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ey❤

Lv5  阳光海豚

心探教练/心理作者/分馆馆长

李玫瑾教授,是我欣赏的女性之一。

因为我对犯罪心理学这个领域,也比较感兴趣,会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与事件。所以知道了李教授,也了解了不少她的讲座,访谈,包括她在《开讲啦》的演讲等等。

她本人从82年毕业,到刑侦教研室工作。由于那时大部分都是青少年,二十出头的年青人犯罪,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渐渐的她也越来越来意识到,这属于社会的基础问题,也涉及到关于心理疾病的问题,是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的过程。


李教授对教育、育儿、青少年成长问题有多年的经验,通过对他们的心理研究,基础与分析,更深入的探讨人们的犯罪心理。

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研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研究。

涉猎课题还有: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城市犯罪与综合治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犯罪高危人群研究,家庭暴力研究等。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如何减少或控制这类犯罪危害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遇到犯罪现象的侵扰,因此,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是人人需要的知识。


《犯罪心理研究》共有13章,围绕着犯罪心理研究与犯罪防控的主题大致论述了以下内容:

如何以人为对象开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相关的防控建议。

当人们看新闻时,经常有关于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

街面上的抢劫,住宅内的侵害,滥杀无辜,还有弑亲案件……

每当人们听到或看到这类案件报道时,可能会出现相似的疑问:

作案人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这类问题答案的学科。

 


书中第五章节里,讲的关于反社会人格犯罪解析——

比较具有针对性与特殊性,可以加以了解一下~

首先,具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行为完全由冲动的欲望驱使,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后果,无情无义且妄自尊大。他们引发的严重暴力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是社会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也是刑事立法与刑事执法中要特别给予关注的问题。


何谓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障碍一般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有各种明显的不良表现。

如逃学、打架、偷盗、离家出走等。青春期开始出现性行为紊乱,出现各种违法行为。他们并不认真对待其犯罪行为,大多只是重复同一种侵害行为;他们只有最肤浅的感情,对他们来说,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种人格障碍也被称作道德白痴


反社会人格障碍,并非在犯罪之后形成,恰恰相反,正是先出现反社会人格,然后,才决定他们“无视任何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换言之,反社会人格也是个体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与一般犯罪人的区别是:

反社会人格者【表现】

为持久适应社会生活的障碍,在幼年(即外在因素尚不明显时)就已发生明显的反社会倾向。

而犯罪人的【表现】

有明显的犯罪原因,其犯罪行为有发生、发展和转变过程。外在的环境因素较为明显。

 但并非所有的犯罪人都具有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在人群中的比例约占5-15%

问题在于,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人格既涉及遗传等生理问题,又涉及个人的成长环境及成长经历,一旦形成就会表现为终生的心理特征

 人在生命早期,若抚养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哺育,会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到因情感体验而产生的责任感、道德感以及罪恶感的发生,进而丧失这类情感与其对个人行为的制约效果。

 书中还有关于缺陷人格、犯罪人格等的犯罪解析——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了解详细资料哦。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