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筠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自卑与超越》对心理学有什么影响?
《自卑与超越》书评~我来了鸭~
抱抱楼主,我是最近几天才开始读的,也只读了第一章
<以下为个人的读书笔记,主观性较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可能有些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也欢迎大家来找茬哈~>
第一章:生命的意义
“我们赋予现实以意义,并基于此感受现实,我们感受到的并非现实本身,而是被我们赋予了意义的现实。”
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我们眼中的世界,引用千千的一句话:“目的论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只要我们愿意,人生就可以改变!”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而不在活着之外。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为什么人只有在失意时会作此质询呢?因为在失意时,人们止步不前,胡思乱想<不就是想自杀吗?/捂脸>,在顺境中的他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行动的结果上的,因此总是在行动,去创造人生的意义。“焦点放在成果上,行为放在创造上”<咳咳,借用一下,叶映红的悦享金句>
🍁三大约束
一:我们活在地球上且属于人类
因为没有最完美的答案,或者说因为我们有作为人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断追寻更好的答案。
二:我们是众生中的一员
嗯……这个好像是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叫我们要去沟通,然后为全人类共同创造幸福。这个是对作者观点的总结,但寒筠其实不太赞同,凭什么独处就没有意义啊喂?!我就喜欢独处怎么的,你咬我啊?<傲娇筠己上线>
正如zq大神所言“也许这里我们赋予的意义可以多元化,而不单纯在于与社会的合作或者交流,其实孤单的人那么多,不能因为他们的不合作和某些性格就说明那种方式不好或者是非真正意义,也许能够回归到某种多元化的选择上去会比较公平。”
三:人类分两性
🍀并由这三大约束引出三大问题:职业问题,人际问题(找到合适的位置合作并分享成果)和爱情问题(接受男女间的差别)解决三类问题显露出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独特见解
🌾要有社会责任感
但寒筠认为真正的意义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对于自己有发展(即更好地认识,疗愈自己)的作用吧,emmm……好吧,把它当作“为了帮助别人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自我实现”这种观念倒是与寒筠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了这种意愿才会有解决三大问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超未来的价值,你死后会不会有人记得你所做的,你能给后代乃至全人类留下什么。
🍧童年经历对人生的影响
终于到了看上去跟心理学有点瓜系的部分啦~五岁末形成自己的认知并用此描述一切。
觉察,探索,接纳,成长,在经历了许多由错误的思维模式带来的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觉醒了,改变认知才能改变言行,言行能表达情绪和想法,而这些的背后是需求(童年时所缺乏的那部分爱)。过去和现在的创伤都不能决定意义“我们自己的命运取决于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分析一波~受冷落的儿童<不就是自己吗?扎Zn了>——从小就没得到爱与关注——认为社会是冷漠的<对,寒筠就很厌世>——高估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
没人爱我那寒筠只能自己爱自己喽,就像小凡说的除了自己谁真正了解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及这一切带来的痛苦。<看个书都能有这么多感慨,唉,莫名伤感……>
🍃早期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是因为其有值得被记忆的东西,经历本身远不如其在记忆中的重要性(它不在乎真假,真正在乎的是它被认为是什么)
学习合作之道
✨【读书的感悟与收获】
◎整合这一段时间在壹心理上从各位老师的回答里学习到的知识,并加深了自己的感悟
◎补充了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如果不是这个活动,寒筠才懒得去读书,不过读书的过程那种宁静专注思考的感觉,寒筠还是挺喜欢的~
世界和我爱着你🐳


...全部

咸鱼Rey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被讨厌的勇气》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

Hello,我是咸鱼Rey。

《被讨厌的勇气》讲述了基于阿德勒的思想引发的一个关于“哲人”和“青年”的故事,采用对话体的方式来剖析阿德勒的思想,因此对比起阿德勒本人的《自卑与超越》等书,是更为容易理解的,书里并非采用极端特殊的案例来分析,而是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触动。


同属于精神分析流派的阿德勒,虽然没有佛洛依德的名气,但他的很多理论都具有反常识的意味:包括否定佛洛依德的原因论、否定存在精神创伤;否定寻求认可欲求;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等等。 可谓相当硬核。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推荐配合朴树的《No Fear in My Heart》一同食用~你会猛然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剂烈得不能再烈的猛药,让你无法逃避,又让你豁然开朗。

你在躲避什么?

你在挽留什么?

你想取悦谁呢?


下面分享下全书中我最为震撼的观点:

  • 你为什么不幸——因为无法摆脱过去的束缚

其实如果翻看一下阿德勒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三岁时弟弟在自己身边死去,幼年经历2次车祸,得过肺炎,患有佝偻症,身材矮小瘦弱,学习成绩不好。最要命的是,他还有位非常优秀的哥哥。如果按照佛洛依德的推论,因为阿德勒的童年如此不幸,所以他成年后大有可能一事无成。


但是,阿德勒却用实际行动谱写出让人赞叹的生命之歌,他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所以,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对过去的看法完全基于你自己选择,而你却亲手选择了“不幸”,即不幸是你的目的


咋一听你可能接受不了,但你想想,有多少人是一边对现实不满、唏嘘,另一边却又对改变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畏首畏尾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不改变!这样就可以理所应当的,把过往自己经历过的事打包贴上“不幸”的标签,然后对着全世界说“看啊,如果不是因为...,我就可以...”冷静来看,这不可笑吗?


  • 你为什么烦恼——一切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

有这么一句话“与其互为人间,不如自成宇宙”,如果全世界只有你,那根本不是人间呀!所以人是一定要生活在人际关系中,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受伤或者伤害别人,因此一切的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不存在“内部烦恼”


对此书里的年青人也问到“怎么可能,我的烦恼就是这么肤浅的问题吗?比如说自卑,这是我的性格是可能改变的。”对此哲人的解答是,人是有天然追逐优越的本能,如果无法达成理想就会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它不是一种客观事实。健全的自卑感是基于自己与“理想的自己”之间的比较,如果能正确看待则能实现超越。


而如果没有正确把握自卑感,就容易出现“自卑情节”“优越情节”“夸耀不幸”,这个时候你不是跟自己比,而是把外界全部当成竞争关系,把“自卑”当成“武器”,来实现你逃避自我的目的。(——此处又被阿德勒暴击100点)


  • 父母是真心说为你好的吗——课题分离

人的一生会遇到自己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而当你烦恼时,首先要分辨清楚这到底是谁的课题,把属于别人的课题丢开,这是减轻每个人人生负担的第一步。一个课题的最终后果由谁来承担,则他就是这个课题的主人,自己不可逃避,别人不许干涉。


电影《黑天鹅》里Nina和母亲的关系就是典型的课题干预,母亲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的身上,从小控制她的饮食、穿着、交友、生活、工作,目的就是让Nina实现母亲自己未实现的梦想。最终Nina在对黑天鹅角色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是被母亲设置好的程序,她爆发了,她要找回自己的课题。


每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而父母、他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是属于他们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我们永远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 自由就是被讨厌

康德曾提出人具有“不愿被别人讨厌”的欲望和冲动,这种欲望会像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这种生活方式在阿德勒看来顺应倾向性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自由就是被讨厌


日剧《凪的新生活》里的女主角是个处处小心谨慎以“不被别人讨厌”的人,她捕捉同事的眼神,顺应别人的任何意见,自动当那个自拍里最丑的人等等,她的生活无聊枯燥乏味,仅有的兴趣就是省钱。但她还是发现了其实同事根本背地里就是讨厌她,无论她做了多少“牺牲”都讨厌她。因为她们心理明白,凪这般迎合无非是虚伪的行为,她本人不是真心的,那干脆欺负到底。


因此真正的自由其实就是不再一味寻求他人认可。

若你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 未来不存在——只有此时此刻是真实的人生

书中哲人说,当舞台上的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时,你是看不到周围的一切的,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你无需执着过去,无需关注未来,因为未来只是“潜在性的人生”


如果你总以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无需行动,那你永远都没有进步。人生总是处在完结状态的,无论是20岁还是90岁死去,都是完结的、完满的人生。


其实书中精彩的观点实在是非常多,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常常产生对阿德勒老师的无比敬佩感,因为他的思想即使是放到当代也是非常创新、超前的。但无论你对他的观点是否全部认可,但阿德勒的心理学是“行动的心理学”,鼓励我们用行动改变生活,我想这应该是每个人都需要自省的。阿德勒对人生的自信心,来源于他“认证谨慎”得活好此时此刻。


能不能

彻底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来次痛彻心扉的痛

只有奄奄一息过

才是真正的我





...全部

刘权熳

Lv8 暖心海豚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乌合之众》这本书如何?有历史局限性?
您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我很少写书评,如有不足,望海涵。
我家里也有一本《乌合之众》是由内蒙古出版集团的远方出版社刊印的中文译本。

【1】购买此书的时候,我也是在盲从。

说实话,这本书并不在我的藏书清单里,但是,有一段时间这本书就开始火了起来,这本书被反复的刊印,甚至被各种吹捧,仿佛成为了心理学爱好者的必选项。

就跟喜欢精神分析的人一定要看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研究集体行为就一定要看《乌合之众》一样,在大众心理学丛书中,这本薄薄的黑白金封面的书总是被放到显眼的位置。

朋友圈里也有人再晒这本书……
在这样的群众性压力之下。好像我不把它放进我的书架,我就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的的确确是因为【集体效应】去购买的。

所以从一开始,这本书对于我而言,就代表着一种被多数人力量所驱使我去做非我初衷的选择的特点。

但这本书我的的确确认真的读了。
它的确有读一读得价值。

弗洛伊德对这本书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我们经常会感受到“集体压力”的强大,因为人是具备社会属性的,虽然每一个人都各有特点,但是,当我们所属于一个集体的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把自己的步调和集体一致。目的是为了【迎合大多数人,太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

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对集体的归属会让我们获得安全感,但是,当我们的真实想法存在,而我们的想法和集体齿轮不吻合的时候,为了生存下去。
我们会把自己的棱角磨平,放弃【自我意识】,称为集体的附庸。

就好比,当年大家都在宣传这本书,大家都在说自己读过,哪怕我不想买,我也终究对于集体的力量妥协,在17年的时候,走进了书店,买下了这本书。

“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摘自《乌合之众》

【2】此书是悬崖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抛开我买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因为他解释了一些我们曾经认为难以理解的现象。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我们为何要研究大众心理,因为我们在无数次历史事件里面,都发现了当人变成人和人的组织,当人们被感性煽动放弃了自己在群里的特别的个人特征。
混乱就悄悄的发生了。

这本书诞生的时机很重要。
任何一种创作都有他得历史背景,心理学往往是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在历史洪流的相似性中找到规律。

理性和感性的战争:

《乌合之众》是勒庞写于法国大革命后,学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奢靡的路易王朝终于被送上了断头台,人们开始追求公平和自由,这种阶级革命呼唤出了理性,这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很多学者将这场胜利称为“理性的胜利”,很多人在此之后都以为不会再出现专横的制度,不会出现剥削和暴乱,人民将拥有更平等的权利。

但是,事实却截然不同。
人们虽然亲手把国王和王后送上的断头台,但是集体式的白色恐怖却从未消失。

法国大革命以后雅各宾专政随之而来,大家又陷入了疯狂之中,各自战队,侵权压榨,党同伐异。
哪怕是二战时期,希特勒的纳粹统治至今也让难以相信人类可以构成团体来集体屠杀另外一个种族,对纳粹的盲目信仰,无差别的诛杀犹太人。日本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对军国主义的狂热。

而沾满鲜血的屠夫里,我们惊讶的发现,他们曾经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他们会变得面目全非了呢?

《乌合之众》就是为了解释这个原因。
勒庞写这本书,目的是为了警醒世人,当我们发现群里意志朝着极大破坏性方向奔流而去的时候,我们再怎么想要合群,也要冷静下来,而不是放弃自我意识,去盲目的成为群里无差别的一员。

因为悲伤的历史不该再次重演。
所以,去阅读这本书,去了解人性,去理解人为什么会在被感性所支配而丧失自我主见,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3】《乌合之众》对大众心理学的意义。

“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摘自《乌合之众》

了解人性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剖析自己,也能更好的解释一些现象,虽然《乌合之众》这本书是很早之前出版的,但到现在,也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书可以预言很多集体行为发生带来的负性结果。

比如去年的香港废青事件,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香港的一部分青年被美国在背后煽动形成了暴力组织,开始阻碍地铁等公共交通运行,开始用燃烧弹肉毁坏校园,甚至无差别殴打香港居民,只要是不支持所谓他们港独诉求的,他们都对其实施私刑。

从一开始的高估理性,到最后学校成为暴徒的毒巢,暴徒们假以自由之名,开始公然抢劫银行商店,对意见不一者进行打压。

我们真实经历的现状,恰恰是《乌合之众》最可怕的寓言,当人们被冲动和暴力洗劫了心智,留下的,不过就是一副只会盲从的空壳。

所以这本书,不管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的大众心理学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拿今天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狼子野心的人再利用《乌合之众》中的理论。

诸如美国政治家在疫情期间煽动国民的反华情绪,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诱导侮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想把一切的责任推给中国,从而转移美国民众对自己执政党的不满和对美国内部医疗资源的恐慌,把愤怒转移和发泄给另外一个对象。让中国人以及在美华人华侨成为“泄愤对象”

这些,其实都是和《乌合之众》勒庞观念。惊人的吻合。

【4】《乌合之众》的局限性。
我是心理学从业者,我和我的很多同行一样,一开始更关注的是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以及精神障碍。

荀子说“人性本恶”
我们总是更关注白纸上的黑点,而忽视了更多的光亮,后来,我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才了解对人性中【善】的探索,更具有价值,我们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求助者走出阴霾,还要帮助求助者建立更幸福的生活模式和认知方式。

而《乌合之众》恰恰把人性的黑暗面给过度的渲染了,当然这个勒庞所处的时代经历相关,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无知无智的无奈,他甚至在书中提到: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古斯塔夫·勒庞

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表达当中感受到他深刻的绝望,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性的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呢?是不是以为着当人们被盲流所迷惑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就真的没救了呢?

这本书精细的提到,人是如何被轻而易举的操纵的,那些“凯撒”是如何让人们放弃自我的,却没有讲到人性力量的另外一面,也是更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那一面。
就是我们人,是存在理性和善良的。

在我看来,个体到集体的转变,并不是纯粹的理性到非理性的转移,《乌合之众》的这种概括的确过于绝对。
因为他高估了非理性的力量
也大大低估了人性的善良

我举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例子,新冠病毒在我国蔓延,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无不是各种隔岸观火,他们的专家甚至预测了中国会出现疫情下的集体暴乱,社会体制崩溃,公共安全与秩序。而且预言疫情会成为我国制度的挑战。
那些所谓的学者提出这些理论,无非就是根据勒庞的《乌合之众》的论调来推测我国会闹出的“笑话”

但我们并没有成为乌合之众

恰恰相反的,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极高的国民素养,我们非常理性的了解分析新冠病毒,并且坚持了居家隔离,我们并没有陷入混乱,相反我们更加的自律。

虽然一开始有一些不法之徒哄抬物价倒卖口罩,虽然也有一些官员不作为胡作为,但我们国家以最负责最有效的方式打击了违法犯罪,保证了人民利益。

勒庞书中所说的人性的自私和丑恶并没有显现,反而出现了无数的逆行者保护着我们的祖国,无数医护奔赴前线,无数基层人员日以继夜的工作,他们用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希望。

我们中国此次的抗击疫情的壮举。
恰恰就用事实反驳《乌合之众》里人们的民智丧失,中国人人在灾难时的团结和勇敢,理性和坚强,就说明了集体带来的正性力量远远高于其他。

————————————

以上就是我对《乌合之众》的全部书评

《乌合之众》里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疫情来临,中国人的上下一心的集体主义带来了生的希望,我们并没有变得混乱,我们表现出的空前团结的勇气,就证明了中国5000年文明的强大。

我们不是乌合之众
我们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中国加油!


...全部

郭杨

Lv7 陪伴海豚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怎么看待《人间失格》?有积极意义吗?
我的基本思路如下,我准备写下三小节,第一小节讲我的基本认识,仅仅从我的感觉、体会,经历出发,基本上属于主观的(其实我在写之前看过这本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看这本书的原因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把这命名为“白”。这本书的内容及其印象我大多都忘记了,这是其一。其二,是一种消融,好似雪化成了水,好似口渴了喝进肚子里的凉白开,似没有什么营养,却起了奇妙的作用,一如女子的淡妆,是化而不觉,妆而不见。一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那般不经意,实际上这“不经意”可能是“精心布局”。第一小节基本不涉及题目之下的具体问题,仅从个人出发。

在第二小节,我会再次阅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并考虑具体的问题,尝试寻找线索以回答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提问。我把这一过程命名为“黑”。“黑”的基本意是现实,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伤痛,困境,迷惘,能够体验到的情绪等,它是如此清晰而且清醒,就像你知道血液将流遍你的全身,心脏将延续它的跳动。“黑”的另一层意义是隐性的显现。比如,我们就用枪,用达摩克斯之剑来象征。黑是一种危险,或者近乎邪恶,还是说黑也是一种非凡的美,黑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神秘力量?

第三小节,不妨把第一、二小节的东西统统推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来解释,来说明。我把它命名为白+黑,这一点,我们就用太极来表示,或者是苏轼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到最后,也不免这般遥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或是像《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之结尾: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

我坚信,每个前来阅读这条消息的人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只需把这些东西摆放上来,路过的人们自会各行其是,各取所需。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也是我将要面临的挑战。但愿我能提供得多一点。

一,太宰治《人间失格》之白

实在地讲,要仅凭个人这一丝感觉,仅仅还不到而立之年的人生时长,便要来谈一位在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作者的经典之作《人间失格》所勾勒出来的轮廓,这真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故而,我只能把这一次用文字说话的机会称作是大胆尝试。

当我们说起太宰治,我们中有许多人恐怕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代表作《人间失格》(我不禁想在此刻问问我自己,我是否知道这四个字的所有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意,引申义是什么?人间失格是什么意思?)我想,我可能不太知道,比如,我的第一疑问是:“人间失格的’格’是指什么?”是格调,是格格不入,还是人格、品格、性格?我不知道该如何在一瞬间准确捕到“格”的基本意,当然,此时此刻的我也并不愿意通过任何渠道去寻求答案或解释。(并不是因为懒惰)那么,在上面所列出的选项中,我的选择(猜测)是什么?答案是格格不入这一项。然而,其准确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总能有办法知道,而且还可以知道得更多,假如我们真诚,假如我们愿意。

有声音可能会这样提问,你凭什么这样认为呢?我可不这样认为!(没有关系,我们并不是在做判断题,也不是要进行辩论,这里没有正方,也不需要反方。)每一刻,每一双想要看见的眼睛,想要思考的头脑都会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解读,我们要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营造的是百川归大海,涓涓细流成江河的那种浪漫与壮观。

现在,请和我一起回忆一下,当你第一次听到或了解到太宰治和《人间失格》是因为什么呢?是否也是因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来自《人间失格》这本书里的句子?既精妙,又那么脚踏实地,既那么虚无缥缈,又这般真真切切。至少,我正是如此。就好像你能记起那个叫海子的诗人,便是因为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能想到顾城是因为他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或许在他那个年代,正处于“黑夜”中,那人间或者可以替换为我们所熟悉的一个日本文化现象,历史现象——社畜及社畜文化,而他竟然要寻找光明,“失格”便不正暗合了人间吗?)这一点,我想很容易理解,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或者,我们也许看过几部周星驰系列电影,这里我举出两部:《喜剧之王》、《长江七号》,这样美丽,这样科幻,其内核却是哀伤,忧愁,让人笑到泪流,期盼到望穿秋水,可过尽千帆皆不是!

可能,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种“失格”!就好比李宗盛有一首歌叫《漂洋过海来看你》,多么柔情似水的浪漫,多么漫长辽阔的爱情的海岸线,可是,这背后的故事呢?几经阻隔,几多风霜啊!正是《蒹葭》中所写: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意中人就在那边,逆水而行,道路艰难曲折,顺水而下,就好比是在水中央。)我想,要明白这一点,却也很容易,有句话说:太阳也有它的阴影。太宰治的抱歉就在于他看到“阴影”怎样遮住“太阳”,他因而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从另一层面来讲,我们也许会记得这样一句话—— 你还不知道他,所以别轻易下结论。那么,太宰治是否也可以这样去看看他呢?那么,失格的人间呢?其实,失格的又何止人间!我们再随意举出几个现代节日——双11——双12,还有多少个这样疯狂的节日?我不知道,也许,在某个时刻,每分每秒都可能是。

我们杂七杂八地讲这么多,那么,太宰治和他的经典作品《人间失格》到底怎么样?我想用两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作为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结尾。一位是安徒生与《皇帝的新装》,有时候,成年人的狡猾正是沉默与恐惧,只有孩子才会无忌的喊出真相。一位是吴承恩与《西游记》,这世界上固然不乏孙悟空这样的能人,但一路上,妖魔鬼怪亦不少,即使是唐僧师徒四人,即使有各路神仙相助,加持,取经之路也处处生死相连,岌岌可危。

太宰治无疑看到了这一点,知道这多骨诺米牌的连接与连锁反应,失格是在沉默中死亡,它与在沉默中爆发具有同等的力量,甚至可能更大。(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而解释往往是多面的,我们也可以用完全相反的事实转换为截然不同的结论。)

能超越者自然能由此汲取生命的营养,而不能吸收者便可能落得个范进中举的结局。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所写的那位大理高僧正是因此而走火入魔,若非遇段誉吸其内力,他便一命呜呼。

现在,有关于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之白的部分我们就到此告一段落,关于其黑的色彩,下一次,我们再继续往下讲。毕竟,我们还需要时间来阅读译作才行。


...全部

用户已注销

Lv4 小飞鱼

认证作家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为何家会伤人》怎么样,有疗愈作用吗?

我读过很多关于家庭关系的著作,从来没有一本书会适合国内大部分的读者看,都比较深奥,而且难懂,不过武志红的这一本《为何家会伤人》就不是这样。这本书很好,对于家庭的困境有着深刻的见解,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对这本书里面的例子感同身受。


从我做咨询的感受来说,国内家庭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不仅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这么简单,还牵扯更多社会文化的背景。


在我身边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我有个好友,是广东潮汕地区的,那边比较传统,女生在家相夫教子,一般都不怎么出门工作。当然现在这种情况会好很多,可是仍然也会有部分人存在这样的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嫁了个男的,这个男的对她很不友好,不仅不体贴她,在出现婆媳之间矛盾的时候,还会与她争吵,甚至拳打脚踢,有家暴行为,后来没有办法,只好离婚了事,但这件事至今让她十分恐慌,离婚后也不敢再投入新的感情状态中。


像这样的家庭矛盾,实在太多太多,故事的残酷程度,远超大家的现象,倘若不是咨询师,作为旁人你很难想象这里面会有怎样的情节。


因此,《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把很多家庭里产生的矛盾都写了出来,也把一个人成长的经历和特点,通过家庭的形式进行传达。家庭会影响个人,没办法摆脱,每个人深陷其中,得了解这里面的本质和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悲剧发生,从而达到改善的目的。


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对心理学不太了解或者想要认识现象去思考问题,这本书会对你帮助很大,也能带来更多的启发。



...全部

徐若航

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主要讲?易读懂吗?

我在回答里引用了很多次这本书的观点,只是没怎么说(*^▽^*)。

这本书算是对以往关于依恋的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之前鲍尔比写了《依恋三部曲》,跟着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的思路,根据最新的研究自成一派,只是那本书太学术了一点(虽然也不难懂,不过一般人可能没那么多耐心看完这么多研究)。这本思想更成熟,结合了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也更贴近生活。

书里每一部分都很详细,以下是概括的不能再概括的笔记:

依恋理论之所以能在心理咨询界自成一派,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咨询师在咨询里的角色,和父母在依恋关系里的角色由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因此,人会有再成长一次的可能性。(关键人物:鲍尔比,安斯沃斯,福纳吉、费尔贝恩等等)

鲍尔比提出,人有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矛盾/焦虑型、冷漠/回避型、未解决/创伤型

安全型是比较理想的类型,这类人拥有比较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能建立比较让自己满意的关系——在安斯沃斯的依恋访谈里,回答有质有量,并且前后一致;

矛盾/焦虑型是由于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意愿,对孩子过度关注,而且情绪阴晴不定引起的,俗称“娇生惯养”。这类人会很害怕和父母分开,也因此会更愿意寄生在别人身上(这样才能回应父母的情感需求),更少会注意到自己能做什么——在依恋访谈里,他们会话特别多,感受丰富但没有章法,而且经常会跑题;

回避/冷漠型依恋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情感回应过少引起的,这样的人会把自己的需求活性降得很低(这样才能适应父母的冷漠),以致于对自己和别人的情感需求都不敏感。更喜欢用控制、贬低的方式获得关系——在依恋访谈里,他们话通常比较少,描述的人物形象不容易生动,感情也很少;

未解决/创伤型是由重大创伤引起的,孩子会觉得父母非常可怕,也因此,常常得和自己的感受、对父母的需求隔离——在依恋访谈里,通常形容父母经常前后不一致,甚至大量歌功颂德,但是却缺乏情感上的证据支持。就像一个人谈起自己非常不愿意谈起的事情一样。

(每个人的依恋关系都是混合的,并且不同情况下会有所不同)

人的很多高级情感功能需要在依恋关系中发展和成长(书里有详细介绍),但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肯定是不完美的,会导致我们自动化的做一些事情,也会忽略一些问题。要面对自身的创伤和问题,离不开我们的心智化和觉察的能力(书里有详细讲)。重新体验、反思和整理自己对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才能不被自己的依恋关系所决定。

不只是来访者,咨询师也是如此,而且对咨询的影响一点也不比来访者小。所以,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互为主体性”的,在咨询关系里,我们会体会到什么,是人和人之间意识和无意识层面互相影响的结果——有时候我想告诉别人“你无论怎么样我都能接受”,无意识里却很容易忽视对方的问题和主动性,对方因此也很难好受。好的关系要给两个人都留下足够的空间

咨询师没办法回避自己的影响,也没办法总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通过和自己待在一起,体会自己是怎么被别人影响的,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理性的分析只能作为一种整理,更主要的是要体会自己在关系里扮演的角色。



...全部

千千鸭

Lv3 小海星

优质答主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能改变症状吗?

你好楼主,我是陪伴者千千~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它的名字叫做《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所以,当楼主说到《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的时候,千千觉得有点陌生。是的,这是它的另外一个名字,这是一本关于“焦虑症”的书。


可以说焦虑是当代人普遍拥有的一种感受。一项研究表明,世界有71%的人处于焦虑症状。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使得焦虑大面积蔓延。(你不是一个人在焦虑)<哭笑>


书中主要讲了以下这些内容。


一、焦虑症概述
1. 焦虑症概述
2. 焦虑的分类
3. 焦虑症的主要分支
二、引起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1. 长期、前置的原因
2. 生理原因
3. 短期、突发性原因
4. 使焦虑持续的原因
三、通往康复的整合治疗法
1. 概述
2. 生理方面
3. 情感方面
4. 行为方面
5. 心理方面
6. 人际关系方面
7. 自我方面(自尊)
8. 存在主义的和精神的方面


焦虑可以分为*广泛性焦虑*条件性焦虑*预期性焦虑

在这本书中,惊恐发作,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反应等等也属于焦虑的一种。


我们的焦虑可能与遗传,童年经历,长时间积累的压力,特定环境有关。

艾德蒙博士在书中总结出一套整合治疗法:


»生理方面

使用腹式呼吸而不是胸腔呼吸。

每天20到30分钟深度放松训练,包括肌肉放松,瑜伽,听舒缓的音乐等等。

时间管理中妥善分配*什么也不做的“休息时间”*参与娱乐性活动的“消遣时间”及*维护重要关系的“关系时间”。

坚持体育锻炼是缓解焦虑的好方法。


»情感方面

观察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情绪。

表达情感。表达的目的主要是“释放”,所以可以与他人分享,写下来,大声呼喊,或者大哭一场。


»行为方面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剂类或抗抑郁类处方药物。

扭转灾难性思维

分心法:体验一些让你觉得愉快的事,比如:洗个热水澡,吃点东西,读有趣的书或看一部电影。


»心理方面

找到自己的消极对话类型,并问问自己:“有什么证据支持这种说法”,“它总是正确的吗?”,“这件事真正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人际关系方面

尊重自己和自己的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


»自我方面(自尊)

有一些幸运的人从原生家庭中得到接纳,呵护和爱,从而为他们的自尊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使成年后的他们没有任何持续的不安全感。

而对于童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多安全感而常常感到不安的人来说,需要他们有能力把父母未能给予自己的东西补偿给自己。当你产生消极想法时,意识到内在小孩的需求,不要忽视ta的需求,努力与ta对话,满足ta,也可以给ta写信,想象自己在照顾着ta,鼓励ta释放自己的天性。只有真正接纳自己,才能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发展支持和亲密关系。他们的接纳尊重和认可可以让我们肯定自己,巩固对自己的积极态度。


»存在主义的和精神的方面

描绘出自己的理想蓝图,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填充进去。

培养自己的精神追求

设立一些利他的目标。当我们觉得自己对社会有用时,我们也会更加肯定自己的价值。


“期盼着快乐赶紧到来,买一件浅色风衣,再买一件喜欢的衬衣,穿上露脚踝的牛仔裤,春风一吹,头发都在开心。”


我们值得拥有全世界的美好啊!


我是千千

世界和我爱着你




...全部

熹薇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

回答了问题:《诊疗椅上的谎言》与《当尼采哭泣》体现了哪些思想?

题主你好~昨天晚上重新把两本书都看了一遍,似乎有了一些新收获


个人比较喜欢《诊疗椅上的谎言》,这本相对来说更“小说”一些,情节很生动,后期的“谎言”部分特别有戏剧化的味道,甚至莫名有点喜感(?


为啥说有点喜感呢,可以一句话整理下全书人物关系:欧内斯特(主人公)的来访者的妻子的来访(法律关系)是自己的督导(多严肃的一本书啊……


作者借这种奇特现象揭示了治疗关系中的谎言:既有来访者与治疗师治疗过程中的互相隐瞒,也有治疗师为了维护所谓“专业形象”做出的滑稽举措——反倒将自己推入了骗局的更深处


【这本书主要揭示了几大问题:“保密”伦理的边界、治疗中“谎言”的应对、治疗师维护“专业形象”的自恋(在书中主要是精神分析圈的恩爱情仇)、治疗师自身的欲望与自制,也算是给予新手治疗师的一次告诫】


《当尼采哭泣》相对更严肃一些,讲述的是尼采和布雷尔医生一场不寻常的“治疗”——究竟谁是医生?谁是病人?


这本书的存在主义色彩很浓厚,探讨的问题有点“危险”——自由与潜在的约束、生存的目的、内疚感,论述死亡与自杀的篇幅也不在少数


最触动到我的情节:在催眠状态下的布雷尔最终做出了“背叛”,他逃离家庭,远离故乡,再去见一次始终萦绕在幻想中的女病人。但坐在离开的“火车”上时,布雷尔仍旧是迷茫的,完成了一切希望的事情,就真的是自由吗?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期望的“自由”也不一定有那么美好——“自由”并不是剪短绳索,让一个风筝随风而去

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成熟”,意味着“我选择,我承担”的勇气与能力。我们渴望自由,也许是希望能够感受乘风自在而行的放纵;我们害怕自由,也许是担忧要承担起未知、后悔与迷茫


【所以,你想怎么选择呢】


PS:作者留下的彩蛋:小说中有几个治疗师提到的梦境,在《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也能找到(其实是来源自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哈哈~



对存在主义了解的不多,期望能在之后的答案里看到相关的补充与介绍~


题主祝好~笔芯♥



...全部

张凯丽kelly

Lv11 治愈鲸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让你最深刻的是?
这是当年我心理本科毕业后,同学们奔向各种行业唯独不是“心理咨询”,我手里捧着的圣经。
这是年长我整60岁的智慧老人亚隆送给我职业生涯的一份珍贵礼物。

85条小私信里,有这样的: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和病人
🍂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
🍂治疗师有许多病人,而病人只有一个治疗师
🍂病人比治疗师走得更远
🍂被你的病人帮助

李孟潮在他的《浊眼观影》里提到治疗师经历的6个阶段:
1⃣️病我两分:把病人和医生进行二元对立;
2⃣️病我同一:认识到自己和病人的关系是老病友和新病友促膝谈心的关系;
3⃣️病我互换:认识到原来病人是自己的医生,自己是病人的病人;
4⃣️病我无我:认识到“病人”和“医生”这两个身份认同的空无性;
5⃣️病我任运:体验到“病人”“医生”身份认同的空无性和明现性两面,并体验到此两面相互联系转化的所有过程;
6⃣️病我融摄:此时咨询师整个身心状态具有和病人一样的融摄能力,可以自由进出两分、同一、互换、双无、任运等各种心态。

亚隆在那个年龄,可号称全球权威的情况下,还会承认自己经历或处在“病我互换”阶段,病人原来是自己的医生,自己是病人的病人。甚至在这个核心价值观酝酿和启发下写了《当尼采哭泣》那本尼采和布洛伊尔互为病人的穿越小说。

当年作为愣头青,心理咨询师菜鸟的我,刚刚实习,在个人分析时有着自己的心理困境和挑战。我对自己的问题“无能为力”,我如何去“医治他人”呢?

这也是危险的,对自身问题和情结不自知,很容易投射到来访者身上。
但是,我作为病人的来访者体验到自己的痛苦,在经验着“如此艰难的人生,我却活下来了”的不易,为自己的坚韧感到心酸又骄傲。当我是咨询师时,也更容易被来访者应对无常生命变换的独特生命力感动。

当时这些观点让我认识两点:
我有心理问题,但我也可以成为咨询师。
当我成了咨询师,病人依然值得我学习。

如今我依然会受“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影响,情绪波动,但那亚隆书里的教诲是一颗种子,在我内心发芽。🌱

那85条私信里,还有这样的:
🍂利用“此时此地”
🍂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
🍂“此时此地”能推动治疗
🍂“此时此地”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

那是最初我接触到“此时此地”迷你版,亚隆作为存在主义大师,深入探讨四大主题之:死亡、焦虑、孤独、无意义。此时此地都能给予一定的治愈。

对当下的敏感,对彼此关系的关注,真诚地探索和反馈给了我很多启发。

可能这也是我在写书评时的一个特色,往往随心所欲,甚至把当下的感受作为素材去分析,去分享。

亚隆的礼物和叔本华那个老头人生哲理小册子差别很大。亚隆温暖,平和;叔本华犀利,暴躁;但他们共通点是:充满智慧和启发。

最后向亚隆表白,小心心。❤️


...全部

张煜宵

Lv11 治愈鲸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关于防御的《心灵的面具》这本书怎么样?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可谓是精神分析的必读书籍。

推荐者曾奇峰说,"一个人使用哪些自我防御机制,直接呈现了这个人的人格的强度、稳定度和成熟度,笼统地说就是健康的程度。如果说精神分析是一种人格鉴赏学,那么对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分析,就犹如通过军队了解一个国家,或者通过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来了解这个人的体魄。"

在这本书中,详细解释了101种防御机制,但并不意味着人的防御只有这么多。
它尽管没有针对不同的防御机制一一说要怎么应对,但指出了诠释防御机制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性治疗需要我们:
1)首先去破译人们是如何避免自己体验到情绪的。这和防御的概念有关:将不愉快的情感的某个(某些)组成部分——想法、感觉或两者——移除到有意识的觉察之外。
2)注意到自己那些适应不良的防御。


张海音在精神动力的个案概念化中,把防御机制列为七个要去掌握的方面之一。
以下是,我们怎么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去理解一个人。

1.防御什么,被隐藏的情感是什么。
比如对于有分离创伤的人来说,要隐藏依赖感,不能去体验这种感觉。一旦体验到依赖,就有可能被伤害。

2.不同的心理成熟阶段,会动用不同成熟水平的防御机制,所以防御机制一定要分等级。(怎么分级详见书里的第二第三章)
越是原始等级的防御机制,越是婴幼儿才会用,要改变的时间比较长

3.①隐藏的情感、②触动的情景和③防御的方式,是防御冲突的三角。
比如,一个33岁的男生,销售,和女朋友关系不好,因为自己不主动,两个多礼拜都不联系,已要谈婚论嫁;每次关系要确认下来,都会出一点摩擦。
触动的情景是:跟一个人走得很近了,要确定关系了,就会莫名的焦虑;采用的方式就是主动离开。
主动离开是防御的方式,触动的情景是和一个人靠的太近。
他隐藏的情感是:他的父母关系非常不好,在7岁的时候妈妈跟另外一个男人离家出走了两年;他小时候和妈妈的关系紧密,妈妈突然出走了,他就像没法生活一样,非常冷漠,两年以后妈妈回来,他也非常冷漠,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所以他经常用表面冷漠、满不在乎、无所谓,防御内心特别渴望亲密的关系、依赖的关系。正因渴望,突然被离开两年,太痛苦了,所以就展示出好像是自己不要,根本无所谓。

当这个男生注意到自己"主动离开"这个适应不良的防御机制时,结合其他方面对于自己的理解,可以通过矫正性的,新的安全的情感体验,让自己整合得更加完整。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意义,以及这本书的应用。


...全部

shirley❤

Lv5 阳光海豚
回答了问题:书评大赏 | 如何评价李玫瑾的《犯罪心理研究》?

李玫瑾教授,是我欣赏的女性之一。

因为我对犯罪心理学这个领域,也比较感兴趣,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与事件。所以知道了李教授,也了解了不少她的讲座,访谈,包括她在《开讲啦》的演讲等等。

她本人从82年毕业,到刑侦教研室工作。由于那时大部分都是青少年,二十出头的年青人犯罪,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渐渐的她也越来越来意识到,这属于社会的基础问题,也涉及到关于心理疾病的问题,是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的过程。


李教授对教育、育儿、青少年成长问题有多年的经验,通过对他们的心理研究,基础与分析,更深入的探讨人们的犯罪心理。

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

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庭暴力研究等。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如何减少或控制这类犯罪危害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犯罪现象的侵扰,因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人人需要的知识。


《犯罪心理研究》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

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当人们看新闻时,经常有关于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

街面上的抢劫,住宅内的侵害,滥杀无辜,还有弑亲案件……

每当人们听到或看到这类案件报道时,可能会出现相似的疑问:

作案人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类问题答案的学科。

 


书中第五章节里,讲的关于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比较具有针对性与特殊性,可以加以了解一下~

首先,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行为完全由冲动的欲望驱使,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后果,无情无义且妄自尊大。他们引发的严重暴力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是社会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也是刑事立法与刑事执法中要特别给予关注的问题。


何谓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障碍一般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有各种明显的不良表现。

如逃学、打架、偷盗、离家出走等。青春期开始出现性行为紊乱,出现各种违法行为。他们并不认真对待其犯罪行为,大多只是重复同一种侵害行为;他们只有最肤浅的感情,对他们来说,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种人格障碍也被称作道德白痴


反社会人格障碍,并非在犯罪之后形成,恰恰相反,正是先出现反社会人格,然后,才决定他们“无视任何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换言之,反社会人格也是个体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与一般犯罪人的区别是:

反社会人格者【表现】

为持久适应社会生活的障碍,在幼年(即外在因素尚不明显时)就已发生明显的反社会倾向。

而犯罪人的【表现】

有明显的犯罪原因,其犯罪行为有发生、发展和转变过程。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显。

 但并非所有的犯罪人都具有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在人群中的比例约占5-15%

问题在于,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人格既涉及遗传等生理问题,又涉及个人的成长环境及成长经历,一旦形成就会表现为终生的心理特征

 人在生命早期,若抚养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哺育,会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到因情感体验而产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罪恶感的发生,进而丧失这类情感与其对个人行为的制约效果。

 书中还有关于缺陷人格、犯罪人格等的犯罪解析——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了解详细资料哦。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