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有一个极其自私自利的母亲,应该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有一个极其自私自利的母亲,重男轻女,一打电话就是拐弯抹角的要钱和骂人,不打电话说不关心她,一打电话就说打扰她做事情,经常被她诅咒,说各种难听的话,被逼抑郁想自残自杀
莫小凡(猴面包凡)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父母的时候,那么就不要勉强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有时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太阳。
1.好好努力,多掌握点知识和能力,尽量留在大城市,这里虽然苦,但是这里会有更多的机会。
大城市确实很累,但是这里有时又很公平,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我们不需要担心亲戚的闲言碎语,也能脱离那个让自己充满负能量的家庭,慢慢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身上,减少和父母之间的内耗。
2.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我们想要成为别人眼里的自己,有的人不知道别人的处境但是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因此我们要学会屏蔽那些无用的评价,比如亲戚和家人会说我们是白眼狼,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是为了从道德上谴责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永远欠他们的,需要学会感恩,但是他们的行为真的值得我们这么做吗?如果他们真的爱我们,那么他们爱的方式也太特别了吧,因此我们不如先学会爱自己。
3.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如果我们把眼光一直放在原生家庭,那么我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拒绝和换位思考,有些无理的要求可以直接否定,对于自己的未来我们可以多一点希望和规划,希望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芹香菜
抱抱。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很难割裂这个纽带,但是我们毕竟是独立的个体。
1.世界上有很多“坏人”,但是只有一些能够伤害我们。那么这些能够伤害我们和那些不能够伤害我们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就是我们在乎,我们有期待。我们对母亲的爱有期待,我们期待母亲这个词应该带来些东西。答案就在自己的心里。
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是“好”父母,也许降低期待也是一种方法,在其他地方找到替代需求也是一种方法。记住给她伤害你力量的只有你自己。
2.可恨之人都有可怜之处。
人都是基因加上成长环境塑造的,可恨之处从她自身来说,都有其原因。父母在他们的年幼之时,青春年华经历过各自的苦难与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处理好,不能所有人都顺利成长。
很多对人的“恶”背面是内向的自卑、寂寞、迷茫、苦恼,处理不了而“伤人”。如果你愿意尝试,可以探究这自私背后的问题,以爱来缓和关系。想想二十年以后的你看看今天到自己会对自己说什么?想想如果她离开了你,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3.逃避可耻但是有用。世界那么大,那么多美好,不是只有现在的家人。事业,爱情,友谊等等,让其他美好的感情去占据你的时间、空间。也许时间会给你新的答案。
叶映红:让我们一起用爱的声音温暖全世界 让我们一起用善的行为帮助全人类
■亲爱的大宝贝儿,从你的文字讲述我理解的是你已经长大有了自己一份工作收入,而且也远离了父母家庭,但似乎现在的你就像一只被一根无形细丝羁绊着的风筝,无论你怎么挣脱都无法实现自由飞翔的人生。
关键这份情感链接带给你更多的是指责,诅咒,伤害。甚至让你怀疑人生抑郁到无法解开这道从古自今建立人类社会规则以来的谜题。【原生家庭】
■你说到了重男轻女。这和我们社会发展体系有很大关联,就像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全民焦虑】远古时代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转化,一部分原因就是开始社会分工,满足生存需求,体力劳动强度大于脑力劳动所以男劳动力就成为社会主力军。
而到了今天科技发达到即将进入智能时代,只要我们开口就能满足我们各种日常所需社会功能,显然男性的力量感在不断削弱,而且长期被压制的女性为了求生存只有胖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失去了女性柔情似水的那份温柔。
■你妈妈的言行根据二八法则只是80%女性当中一员,她的认知模型也是来自她的父母传递给她的你认同吗?
就如现在的你虽然痛不欲生但也不得不继续纠结着,撕扯着,一个也是来自原生家庭高速列车惯性运动,还有一个社会环境无形道德评判和法律约束带来的关系网让你无法自拔。最核心信念就是你不敢做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一辈子都在处理三段关系
【我和我】【人与人】【我和世界】
所有关系出了问题需要一把钥匙?——沟通
☆我相信你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和妈妈沟通是出于断层的,甚至可以说都是再用发泄情绪方式伤害着对方,我在开讲【情绪与健康】经常会说到这句话
【行为是意识呈现 情绪是需求表象】
而你们母女长期情绪累计到现在可以说即将进入火山爆发。心理学有个【污水效应】就是告诉我们远离负能量的人或者事。
但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母女来说,那怕我们离开的物理距离有多远,我们的内心世界不能独立,双方有太多期待和羁绊情感链接没有设立好边界,那我告诉你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沟通第一步就是【先摆平自己】
??弗洛伊德说:???
如果我们儿时有一种固定模式,会希望自己在成年时重建和还原那个场景,以完成早期心理创伤的一个修复。
※如果你的魔咒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你的人生当中,你要看一看你是否有一些认知或者创伤没有得到修复。
※如果你不去打破这个魔咒,你就永远会在那个循环里面去循环,只不过是换了事件换了人而已。
●如何让自己自信起来你可以做以下调整
※允许自己真实的表达,日常生活工作多去表达你的感受。所有不舒服说出来就疗愈一半了。就如你今天在壹心理倾诉。虽然说的都是你的感知不知道你写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
※一定要和父母【分离】这个分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离开父母去生活,而是你内在哭泣小孩心理层面的断舍离,需要咨询师带着你一起来做。
●要区分否定和投射。
这时你一定要学会区分否定和投射。
※如果发现自己确实经验尚有不足,就要允许你不是神。当别人给予一些建议,先判断我自己在这方面是否有成长空间,这种否定是不是一种建设性的意见?
如果他说的对,但表达方式当你不舒服,这时你又要看自己有没有完成分离。你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否可以面对自己有不足的?
※还有一种否定的陷阱是什么呢?是投射。
投射就是我们以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是自己内心对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先期的设定。而这个设定,我们会以别人的嘴来呈现出来。
??最后送你一句哪吒说过的话???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成为自己人生旅途的主人,让原生家庭复演高速列车从你这里开始戛然而止。
小鲸鱼a47146
感觉题主怎么做都得不到母亲的认可。
题主说,有一个极其自私自利的母亲,重男轻女,一打电话就是拐弯抹角的要钱和骂人,不打电话说不关心她,一打电话就说打扰她做事情,经常被她诅咒,说各种难听的话,被逼抑郁想自残自杀?
你母亲总是说各种难听的话,否认你,如果题主长期受到母亲的批评贬损,那么在你的内心就会产生负面的信念,认为 “我是个没用的人”,“所有的错都是我的过失”,这样我们的抗压能力会比较差,无法建立自信。
这就是自我价值及认知度需求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所以题主需求调整自己的认知,
我们可以拿出一些小卡片,在上面记录下每一个我们觉得自信低落的时刻,然后分别写上,当时产生的情绪以及自发思想,也就是当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针对记录,对自己进行重新评估。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现实进行对照,看看自己的想法与现实之间是否一致。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这个想法的利弊,自我检测一下这件事难道一定都是坏事吗?通过这样的提问,对自己进行重新评价。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内心的不安,都与我们诠释事件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事情本身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困扰,真正让我们感到困扰的是,我们对事件的评价。
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自责或是负罪感,从而逐步恢复自信。摆脱母亲对我们的影响。
刘月鹏:国家二级/硕士/注册助理心理师/婚姻师
❤️**首先对你所描述的情况梳理如下:
▲母亲极其自私自利重男轻女,
▲经常被她诅咒说各种难听的话,
▲造成现在抑郁自残自杀应该怎么办?
⭐**现实中,有一类父母确实是自私自利的,他们生男轻女,一味索取,不考虑子女的感受。在他们看来,他们养育了子女,子女就是他们的财产是可支配的可处置的,在关系上从属于她。
在这样的家庭中,女儿显然是被忽视的,成长中带着强烈的低自尊、无价值、不被认可……太多的问题。
⭐**如果从源头上去看,你的母亲一定是在一个被忽视被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她自己并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女儿,因为她自己未被爱过,没有习得到良好的亲子关系模式。她自己打小的成长过程可能就是在被咒骂的过程中长大的。
⭐**关于原生家庭,很多人有切身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大多是不好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曾提出“有毒父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
前几年,国内也曾有过“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可见,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在我们的一生中是有多么大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父母跟前,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这种被动感,让我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因而敏感、在意。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未得到较好的心理上的弥补和成长,它的影响将会很久远。
⭐**面对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也许你该思考并需要做的是:
一是,如何面对这样的家庭。确实,与父母关系越不好,长大后会越想逃离。但是,有不幸的原生家庭,我们就不过了吗?正如上面所说,你可以选择“被童年治愈”,也可以选择“治愈童年”。
二是,抱怨、悲伤、愤怒,需要表达和疗愈,但之后,更多地是要看到未来。因此在当下来说,你需要的是好好成长,待成家立业,再善待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好好爱他们。这是你可以选择的!
三是,……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里的女主人公房似锦(房四井),出生于偏远乡村,母亲极度重男轻女,也极度索取,一味地只知道让她挣钱供养家里、给弟弟买房;还在襁褓中的她差点被母亲抛弃死在深井中,后来被爷爷捡回养大。还好她被爷爷心疼着。在多年的被母亲索取后,她决定勇敢做自己,不再理那个只一味榨取她血汗的家……
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女主角苏明玉打小因为自己是女孩,家境不好,上有两个哥哥,一直不受待见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家里举全家之力甚至卖房供养大哥上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给二哥买分上大学找关系找好工作,而自己呢,因为哥哥上学,房间被母亲卖了,自己只能住客厅;
上了尖子班母亲却不给上,不给上自己想要的清华只给上师范,母亲说你是一个女孩以后要嫁人的,我老了指望哥哥养老不指望你。可想而知苏明玉的内心是有多痛苦。但她没有为原生家庭束缚了理想,她依旧很努力很勤奋,最后找了销售工作并做了企业白领还是高层。她成功地脱胎于原生家庭了!
⭐**祝福你,同时建议进行专门咨询进行心理建设(个人成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