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
题主说的两种思维方式其实都没有错,但前提或许是我们身心和谐,才能做到不困于小事,胸襟博大。
那些会让我们拧巴不舒服的事情,或许是带着我们一些未曾察觉的创伤,题主或许可以试着感受下:
~困扰题主的事情,是关于评价还是原则的呢?题主生命里重要的人有没有给自己带来过这方面的困扰呢?
~题主本身对这种琐事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的呢?比如包容理解,还是不接纳的呢?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本身就心有芥蒂,或许很难坦然略过。
~这件琐事激发了题主内心怎样的感受呢?题主抗拒这种感受还是拥抱这种感受呢?题主或许可以试着觉察下自己内心的想法。
~题主对于胸怀宽广和坏人坏事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胸怀宽广也不意味着容忍坏事,方中有圆或许是更合适的应对之道。
[改变之道]
遵循大善,或许会让题主对于原则性事情和非原则性事情有更底层的判断,从而避免让两种思维模式打架。
试着接纳自己,如果我们都不接纳自己,那可能对别人也很难宽容,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受价值观影响的。
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换过来理解或许是我们内心和谐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别人,如果我们内心本身还有没能解的结,可能很难对他人宽容。
告诉自己胸襟和豁达也需要经历事情和阅历沉淀,有人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当我们还没有类似的领悟时,要求自己豁达其实是对自己苛刻,题主或许可以对自己宽容一些。
跟着自己的心走,或许会让题主更容易内心和谐,当我们梳理和打通内心的挣扎和矛盾时,或许更容易豁达,题主或许不必为两种想法内耗。
推荐阅读《跳出头脑,融入生活》,《你就是答案》。
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
祝好!