不前
许多人有这样的担心,怕接纳了不够好的自己,就变得更糟糕了。
就像本来就焦虑,接纳了自己的焦虑,会不会以后更焦虑?
现在就总愤怒,接纳了自己的愤怒,以后会不会更控制不住发怒?
本来就拖延,接纳了拖延的自己,会不会以后拖延更严重?
……
我自己曾经以为不能完全的自我接纳。
因为如果自己完全接纳了自己的不足,缺点,还如何进步呢?
“给予自己无条件的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也同意自己的缺点或者弱势之外,是不需要进步的。”
接纳自我的态度,是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做出反应,而不必首先下意识地纠结于自我责备和贬低中,把精力都消耗在自我厌恶上,停滞不前。
我们只有完全接纳了自己,认识到自己有优点,同时也有不足,但不再批判自己。
给予自己无条件的接纳并不意味着不改进缺点或者弱势,而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更有益于提升自我的环境。
试想,一边嫌弃着自己,一边想改变效果并不好。
就像我们知道明明该学习了,却控制不了打游戏,那就要接纳人的自制力就是有限的。
既然都打上了,安心打一会就好,不必自责。
自责时学习效率更低。
不自责了,自然就容易恢复自身的能量,打一会游戏再专心学习。
改变是基于爱,而非嫌弃。
这样的改变才更容易发生。
丛非从老师讲如何面对别人的批评,他说“被否定是变优秀的起点”。
我们都不喜欢被批评,感到被否定,心里会不舒服。
但是当我们接纳自己有不足,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盲区。
就像别人知道自己的不好,而自己不知道。
如果别人指出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盲区,从而变优秀。
我们其实都可以把批评当作对我们的一种反馈,而不是否定。
而做到这个的基础还是要自我接纳。
不会因为别人的否定就轻易否定自己。
“自我接纳是需要建立在一个对自己客观平衡的评价体系中的同时,我们需要给予自己足够的积极反馈。让我们可以有力量去尝试和突破自己曾经不相信自己可能会拥有的潜能。”
胡慎之说,身体有伤口,我们有修复的能力,这是身体本能。
心也会感觉到受伤,如何让自己修复,这是很多人渴望获得的答案。
而复原力,就是接纳自己,悦纳自己的能力。我们都有这个能力,就是要去发现和训练。
接纳自己,意味着不再自我否定。不再评判自己。
接纳自我,并不是让个体强行的接受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及行为,而是在了解情绪的来源,行为背后的意义之后,自然而然地接纳。
就拿最普遍的拖延,迟到举例。
许多人对拖延的解读往往是因为懒惰、散漫、不努力。
可只有拖延的人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渴望完美,想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优秀。
因为我们从小就一直在被比较,我们一直都在害怕被比下去,害怕因为被比下去而让父母脸面无光。
那些被父母深深印刻在心底的羞耻感,卑微的自尊心,不允许我们不如别人优秀。
像这样一层层的往下感受自己自然流淌出来的感受和记忆,我们明白了当下的困惑最深层次的来源。
经过探索,我们就会知道,我可以不用每次都那么优秀,就算是失败,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体会它,感受它,或许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想努力的方向。
接纳了自己,我们就不会一边拖延,一边责备自己,一边继续拖延。
而是不再苛求完美,不再与别人比较,知道先完成再完美。
抑郁、愤怒、挫败等等都需要我们这样去梳理,去接纳,不对抗。
还要记住的是自我接纳这条路注定走的没有那么快,它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再实践。所以不要急,慢慢来。
希望自我接纳变成我们每个人内心里最深的信念和行动,手握这个钥匙,打开改变之门,帮助我们成为想成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