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越少,幸福感越高
文|若杉
01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习惯:
一本书,不管多晦涩,只要抓起来看过第一页,就一定会看到结尾;一部电影,不管多无聊,只要开始了第一分钟,就一定会撑着看到最后。
这样的习惯,纵然逼着自己看过了诸多无趣但有用的书,也莫名其妙地看了许多并不为大多数人喜欢的电影。
但同时,也有了许多不愉快的读书、观影经历。想着,若是愿意适时舍弃,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来读自己想读的书,看想看的电影,甚至哪怕用这些被无意消磨的时间睡睡觉也好。
朋友把我的这个小习惯叫“强迫症”,我则发现,每一次这样的坚持,这样的执着背后,都有这样一个简单的认知:“凡事必须圆满,不可半途而废。”
早已忘了这样的意识,是父母,还是童年时期的老师注入内心,只是,早已内化成内心坚定的习惯,这么多年,不曾察觉却谨遵执行。
我想,大概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的“必须”,或者是对大事的坚持,也或者,是在某件小事上的不肯放弃。
比如,与旁人吃饭,“必须”自己买单,否则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所有的包“必须”是名牌包,否则就觉得颜面扫地;
交朋友“必须”是比自己有钱或学识比自己高的人,否则就觉得浪费了自己社交的时间;
朋友之间“必须”相亲相爱,事事妥帖,否则就不应该做朋友;
再比如,很多姑娘,都存在于内心的,那个“三十岁之前必须结婚”。
……
忍不住去想,这样的“必须”究竟是好的还是坏,。是带着自己追寻到了某种特定的目标,让自己成为那个,所期待的更好的自己,还是无形中为自己加了一个叫做“必须”的套子,让自己无法自由舞动。
02
想到一个朋友,曾经是“三十岁之前必须结婚”的忠实信奉者,于是,在29岁那年,疯狂的相亲,后来,匆匆跟一个貌似“合适”的男孩步入婚姻。
结婚之前,她很清楚,男孩比自己小,又对母亲言听计从,朋友们、甚至连家人都劝她再考虑考虑。
她却说:“我都29岁了,哪还有时间考虑清楚。”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她当时焦虑的神情和“非嫁不可”的急迫。想着,30岁,难道真的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如果不嫁,真的会被通往未来的航船狠狠抛下?
再后来的故事,朋友如愿嫁人,也曾过了几个月短暂喘息的日子,“终于在30岁之前嫁人了”,仿如一个硕大的心愿终于落地。
但好景不长,老公“妈宝男”的体质愈发明显,虽然,有自己的房子,但老公还是要回去和爸妈住,美其名与“有爸妈在,觉得安心”,甚至小两口看的每一场电影,都必须带着婆婆。
婆婆也借着爱儿子为名,对这个媳妇诸多不满,什么不会做饭,周末还要出去玩,又花钱买化妆品了?最糟糕的一次,在婆婆百般指责下,老公非但没有为他解释,还动手打了她。
这一次动手,也彻底将两人的婚姻打向了终结。当初那个坚信,三十岁之前一定要结婚的姑娘,最终,在三十岁这一年,离婚了。
究竟什么时候起“三十岁前结婚”成为一种必须,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引发了太多人的焦虑,也造成了像朋友这般的悲剧。
03
可是,人生究竟有多少必须真的“必须”完成吗?
同样是“必须”结婚,可那些在30岁没有结婚,甚至一辈子都不曾走进婚姻的人,一样过得春光明媚。
同样是“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可那些没有上过大学,学得一门专长的人,同样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和满足。
同样是“必须”挣钱,有人忙着扩张生意,开连锁店,可是,也有一些人,像日本的许多匠人,一辈子守着自己的小店,不断提高品质,同样获得了,许多尊重和技艺的精进。
越来越发现,那些驻足在脑海的“必须”,不过是见到的世界太小,不过是认定了一件事就不肯转弯,不愿回头。
常常听到有人争论,一个人究竟应该安稳过一生,还是折腾着过一生,所谓人生,究竟有没有一定要完成的“必须”清单?
这种争论,常常面红耳赤,又始终没有结果。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站位不同,选择也不同。
《圆桌派》有一期,讨论“是不是该跨出舒适区”,有人觉得应该,因为跨出舒适区,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有人觉得不该,因为安稳会让自己觉得舒适。窦文涛说:“我的选择是跨出半步。”因为跨出一大步容易掉在那头,跨出半步,保持对新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又不太冒进,这是适合我的方式。
你看,同样是该不该跨出舒适区的讨论,便至少有三种答案,没有哪一种是“必须“,更没有哪一种是“不得不”。
04
埃利斯在论述自己理性情绪疗法时说,人大部分的坏情绪,并非来源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决定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而真正导致自己焦虑、愤怒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叫做“必须”认知。
大概是因为凡事很难有绝对,所以,一旦脑海中,被刻入“必须”二字,就很容易走进认知的死胡同,让自己情绪受扰。
这个“必须”可能是针对自己的,比如,“我必须优秀”,“只要是比赛,我就必须赢。”
这个“必须”可能是针对别人的,比如,“大家必须喜欢我”,“必须觉得我是善良可爱的。”
这个“必须”也可能是针对客观世界的,比如,“我决定了周末出去玩,就必须阳光灿烂”,或者“我的生活必须没有困境,要一路坦途。”
这些固执的“必须”,最容易将我们带入自怨自艾、自我怀疑与愤怒中,也最容易侵蚀我们一路追求的幸福。
幸福感,几乎是每个人生活的主题,不管是挣钱改善生活也好,还是做自己实现梦想也罢,其终点,往往都是某种幸福感的实现。
可是,幸福感这东西,就像影子一般,你跑它也跑,你越追它越远。
但是,如果愿意轻轻转身,调整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少一些为幸福所施加的“必须”条件,可能不需要刻意改变什么,幸福就在手边。
减少内心的“必须”,有两个建议:
第一,不断学习,扩大认知。
古人常把读书和旅行看作认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可是,如今,处在网路时代的我们,去读懂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又何止这两种?看一个视频,听一次演讲,甚至,可以发邮件给你信息的主人。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认知,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结论上,保持对一切的怀疑和接纳,自然,就不再执着的认为,什么事情是“必须”。
第二,放下自己,学会倾听。
总在说,喜欢表达的人太多,喜欢倾听的人太少,所谓“倾听”,不是单单的身体前倾,目光注视对方,而是,愿意打心眼里放下自己固有的观念、意见,真正的去倾听对方的观念和想法,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来自于自己独特的经历,也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懂得倾听的人,更容易拥有看世界多维的角度。
大多数的时候,那些打破“必须”的瞬间,都是你走向理解、包容,以及更新的世界的开始。
你会发现,哪有那么多必须,不过是自己的执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