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航

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我在回答里引用了很多次这本书的观点,只是没怎么说(*^▽^*)。

这本书算是对以往关于依恋的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之前鲍尔比写了《依恋三部曲》,跟着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的思路,根据最新的研究自成一派,只是那本书太学术了一点(虽然也不难懂,不过一般人可能没那么多耐心看完这么多研究)。这本思想更成熟,结合了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也更贴近生活。

书里每一部分都很详细,以下是概括的不能再概括的笔记:

依恋理论之所以能在心理咨询界自成一派,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咨询师在咨询里的角色,和父母在依恋关系里的角色由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因此,人会有再成长一次的可能性。(关键人物:鲍尔比,安斯沃斯,福纳吉、费尔贝恩等等)

鲍尔比提出,人有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矛盾/焦虑型、冷漠/回避型、未解决/创伤型

安全型是比较理想的类型,这类人拥有比较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能建立比较让自己满意的关系——在安斯沃斯的依恋访谈里,回答有质有量,并且前后一致;

矛盾/焦虑型是由于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意愿,对孩子过度关注,而且情绪阴晴不定引起的,俗称“娇生惯养”。这类人会很害怕和父母分开,也因此会更愿意寄生在别人身上(这样才能回应父母的情感需求),更少会注意到自己能做什么——在依恋访谈里,他们会话特别多,感受丰富但没有章法,而且经常会跑题;

回避/冷漠型依恋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情感回应过少引起的,这样的人会把自己的需求活性降得很低(这样才能适应父母的冷漠),以致于对自己和别人的情感需求都不敏感。更喜欢用控制、贬低的方式获得关系——在依恋访谈里,他们话通常比较少,描述的人物形象不容易生动,感情也很少;

未解决/创伤型是由重大创伤引起的,孩子会觉得父母非常可怕,也因此,常常得和自己的感受、对父母的需求隔离——在依恋访谈里,通常形容父母经常前后不一致,甚至大量歌功颂德,但是却缺乏情感上的证据支持。就像一个人谈起自己非常不愿意谈起的事情一样。

(每个人的依恋关系都是混合的,并且不同情况下会有所不同)

人的很多高级情感功能需要在依恋关系中发展和成长(书里有详细介绍),但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肯定是不完美的,会导致我们自动化的做一些事情,也会忽略一些问题。要面对自身的创伤和问题,离不开我们的心智化和觉察的能力(书里有详细讲)。重新体验、反思和整理自己对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才能不被自己的依恋关系所决定。

不只是来访者,咨询师也是如此,而且对咨询的影响一点也不比来访者小。所以,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互为主体性”的,在咨询关系里,我们会体会到什么,是人和人之间意识和无意识层面互相影响的结果——有时候我想告诉别人“你无论怎么样我都能接受”,无意识里却很容易忽视对方的问题和主动性,对方因此也很难好受。好的关系要给两个人都留下足够的空间

咨询师没办法回避自己的影响,也没办法总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通过和自己待在一起,体会自己是怎么被别人影响的,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理性的分析只能作为一种整理,更主要的是要体会自己在关系里扮演的角色。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